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永年縣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南距邯鄲市20公里,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系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永年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人才薈萃,乃廣平郡之望地,戰國時期,趙國就在西陽城建造信宮,做為王侯和群臣聚會的地方。廣府古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府古城是楊式太極拳、武式太極拳的發祥地,在太極拳界執大旗地位。被譽為中國太極之鄉。先后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級濕地公園”、“中國太極拳之鄉”、“中國太極拳研究中心”、“太極拳圣地”、“全國簡化太極拳推廣先進單位”、“東方神秘古城”、“河北省人居環境范例獎”、“河北省環境優美城鎮”等?,F已開通邯鄲火車站至廣府古城的605路公交旅游專線,交通十分便利。京廣鐵路、京廣高速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國道、309國道、青蘭高速縱橫交錯,東距邯黃鐵路5公里,南距邯濟鐵路10公里,交通優勢非常便利。簡介編輯邯鄲市永年縣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東麓,南距邯鄲市20公里,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系晉冀魯豫四省交匯處。全縣908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6個鎮、14個鄉),450個行政村,是中國著名的太極之鄉、全國蔬菜產業十強縣、中國緊固件之都、河北省園林縣城。2011年永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215億元,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6.5億元。永年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京廣鐵路、邯濟鐵路、邯長鐵路、邯黃鐵路、京廣高鐵縱橫交錯,中原第二大鐵路編組站、邯鄲國際陸港坐落,106國道、107國道、309國道、京珠高速、青蘭高速、邯大高速形成雙十字交叉,邯鄲機場百萬人次吞吐能力的樞紐機場擴建已完成。隨著邯黃鐵路完工,與黃驊港、京唐港聯系更為快捷。邯鄲市區南北主干道中華大街北延至永年縣城,東西主干道人民路東延至永年縣廣府鎮,市內6路、29路、801路、605路公交車直達永年,交通便利。
歷史沿革編輯永年縣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地理位置重要,資源豐富,人才薈萃,乃廣平郡之望地,戰國時期,趙國就在西陽城建造信宮,做為王侯和群臣聚會的地方。隋末,夏王竇建德在永年城(今永年廣府)駐城建都,永年城為歷代郡、府、州、縣駐地。春秋時謂曲梁,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古就有“商賈云集,富饒中原”之美譽,7000多年前就孕育了仰韶文化等人類早期文明,物華天寶、人杰地靈。這里有隋末唐初夏王竇建德建都的廣府古城;有以自薦而揚名古今的毛遂墓冢;全部石料建筑,與趙州橋結構媲美的古文物弘濟橋;西漢朱山石刻;燕趙第一境觀音閣;千年不枯的黑龍潭和神奇待探的紅魚寺,古代學府清暉書院, 一代太極宗師楊露禪、武禹襄就誕生在這里。連續十一屆中國永年太極拳聯誼會,已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太極社團及數萬名太極愛好者建立了聯系。永年之域,在夏商周三代屬冀州之地。此地最早見于史載的名字為“曲梁”,春秋時為晉國曲梁邑?!蹲髠鳌酚涊d:“(魯)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六月癸卯,晉國荀林父敗赤狄于曲梁?!睉饑鴷r期屬趙國,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屬邯鄲郡。
