弋陽,地處江西省東北部,信江中游,位于上饒市??h境東西寬27千米,南北長76千米,總面積1593平方千米,轄16個鄉鎮(場),1個街道辦事處,弋陽常住人口總量為353378人,使用贛語,基本上為漢族江右民系??h城建成區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余。轄9鎮5鄉1街道辦事處。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家鄉。
弋陽縣地形為南北高,中間低,構成弋陽盆地。境內河流分屬信江和饒河水系。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建制沿革
編輯
弋陽歷史悠久,據《今縣釋名》記載:“縣治在弋水之陽,曰弋者,以水形橫斜似弋也。”據《太平寰宇記》:“水口有大石,面如鐫成弋字,故名。本后漢之葛陽縣,隋開皇中,因失印改為弋陽”。
西周,弋陽縣境屬楚番地。公元前504年(周敬王十六年)吳伐楚取番地,弋陽屬吳。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年)越滅吳,弋陽屬越。公元前323年(周顯王四十六年)楚成王興兵伐越,盡取吳故土
弋陽縣政區圖。弋陽重歸于楚。
公元前22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將王翦滅楚,弋陽屬番縣。秦始皇二十六年,置郡縣,縣境為九江郡余汗縣葛陽鄉。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弋陽屬淮南國九江郡余汗縣。次年屬揚州豫章郡余汗縣。210年(東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孫權分豫章郡置鄱陽郡,余汗縣屬之,同年析余汗縣葛陽鄉置葛陽縣,縣治赭亭(今五里廟)地處葛水之陽,屬揚州鄱陽郡。
291年(晉元康元年)割揚州、荊州地置江州,葛陽屬江州鄱陽郡,同年上饒縣并入葛陽。南朝宋、齊,葛陽屬江州鄱陽郡。420年(宋永初元年)析置上饒縣。553(南朝梁承圣二年)改鄱陽郡為吳州,葛陽屬之。568年(南朝陳光大二年)改吳州為鄱陽郡,葛陽屬之。
589年(隋開皇九年)改鄱陽郡為饒州,葛陽屬之。同年上饒縣又并入葛陽。次年失縣印,奏請遷移縣治。開皇十二年,縣治遷于弋江之北,改名弋陽縣。607年(大業三年)復改饒州為鄱陽郡,轄鄱陽、余干、弋陽三縣。大業十二年,鄱陽操師乞、林士宏起兵反隋,操戰死,林據鄱陽、九江、臨川、南康等郡稱帝,國號楚,弋陽為楚地,直至唐初。
622年(唐武德五年)滅林士宏。復改鄱陽郡為饒州,隸屬洪州總管府。同年又析置上饒縣,并析置長城、玉亭二縣。武德七年,上饒縣又并入弋陽縣;玉亭鄉并入長城縣,次年長城縣并入余干縣。627(唐貞觀元年)弋陽屬江南道饒州。695年(證圣元年)析弋陽東境及須江、常山西境置玉山縣。733年(開元二十一年)饒州屬江南西道。742年(天寶元年)復改饒州為鄱陽郡,仍屬江南西道。758年(乾元元年)復改鄱陽郡為饒州,并析饒州、衢州置信州,析置上饒縣,為信州治。信州轄上饒、弋陽、永豐、玉山、常山五縣,隸江南東道。同年,建州劃鵝湖、旌孝、招善鄉,撫州劃仁義鄉歸弋陽。765年(永泰元年)析弋陽、余干地置貴溪縣。
975年(宋開寶八年)弋陽屬江南路信州。994年(淳化五年)析弋陽寶豐場為寶豐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弋陽屬隆興路信州。次年改屬江浙行省建康道信州路。元末,弋陽為陳友諒攻占,1360年(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攻下信州,改為廣信府。弋陽屬廣信府。該廣信府并非指位于現今廣西梧州、賀州與廣東封開一帶,并非西江與賀江交匯一帶。該廣信府是江西行省廣信府,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兩者沒有任何關系(下同)。
1371年(明洪武四年)弋陽隨廣信府轉屬江西行省。洪武九年,改江西行省為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分五道,弋陽屬湖廣道廣信府。1560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八月析弋陽、上饒地置興安縣。
1731年(清雍正九年)弋陽屬江西省廣饒九南道廣信府。
