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區位于長江上游地區,重慶西部,因“城區三河匯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公元776年置縣。永川區東連江津區、璧山區,,西接榮昌區、大足區,北界銅梁區,南臨四川合江縣、瀘縣。永川自古以來為渝西地區和川東南重要的交通、通訊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集散中心。永川東距重慶56km,西距四川成都276km,渝昆高速、成渝鐵路、重慶三環高速銅永段在永交匯,永川東站為成渝高鐵渝西地區最大站。截至2014年,永川區常住人口108萬人,全區城鎮建成區面積達75.73平方公里;中心城區面積達59.1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65.87萬人,城鎮化率達63.27% 。永川區是重慶職業教育城,有26所職業學校,2所本科院校。永川區2012年獲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2013年入選智慧型城市 ;被環球時報評選為2014年經濟最具競爭力城市 。
永川區在重慶市的位置(紅色處)北宋時,永川縣屬昌州;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永川縣隸梓州路;宋徵宗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昌州永川縣隸屬之。南宋時,至元二十年(1283年),昌州廢,永川縣轄地并入合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改隸重慶路合州。 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永川縣并入大足縣。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復置永川縣,屬重慶路。 清朝,康熙元年(1662年),省璧山縣入永川縣;雍正六年(1728年)復置璧山縣,永川仍專治;嘉慶時,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重慶府。民國元年(1912年)3月渝川軍政府合并成立四川都督府,設重慶鎮撫府,永川屬之;6月,重慶鎮撫府撤銷,永川縣直屬四川都督府;民國2年(1913年),廢府設道,永川縣屬四川省川東道行政公署;民國3年(1914年)6月,改為東川道行政公署,后更名為東川道道尹公署,永川均屬之;民國18年(1929年)撤道,永川縣直屬四川省政府;民國24年(1935年),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永川縣;民國30年(1941年),專員公署遷巴縣,永川縣仍屬之。
永川區遠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永川縣屬巴縣區行政專員公署;1949年12月20日,專署遷璧山縣,改名璧山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1年4月,專署遷江津縣,更名江津區行政專員公署,永川縣屬之;1952年9月,江津專署遷永川縣;1969年9月,成立四川省江津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5月,改為四川省江津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7月更名四川省永川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3月3日,國務院【國函字26號】批復撤銷永川地區行政公署。將原永川地區的永川、江津、合川、璧山、榮昌、大足、銅梁、潼南8縣劃歸重慶市管轄。 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25號】批復撤銷永川縣,設立永川市(縣級),以原永川縣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市的行政區域。 2006年10月22日,國函[2006]110號批準:撤銷永川市,設立重慶市永川區。以原永川市的行政區域為永川區的行政區域,永川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街道。 行政區劃編輯
永川區朱沱鎮截止到2013年底,永川區轄7個街道、16個鎮,為:中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南大街街道、大安街道、衛星湖街道、陳食街道、茶山竹海街道;青峰鎮、金龍鎮、臨江鎮、何埂鎮、松溉鎮、仙龍鎮、吉安鎮、五間鎮、來蘇鎮、寶峰鎮、雙石鎮、紅爐鎮、永榮鎮、三教鎮、板橋鎮、朱沱鎮。
永川區位于長江上游北岸,東鄰江津區,東北靠璧山區,北界銅梁區,西接榮昌區,南與四川合江縣、瀘縣接壤。地處東經105°38′~106°05′、北緯28°56′~29°34′之間。幅員面積1576平方公里,轄16個鎮、7個街道,45個社區、210個行政村。
地質地貌
永川夜景永川區地質構造屬揚子準地臺重慶地臺向斜的一部分,為新華夏系次級沉降帶,川東南弧形褶皺帶華瑩山帶狀褶皺永川帚狀褶皺束;境內云霧山、巴岳山、黃瓜山、陰山、箕山5 條低山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成川字排列。
氣候特征
永川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7.7℃。年平均降雨量1015.0毫米,平均日照1218.7小時,年平均無霜期317天。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
永川區礦產資源以能源、冶金輔助材料的建材礦產為主,主要礦種有天然氣、煤、水泥灰巖等28種。煤炭儲量3億噸,為高發熱量、低硫、低灰分的煤焦用煤;玻璃用石英砂儲量5000萬噸,天然氣儲量5.3億立方米。
生物
永川區野生植物有101科,268種,其中種子植物74科,225種,孢子植物27科,43種。植物主要有松科、杉科、忍冬科、櫟類、樺木、野櫻桃、山胡椒等;野生動物資源較為匱乏。
水能
永川區境內主要有小安溪、臨江河、大陸溪、九龍河、圣水河和龍溪河等六條河流,均屬長江水系。永川區水資源總量58852萬立方米。 (以上,是截止于2013年底的資料)
人口民族
人口
2014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08.4萬人,比上年增加1.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8.6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3.26%,比上年提高1.54個百分點。2014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13.1萬人,比上年增長0.3%。其中:男性57.7萬人,女性55.4萬人;農業人口75.5萬人,非農業人口37.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3.0‰。人口出生率10.2%,出生人數13416人。死亡率9.2%,死亡人數10433人。出生嬰兒男女性別比1.469:1。
民族
永川區是一個以漢族人口為主的地區。至2010年底,永川區有少數民族2413人,主要有土家族(603人)、苗族(567人)、回族(164人),少數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山路街道、雙竹鎮、朱沱鎮、金龍鎮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