西漢
西漢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廣平郡,郡治廣平(今雞澤東南)。當時,永年東部有曲梁縣和廣年縣,先后屬廣平郡、平干國(西漢武帝征和二年即公元前91年,曲梁為分封候國,為平干頃王劉偃的封地,稱平干國。)、廣平國(漢宣帝五鳳二年(公元前56年)由平干國改為廣平國)。同時,在永年西部設置有易陽縣,屬漢代趙國。
新莽
新莽時期改廣平國為“桓亭”又稱富昌,轄縣十六,屬冀州,后改曲梁為直梁,改廣年為富昌。東漢時,永年之域仍為曲梁、廣年、易陽三縣地。屬巨鹿郡。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曲梁、廣年、易陽三縣統屬魏郡西部。移屬魏郡(今大名縣境)西部都尉。
三國
三國時,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魏郡西部都尉易名廣平郡,復稱曲梁,為郡治,轄縣十五,屬冀州。晉及十六國時期,稱廣平郡。南北朝、北齊文宣帝裁曲梁并廣年縣入,稱廣年(治所遷至今永年縣廣府鎮)。 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洺州,為武安郡治,轄縣八。
隋
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武安郡廢,屬廣平郡。隋煬帝楊廣即位,為避其諱,改廣年為永年,為武安郡治。大業三年(607年)罷洺州,改名武安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武安郡為洺州(治所今廣府城),屬河北道。武德二年(619年),隋末農民起義軍夏王竇建德攻陷洺州,建都于此,并筑萬春宮。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廷平定竇建德亂,置山東道行臺于洺州,武德五年(622年)罷行臺,置洺州大總管府,同年,劉黑闥自稱漢東王,改元天造,亦定都洺州,武德六年(623年),罷洺州大總管府。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廣平郡屬為河北道屬。乾元元年(758年),復改為洺州。
五代
五代時期,后梁以邢州、洺州、磁州三州為保義軍(軍,行政區劃名),后梁改為安國。
宋金
宋金時期,稱洺州,屬河北西路,宋時轄五縣,金時轄九縣。
元代
元代,改州為路(路,行政區劃名)為路治,元太宗八年(1236年)改為邢洺路,后改洺磁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為廣平路,治所永年(今廣府城),屬中書省。轄一司、五縣、二州。一司即錄事司(元制,錄事司,掌城中民事)。五縣即永年、曲周、肥鄉、雞澤、廣平(今廣平縣)。二州即磁州(滏陽、武安、邯鄲、成安四縣仍屬磁州)、威州(名水、井陘二縣仍屬威州)。
明
明洪武元年(1368年),將廣平路改為廣平府,仍治永年(今廣府城),這是永年改稱廣平府之始。洪武九年(1376年)屬北平布政使司,永樂元年(1403年)直隸京師北京。清代承前制,為直隸廣平府,治所未變。初屬順廣道,后改大名道,又改為順廣道。 雍正中(公元1723-1735年),因滏陽河建閘爭水事,割河南彰德府磁州來屬,至是,轄一州九縣。
民國