1912年(民國元年冬)弋陽為江西省直屬縣。1914年(民國三年)弋陽屬江西省豫章道。1926年(民國十五年)弋陽為江西省直屬縣。1931年(民國二十年)弋陽屬江西省第六行政區。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弋陽建立縣蘇維埃政府,先后屬信江特區、贛東北省、閩浙贛省。
1949年5月3日,弋陽解放,屬贛東北行政區貴溪專區;同年9月,贛東北行政區撤銷,弋陽屬江西省上饒專區。1968年,專區改為地區,弋陽屬江西省上饒地區。1980年,地區仍舊,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弋陽屬江西省上饒地區行政公署。2000年10月,屬設區市上饒市。 地理環境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弋陽縣地處弋陽-玉山丘陵盆地西部,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南北兩端為低山丘陵,山地面積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57.1%。境內河流分屬信江和饒河水系。
弋陽縣氣候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大區江南氣候區。氣候特征主要有:
1、四季分明。春季天氣多變,雨水多,日照少;夏季酷熱,多雷雨;秋季秋高氣爽,少雨多日照;冬季寒冷,間有冰凍霜雪。
2、光熱資源豐富,地處北緯度較低,有條件一年三熟,作物生產潛力大。
3、作物生長季光熱水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
4、降水季節分配不勻,變率大,易造成旱澇災害。
自然資源
編輯
植物資源
1、珍稀樹種。主要有屬國家一類保護的水杉;屬國家二類保護的水松、銀杏、福建柏、香果樹、鵝掌楸;屬國家三類保護的三尖杉、八角蓮、半楓荷、凹葉厚樸、皂芙、黃連木、竹柏、香椿、厚皮香、山桐子、羅漢松、青檀、園柏、猴喜歡、含笑、貓兒尿、木蓮、南國紅豆杉、青錢柳、天竺桂。屬省級保護植物的花桐木、玉蘭??h內珍稀樹種還有落葉楨楠、細葉香桂、亮葉臘梅、豹皮樟、紫樹、天目紫莖。
2、中草藥。弋陽縣有野生藥用植物522種,出產較多的有枳殼、白術、芍藥、黃桅子、鉤藤等。
3、材用植物。主要有杉木、松木、紅楠、紫楠、柏木、野胡桃、白櫟、檫樹、栲樹、鵝耳櫪、拐棗、欒樹、木荷、臭椿、毛竹、剛竹、箭竹、黃檀。
4、纖維植物。主要有棕櫚、構樹、燈心草、龍須草、擬赤楊、狼尾草、牛筋草、鐵冬麥等。
5、油脂植物。主要有油茶、油桐、烏柏、野漆樹、蓖麻、葺盤子、無患子、蒼耳、里殼楠、尖葉山茶、華山礬、白檀、野茉莉、山核桃、粗榧等。
6、芳香油植物。主要有山蒼子、柚子、土荊芥、石薺苧、桔草、柳杉、柏木、刺柏、草珊瑚、杜衡、香葉樹、三烏藥、紫楠、玫瑰、橙、花椒、茉莉花、桂花等。
7、食用植物。主要有茅栗、板栗、苦櫧、甜櫧、野百合、野核桃、木耳、銀耳、石耳、麻菇、香菇、獼猴桃、棗、枇杷、桃、李、梅、柑、桔、橙、毛花楊桃等。
8、飼料植物。主要有野大豆、胡枝子、牛皮菜、馬蘭、刺兒菜、野莧、薺菜、野苧、羊蹄、白三草、聚合草、水浮蓮、浮萍、水花生、菱、芡實、水芹。
動物資源
1、珍稀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中華秋沙鴨。屬國家二級保護的有金錢豹、蘇門羚、斑羚、獼猴、黑鹿、穿山甲、水獺、錦雞、蟒蛇。國家二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有大鯢(俗稱娃娃魚)。屬國家三級保護的有黑熊、小靈貓、鳶鷹、白鷴、大鯢。
2、哺乳類動物。主要有蝙蝠、穿山甲、靈貓、野兔、野豬、黃鼠狼等。
3、爬行類動物。主要有蛇、蜥蜴、壁虎、螳螂、蚯蚓、蜈蚣、烏龜、蜘蛛、大鯢(俗稱娃娃魚)等。
4、鳥類。主要有燕子、杜鵑、啄木鳥、畫眉、山雀、灰喜鵲、八哥、貓頭鷹、鳶、麻雀等。
5、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草魚、鰱魚、鳊魚、翹白、鱖魚、鯰魚、黃鱔、泥鰍、螺、蚌、蝦、鱉、龜等。
礦物資源
弋陽礦產種類較多,已知的金屬礦產主要有銅、鉛、鋅、鐵、錳、鎢、錫等;能源礦產有煤;非金屬礦產有硫、磷、蛇紋石、白云巖、石灰巖,以及各種化工、建筑、治金輔助原料等37余種。其中銅、蛇紋石、白云巖、石灰巖等較為主要。