民國元年(1912年)9月,廢縣留府,民國二年(1913年)廢府留縣,屬直隸大名道。十七年(1928年),廢道屬河北省。1937年后,屬冀南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屬邯鄲督察專員公署。1958年,縣城由廣府鎮遷至臨洺關鎮至今,屬邯鄲地區專署。1993年6月19日,邯鄲地、市合并,永年縣歸邯鄲市至今。 永年之域,歷史可謂久遠。若從建邑曲梁城算起,至今已有兩千六百多的歷史;若從隋仁壽元年(601年)改縣名為永年起始,亦有近一千四百年的歷史。此地作為明清時期的府治達五百四十五年之久。永年及廣平府的悠久歷史可見一斑。歷史地名流傳永年自古即由曲梁、廣年、易陽(臨洺縣)三縣分分合合。自西漢置縣至隋朝定名永年,后到明清時期的廣平府,直至民國初廢府留縣,歷史幾經分合,名雖易,而地不變。所以了解曲梁、廣年、易陽三縣的歷史沿革,對于正確理解永年及廣平府的歷史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1、曲梁縣曲梁縣,其地春秋時屬晉,戰國屬趙,西漢元康二年(前64年)封平干頃王子劉敬為曲梁安侯,置曲梁侯國,治今廣府城。后為縣,屬廣平國。新莽時改稱直梁。東漢后復名曲梁,屬魏郡。三國黃初二年(221年)改屬廣平郡,曲梁為郡治。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省廣年縣入,改名廣年為郡治,屬廣平郡,隋初,稱廣年,屬廣平郡。煬帝楊廣即位避其諱,改稱永年,為武安郡治。唐宋以后,或稱州,或稱路,或稱府,名屢改,而治永年一直未變。2、廣年縣廣年縣,西漢時在今永年縣中部置,治所在今永年廣府鎮西北之故城村,屬廣平郡、廣平國。新莽時改名富昌縣。東漢復名廣年。西晉永嘉后廢。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復置。北齊天保七年(556年)移治曲梁,并改曲梁為廣年,即今廣府城,屬廣平郡,為郡治。 注:據《地理志》韻編及《后漢·注》云:廣年故城在縣西北。清《廣平府志》載:“廣年故城在縣(廣平府)東北(今故城村)。漢置縣,北齊曲梁并入廣年縣,并移治曲梁城(廣平府),而此城逐廢?!?976年,邢臺一帶發生地震,廣年故城區域亦地裂下陷呈城池形狀。3、易陽縣易陽縣,西漢時在今永年縣西部置,故城在今臨洺關西之西陽城鄉(包括西陽城、東陽城、南陽城、北陽城和戴莊),屬趙國。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省入邯鄲縣。尋復置。建義初(528年)為易陽郡治。天平初(534年)易陽郡廢,易陽縣改屬魏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年)改屬襄國郡。北周復屬魏郡。隋開皇三年(583年)更屬洺州。開皇六年(586年)改易陽縣為邯鄲縣。開皇十年(590年)改為臨洺縣,唐為臨洺縣,屬洺州武安郡。宋熙寧六年(1073年)改臨洺縣為鎮入永年縣。行政區劃編輯臨洺關鎮
永年縣臨洺關鎮 鎮政府駐臨洺關村。面積70.1平方千米,人口7.68萬。轄32個行政村:南街、東街、西街、北街、岳莊、施莊、申莊、柴凹、苗屯、苗莊、婁山、曲屯、屯莊、北杜、南杜、北東街、北西街、北段莊、西段莊、裴坡莊、河北鋪、東召莊、西召莊、中召莊、南灘頭、東灘頭、西灘頭、東洺陽、西洺陽、七里店、北石口、南石口。大北汪鎮大北汪鎮 鎮政府駐大北汪村。面積42.3平方千米,人口3.19萬。轄20個行政村:東街、南街、西街、北街、莊集、柳村、北正、東趙目連一、趙目連二、西趙目連、劉北汪、趙北汪、徐北汪、西辛寨、東辛寨、西邀漳、東邀漳、南正一、南正二、歧辛寨。廣府鎮廣府鎮 鎮政府駐廣府村。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4.04萬。轄28個行政村:東街、南街、西街、北街、夏堤、史堤、永北、三合、南橋、東橋、宋堤、呂堤、下坡、裴屯、馮堤、陳村、蓮花口、后當頭、前當頭、上馬頭、下馬頭、石官營、前北廓、后北廓、相公莊、北張莊、西大堤、北馬莊。張西堡鎮張西堡鎮 鎮政府駐張西堡村。面積48.2平方千米,人口3.79萬。轄26個行政村:張西堡、豆下鄉、中堡屯、借馬莊、余家寨、趙城堡、前陳義、后陳義、劉下鄉、張下鄉、岳小寨、夏堡店、南七急、伊下鄉、閻胡寨、馬軍營一、馬軍營二、馬軍營三、大屯、邢屯、中堡、王莊、杜屯、李莊、陳莊、史屯。南沿村鎮南沿村鎮 鎮政府駐南沿村。面積37.7平方千米,人口4.31萬。轄31個行政村:東街、南街、西街、辛莊、西沿村、西張寨、田堡、連寨、宋莊、范莊、韓屯、徐莊、路莊、翟莊、譚莊、白莊、孫李街、西弓莊、護駕東、護駕南、申劉莊、楊張寨、東張寨、南賈葛、西王莊、后張莊、前張莊、南馬莊、東大慈、西大慈。永合會鎮永合會鎮 鎮政府駐永合會村。面積77平方千米,人口3.36萬。轄26個行政村:永一、永二、永三、臺口、王窯、焦窯、婁里、高窯、米窯、張窯、張邊、李溝、吳莊、王邊、冀窯、郭窯、陳溝、莊溝、大油村、小油村、新安、大石山、東石山、西楊窯、東楊窯、里三窯。西蘇鄉 鄉政府駐西蘇村。面積48平方千米,人口5.23萬。轄21個行政村:西蘇、東蘇、周村、尚村、孔村、孟尚、三塔、蘇固、油村、馬固、趙固、雙陵、東洞頭、西洞頭、北李固、前六星、后六星、北賈葛、方頭固、北碾頭、南碾頭。劉漢鄉 鄉政府駐劉漢村。面積48.6平方千米,人口3.80萬。轄17個行政村:劉漢一、劉漢二、劉固一、劉固二、劉固三、劉固四、冀尹固、北尹固、劉備、韓店、白塔、榆林、寧屯、寨里、姚村、武莊、北陳。界河店鄉 鄉政府駐界河店村。面積32.9平方千米,人口2.49萬。轄15個行政村:南界河店、北界河店、溫窯、何莊、興業、劉窯、北鄭、后曹莊、前曹莊、胡家溝、李孟灣、西陳莊、西大屯、杜劉固、北兩崗。劉營鄉 鄉政府駐劉營村。面積32.7平方千米,人口4.15萬。轄21個行政村:趙劉營、宋劉營、陳劉營、梁劉營、余劉營、盧劉營、楊劉營、榆林一、榆林二、榆林東、東睢寧、西睢寧、后睢寧、東瓜井、西瓜井、后瓜井、龍曹、朱莊、龍泉、魏莊、五里。曲陌鄉 鄉政府駐曲陌村。面積37.8平方千米,人口3.35萬。轄20個行政村:曲陌一、曲陌二、曲陌三、曲陌四、北卷東、北卷西、南卷子、西卷子、東七方、呂七方、東舊寨、西舊寨、前黨莊、后黨莊、故城、馮莊、李卷、曲卷、許卷、堯子營。正西鄉 鄉政府駐正西村。面積58平方千米,人口3.39萬。轄17個行政村:西一、西二、東一、東二、劉灣、鄭灣、楊灣、張灣、臺灣、西宋固、東宋固、后朱莊、前朱莊、東高固、西高固、前高岳、后高岳。講武鄉 鄉政府駐講武村。面積38.8平方千米,人口4.16萬。轄25個行政村:大講武、南講武、陳七方、喬七方、杜七方、劉七方、苑七方、張虎莊、石北汪、東李解、西李解、中李解、南尹固、后馬營、小北汪一、小北汪二、小北汪三、小北汪四、王白北汪、東趙王固、西趙王固、北辛、南辛、董莊、尚古。辛莊堡鄉 鄉政府駐辛莊堡村。面積44.3平方千米,人口3.55萬。轄21個行政村:辛莊堡八街、辛莊堡六街、辛莊堡三街、辛莊堡河西、前司郭莊、后司郭莊、豆莊一、豆莊二、豆莊三、東小屯、趙莊西、趙莊東、康莊東、康莊西、庫官營、席莊一、席莊二、席莊三、西七急、郅家寨、韓莊。東楊莊鄉 鄉政府駐東楊莊村。面積32.9平方千米,人口3.78萬。轄16個行政村:東楊莊、西楊莊、前馬營、太辛莊、東陳甫、西陳甫、張楊莊、馮楊莊、王盤莊、屯莊、劉莊、茹佐、周營、許莊、李莊、楊莊。小龍馬鄉 鄉政府駐小龍馬村。面積47.3平方千米,人口3.65萬。轄20個行政村:小龍馬、大龍馬、武八汪、李八汪、賈八汪、曹八汪、蒲八汪、東張固村、西張固、北護駕、小鄭莊、大鄭莊、馬到固、宋小營、許官營、鄭營、關村、郭莊、何營、西張、大張、北沿。小西堡鄉 鄉政府現駐南大堡村(原駐小西堡村)。面積42.7平方千米,人口3.07萬。轄32個行政村:小西堡、北官寨、南官寨、前官寨、后官寨、后未寨、前未寨、北韓寨、西韓寨、東韓寨、南大堡、十里店、義井堡、八里莊、前東堡、小東堡、下元寨、東馬莊、吳良寨、王呂寨、東沿堡、西沿堡、前大西堡、后大西堡、孫目連寨、王寨、牛屯、琚屯、宋寨、長橋、張寨、趙寨。西河莊鄉 鄉政府駐西河莊村。面積45.8平方千米,人口2.67萬。轄26個行政村:西河莊、南河莊、北河莊、郭岳寨、劉宋寨、前劉寨、后劉寨、河西堡、李胡寨、善寨、門寨、高寨、弓莊、陳寨、姬莊、劉橋、甄莊、李凹、賈寨、李八寨、前井八寨、后井八寨、李二八寨、大閻胡寨、顧小營一、顧小營二。西陽城鄉 鄉政府駐西陽城村。面積29.9平方千米,人口3.32萬。轄11個行政村:西陽城、北陽城、東陽城、南陽城、西辛莊、郝莊、代莊、鄧上、鄧底、通頭、尚莊。
區位優勢編輯區位得天獨厚。京廣高鐵、邯濟、邯長、邯黃鐵路交匯,中原第二大鐵路編組站、邯鄲國際集裝箱中轉站、邯鄲國際陸港坐落在此,京港澳、邯大、青蘭高速、106、107和309國道雙十字交叉。邯鄲機場正在建設100萬人次吞吐能力的機場擴建工程。是四省交界區唯一具有鐵路交叉、高速交匯、機場通航的地區。
經濟編輯農業