1987年4月至12月,贛東北地質大隊105隊在弋陽縣范圍開展礦產資源勘測,共勘測出各類礦產地44處,其中金屬20處,非金屬及煤24處。探明煤儲量420.51萬噸,C級174.08萬噸,D級246.43萬噸,為無煙煤,灰分1.12%,發熱量5030大卡/千克。1988年初,南京大學地理學系,中國電瓷公司及江西省地質礦產局贛東北大隊對南港口、三縣嶺、曹溪、姚畈等地瓷石礦進行了系統研究,探明3個礦點儲量為2180.8萬噸,其中南港口到樟樹礦點57.3萬噸。礦品位SiO271.2~77.58%,Al2O312.1~17.7%,Fe2O30.3~0.6%。此外,還勘查出石灰巖礦,主要分布于姚畈、曹溪、漆工、南港口等地,大面積出露地表,適合露天開采。地質探明儲量為1.516億噸,地質勘測儲量為3.645億噸,礦石品位CaO44~56%,MgO0.03~1%。螢石礦主要分布在磨盤山場轄區內,有數十條礦帶,礦體長度一般30~800米左右,礦體厚度0.5~5米左右,適應于平巷坑采。地質勘測量142.6萬噸(D級),礦石品位CaF276.8~91.5%,SiO26.5~21.015%。蛇紋石礦,以樟樹墩鎮為中心,呈條帶狀貫穿周邊村鎮,大面積出露地表,適合露天采礦,地質探明儲量為B+C級4092萬噸,地質勘測儲量為D級1.325億噸,礦石品位MgO30.58~36.75%,Al2O31.53~2.1%,Fe2O31.68~5%,錁0.12~0.2%。大理石礦(奶油白),分布于三縣嶺場轄區,礦面露出地表,適合露天采礦,地質探明儲量C+D級612萬立方米,地質勘測儲量D級798萬立方米,礦石品位CaO35%左右,SiO240~44.6%,金屬鎂21.06%。洪山鐵礦(未開發),位于旭光場洪山分場轄區內,地質探明儲量C級267.9萬噸,地質勘測儲量D級398.8萬噸。礦石品位Fe23.69~31.05%,SiO247.22%,硫、磷、鋁、鋅、砷含量較低。
土壤資源
弋陽縣共有7個土類,14個亞類,41個土屬,84個土種。
1、水稻土。是主要耕作土壤,遍及弋陽縣各鄉鎮,約占弋陽縣土地14.72%,包括三個亞類。一是潴育型水稻土,主要有潮沙泥、紫褐泥田、黃沙泥、鱔泥田、紅沙泥田、麻沙泥田等36個土種。二是淹育型水稻土,主要有灰泥沙田、麻沙泥田兩個品種。三是潛育型水稻土,主要有潮沙泥田、紫褐泥田、鱔泥田、紫沙泥田等11個品種。
2、紅壤。廣泛分布于丘陵崗阜和低山地區,約占弋陽縣土地63.1%,可分為三個亞類:即紅壤、紅壤性土和黃紅壤。土種主要有石英巖紅壤、泥質頁巖紅壤、紅晶巖紅壤、紅沙巖紅壤、紅粘土紅壤等22個,只有少數耕種紅壤旱地,大部分均屬非耕地紅壤。
3、黃壤。主要分布于磨盤山、洪山地帶,約占弋陽縣土地1.5%,弋陽縣黃壤只有一個亞類,即黃壤亞類,土種為泥質巖黃壤,母質為各種巖石風化物。
4、紫色土。主要分布于縣境中部,約占弋陽縣土地1.48%,有兩個亞類,6個土種。
5、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曹溪、姚畈、潘家嶺一線,約占弋陽縣土地的3.36%;石灰石分兩個亞類,土種主要有紅、黑、棕三個土類。
6、潮土。主要分布于信江河弋陽段兩岸沿河階地。約占弋陽縣土地的0.89%。
7、紅色石灰石。僅在曹溪鎮石灰巖中有零星出露,約占弋陽縣土地的0.25%。
人口概況
編輯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常住人口總數為353379人(不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居住在省內的港澳臺居民以及外籍人員)。
家庭戶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縣共有家庭戶93475戶,家庭戶人口為346174人,占總人口的97.96%,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70人。
性別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185981人,占總人口的52.63%;女性為167398人,占總人口的47.37%。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111.10。
年齡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82060人,占總人口的23.22%;15—64歲的人口為243815人,占總人口的69.0%;65歲及以上人口為27504人,占總人口的7.78%。
民族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352450人,占總人口的99.74%;各少數民族人口為929人,占總人口的0.26%。