永年縣永年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農業基礎較好,水利條件便利,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稻谷、豆類等,糧食總產達43.7萬噸,全縣建成了糧食、蔬菜、林果、水產、畜禽、大蒜、葡萄等農產品生產基地,建有30萬畝噸糧田,35萬畝高產示范田,2萬畝優種繁育基地和5萬畝農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園。永年蔬菜在全縣經濟中最具優勢和特色:規模大、品種全、產量多、銷售廣。蔬菜播種面積70萬畝,基本全部實現無公害生產,品種100多個,年產鮮菜26億公斤,產值24億元。僅蔬菜生產一項農民人均增收1200元,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6%。遠銷21個省、市、自治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蔬菜生產基地。20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通過農業部驗收,8家企業獲得進京銷售許可證,成為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縣,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北蔬菜之鄉”、“河北大蒜之鄉”,永年縣南大堡蔬菜批發市場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定點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永年大蒜、粉皮等產品遠銷國外。本縣最東部伊下鄉高檔葡萄基地的露地早熟葡萄在全國著名的葡萄專家伊志安博士的技術指導下,成為包括長江極其以北地區成熟最早的鮮食優質當當無公害葡萄基地,有一萬二千多畝。以果粒大、穗型好、顏色鮮艷、品質最優而名聞全國,暢銷全國各地高檔市場。
工業
標準件產業作為永年縣的特色產業已有30多年的生產歷史。全縣有13個鄉鎮153個村莊生產標準件,生產企業3800多家,年產量280萬噸,產值120億元,約占全國市場份額的40%以上,產品出口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永年標準件商城是全國最大的標準件集散地,占地120畝,經營商戶680家,市場內年集散商品100萬噸,銷售額40多億元 .永年全縣鄉及以上獨立核算工業企業55家,其中縣辦工業企業47家。有煤炭電力、冶金、紡織、化工、建材、造紙、機械制造、食品等20個門類,產品品種達200多個。其中30多種榮獲部、省、市級優質產品稱號;全縣鄉鎮企業廠攤20585家,主要有標準件、建材、化工、皮革、冶煉、機械、紡織和農副產品加工等行業和相對集中的工業小區。其中標準件已成為一大特色產業,擁有3899個生產廠家,年加工能力30多萬噸,年產值12多億元,日客流量2萬余人次,產品銷往全國30個省、市、區、占全國標準件市場份額的四分之一,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標準件生產銷售集散地。
交通
京廣鐵路、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趙辛公路縱穿縣域南北,青蘭高速、309國道和邯臨、洺李、永河、永峰省道橫貫縣境東西,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近可通晉冀魯豫、遠可達全國各地的十分便捷的交通網絡。特別是隨著邯鄲市中華大街永年段的貫通和市縣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永年成為全市第一個與邯鄲市主城區干道相連、設施相接、物流相通、人流相匯的衛星城,進一步融入大邯鄲都市圈。
旅游