城鄉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30883人,占總人口的37.04%;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2496人,占總人口62.96%。
經濟
編輯
2011年弋陽縣生產總值54億元,同比增長12.2%。財政總收入5.82億元,增長23.8%。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9.44億元,增長20.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7億元,增長19.8%。三次產業比為2011年的18.5:47.2:34.3,工業的主導作用更加凸顯。
第一產業
2011年弋陽縣糧食生產達20.8萬噸,實現“八連增”。建設了大禾谷、雷竹、草龜、鱘魚、娃娃魚等一批規?;?、專業化、標準化的優勢農產品基地。2011年新增朝輝食品、龍天茶葉等縣級以上龍頭企業7家;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0家,弋陽犇牛大禾谷種植、太平洋農產品等5家專業合作社獲得省級示范社稱號。
第二產業
2011年弋陽縣48家規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8.1億元,增長12.1%;工業園區完成主營業務收入80億元,增長22.5%;工業園南巖小區完成投資2.5億元,工業園調區工程得到扎實推進。在海螺水泥、天施康藥業、旭日銅礦、姚家鐵礦、巍華化工等骨干企業的支撐下,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屬兩大優勢產業進一步聚集,兩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13.11億元,上交稅金 2.43億元,分別占弋陽縣工業經濟總量的39.8%和60.99%。
第三產業
2011年弋陽縣旅游接待人數達到123.2萬人次,旅游收入實現3292.7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6.6%和23.9%。文廟大市場、城北大市場、步行街商業中心等更加繁榮;“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深入實施,共發展農家店114家;家電下鄉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累計發放補貼946萬元;金融事業健康發展,弋陽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60.57億元,增長15.8%,貸款余額達31.98億元,增長3.2%。
文化
編輯
弋陽腔是位列明代戲曲四大聲腔之首、被譽為中國古代戲曲“活化石”、高腔戲曲“鼻祖”——弋陽腔的誕生地,境內至今還保存有古戲臺50多座,2006年弋陽腔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
里歷代名人輩出,古代有南宋抗金宰相陳康伯,與文天祥齊名的愛國詩人謝疊山;現代有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戰 士、民族英雄方志敏,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東興,中將吳克華等;解放后,走出過邵式平、方志純、舒圣佑三任省長,涌現出“網絡媽媽”劉煥榮、中國公安系統杰出英模姚南杰、舍己救人烈士葛曉威等一批杰出代表。
弋陽是方志敏精神的發源地。革命戰爭年代,弋陽縣人口僅10余萬,而有名有姓的烈士就多達9288名。方志敏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兩條半槍鬧革命”,建立了被毛澤東盛贊“有很好的創造”的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為后世留下了以“愛國、創造、清貧、奉獻”為內涵的寶貴精神財富,方志敏紀念館、方志敏故居被中宣部確定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方志敏故事團進北京、入高校,足跡遍及中國各地;《清貧頌》傳唱大江南北,獲得“五個一”工程獎。城鄉建設
2011年弋陽縣大力實施
龜峰(12張)
“一城三區、三區聯動”城市發展戰略。投入資金8.87億元,實施龜峰大道(320國道)、垃圾填埋場、志敏公園、保障性住房、城區天然氣管網等15個重點城市工程項目,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到14.2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40%。進一步加強城市管理,完成了志敏公園、文星塔亮化以及高速掛線路面改造、建安路路面硬化等工程建設;實施了濱江公園、國道圓盤等綠化改造;在抓好城市建設的同時,以曹溪、漆工、南巖等示范鎮建設為抓手,推進了小城鎮建設。進一步加快新型農村建設,新建村點80個,農村清潔工程試點304個;深入推進農村道路改建工程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了周洪線路面改造,啟動了雙流線(流口—港口段)改造工程;扎實推進了23座小(二)型以上水庫除險加固、葛溪鄉鄉鎮防洪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等項目;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0.83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旅游資源
編輯
雙巖寺(9張)
弋陽擁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游區、國家森林公園等多塊世界級、國家級名片的龜峰,碧水丹山,石秀峰奇,是丹霞地貌精品,享有“江上龜峰天下稀”(明·李夢陽)、“蓋巒嶂之奇,雁蕩所無”(明·徐霞客)、“大地文章集龜峰”(現代·邵式平)的贊譽;還有全長416米,身寬68米,堪稱世界第一大的天然山體臥佛;有中國單個洞窟最大的唐代天然佛洞——南巖石窟;有保存完好的古代書院——疊山書院。
名勝古跡有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疊山書院、謝枋得墓、南巖寺佛龕、龜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門湖??h境內還有眾多的革命歷史遺址和歷史文物,主要有方志敏故居、邵式平故居、漆工鎮暴動遺址、贛東北工農兵代表大會遺址、窖頭會議遺址、革命烈士紀念館、三百烈士巖洞和疊山疏遠、江南第一佛窖、清水湖、文星塔、雙巖寺、陳康伯墓、謝枋得墓、周執羔墓等。
地方特產
編輯
曹溪米糖:歷史悠久,是米糖中的珍品。品種有糖子、酢糖、麻桿糖、灌香糖等,其中以灌香糖口味最佳。具有乳白、酥香、味甜的特點,另具有止咳化痰,助消化之功效。
國道魚:借鑒吸收四川、安徽及江西鄱陽湖的燒魚烹飪特長,選用優質信江紅鯉、鯽、鳙、草魚為主原料,佐以獨特配料,經30分鐘左右小火勻燴而成,具有味美鮮嫩之特點。
弋陽雞:又名“豆豉清蒸雞”,系選用嫩肥當地產土雞為原料,
弋陽名優特產(6張)
佐之以料酒、精鹽、胡椒粉、豆豉、姜、蔥等配料,入籠以旺火蒸成。具有湯清味美、肉質鮮嫩的特色,為弋陽傳統名菜。
中華草龜:又名“中華長壽龜”。中華草龜全身都是寶,是傳統的名貴滋補品,具有滋陰補腎,補血等多種功效。
弋陽扣肉:又名“經國扣肉”。工藝系20世紀30年代蔣經國在贛南的廚師涂光明所傳。以上好五花豬肉為主原料,佐以梅干菜、白糖、味精、精鹽等蒸制倒扣而成。具有色澤紅亮、梅香四溢、油而不膩的特點。
弋陽年糕:又稱“弋陽大禾米粿”。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弋陽年糕以弋陽大禾谷米為原料,采用“三蒸兩百錘”的獨特工藝制作而成,具有“潔白如霜、透
文星塔(5張)
明似玉、柔軟爽滑、韌而不粘、久煮不糊”的特點,蒸、炒、煮皆可,食用方便,風味獨特,屬傳統珍品。
弋陽大禾谷:又名“瑪谷”,屬南方特有梗稻品種,是弋陽縣獨有的制作年糕專用水稻品種。弋陽大禾谷全生育期為150天左右,株高30厘米。以弋陽大禾谷加工的大禾米,直鏈淀粉含量在14-16%之間,穩定介于燦米和普通粳米之間,膠稠度為中,平均精蛋白質含量80%。
弋陽油淋魚:選用鮮活草(鯉)魚為主料,配以米酒、天然香料、醬、食用醋、茶油等,結合民間傳統工藝精制而成,具有食而不腥,油亮澄黃、香濃可口、開胃生津、健腦護胃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