廣府古城:永年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旅游資源豐富。有隋末夏王竇建德建都的廣府古城。2004年以來,縣委、縣政府持續加大廣府文化旅游開發力度,累計投資2億多元,實施護城河治理、古城墻和城門樓修復、太極文化廣場、森林公園、“四門橋”等項工程,廣府古城舊貌換新顏,初步具備了規模接待游客的能力。2007年接待各地游客20萬人(次)。廣府古城被命名為“中國歷史名鎮”和“中國文化旅游名鎮”。永年被命名為“中國最佳休閑旅游縣”。永年有可與趙州橋媲美的弘濟橋,有大成殿、呂公祠、黑龍潭,更有“荷香十里,稻引千畦”的“永年洼”風光,已具規模的明山公園,太極迷宮,即將開發的三十六記城、溫泉城、跨山索道等,永年正以獨特的旅游風貌迎接著越來越多的八方旅客。明山公園:依聰明山傍名河水,園林交錯,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昭惠王祠、魁星閣、佛爺殿、鬼宮、香火鼎盛,傳說神奇,令人神往。弘濟橋:位于河北省永年縣廣府鎮東2.5公里處的東橋村,東西橫跨滏陽河上。明萬歷年間重修,俗稱東橋。該橋結構于趙州橋相似,為單孔雙敝肩石拱橋,全部用石塊砌成,堅固結實又美觀大方。主拱券似長虹飛架,其兩端各肩負兩個小券,造型宏偉壯觀。橋長48.9米,寬6.82米,主券跨度為31.88米,矢高6.02米。弘濟橋和趙州橋都屬于單孔敞肩石拱橋,結構形制基本相同。橋面兩邊各有18根方形望柱,17塊欄板,上刻獅子、猴、鹿、麒麟、石榴、桃和武松打虎等圖案,精工細雕,形象逼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欄板中部刻有“弘濟橋”三個大字。弘濟橋在建筑規模上略小于趙州大石橋,在河北省及至全國現存的古代石拱橋中當數第二位。2006年5月2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產
1.臨洺關香腸傳聞一: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歷史,屬傳統小吃流傳至今,是河北省永年縣的地方風味特產。驢肉以其質高味美而被尊為上乘佳品。永年“驢肉香腸”正是選用精驢肉,剁成肉沫,加綠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貴作科用老湯調制成的糊狀,灌入驢腸衣內,扎成小捆,經高溫蒸煮滅菌,最后用果木熏制而成。因此永年“驢肉香腸”又稱“驢灌腸”?!绑H肉香腸”營養豐富,鮮美可口,回味悠長,深受消費者青睞,已成為消費者饋贈親友、日常消費之佳品,尤其在節日期間,出現消費者搶購的場面, 臨洺關牌驢肉香腸由永年縣商務局飲食服務公司下屬新世紀飯店大樓生產,由新世紀商務工作室負責產品外部營銷。傳聞二:清朝末年,冀南一帶蝗旱為災,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百姓逃荒,十室九空。在逃荒人流中,有一家飯店掌灶師傅叫杜山竹,素有鹵肉、灌腸好手藝,來到了臨洺關。那時,臨洺關還是個人口較少的小鎮子,南大街有一家經營多年的驢肉鋪,掌柜的叫郭大然,從幼年接受了祖上傳流下來的熏肉技術,經他在配料、火候上的加工,煮出來的驢肉在冀南一帶享有盛名,煮多少當天賣多少,生意興隆,暢銷各地。特別是驢板腸,又香又爛,肥而不膩,因而在鄉親中流傳著“能舍孩子娘,不舍驢板腸”的說法。北東街口,也有一家驢肉鋪,掌柜的叫韓留柱,他煮出肉來,十天半月賣不出去,盡管在香料、加工、火候上打主意,想辦法,仍然很少有人問津。他眼看著郭家生意興旺景象,心上憋著一口悶氣,也無可奈何,只好埋怨自己命窮。杜山竹師傅流浪到臨洺關,從郭大然鋪前經過,聞到一股撲鼻肉香,案前圍著一伙顧客爭相購買,杜師傅雖然沒有品嘗肉味,但卻知道掌柜的是鹵肉高手,等顧客走后,便走進肉鋪,與郭大然閑嘮,問煮肉下料之事。郭大然說:“這是祖傳百年老湯,不需加啥香料?!鄙街裰肋@是打發外行的話,也不便多問,話不投機,便起身走出了肉鋪。當走到北東街口韓留柱的鋪子前時,又有肉味撲鼻而來,可一個顧客也沒有,二人便慢慢攀談起來,韓留柱吐露了財運不佳,營業一直追不上郭大然的憤懣之情。山竹說:“我可以叫你在肉食業上奪個狀元?!绷糁笙?,問明山竹來歷,原來是同行,便留山竹在家中寓居,由山竹教授灌驢腸的技術。山竹先把驢肉洗凈,吹起晾干,把煮熟的肋肉剁成肉末,再用肉湯調和粉芡,加花椒、茴香、沙仁、陳皮、肉桂、丁香、姜末等香料,用白油和肉末、粉糊一起調拌,然后灌入腸皮中,下鍋煮了兩個小時。出鍋后,果然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彎如新月,粗似兒臂,入口生津,香飄十里,這便是民國初年的“臨洺關香腸”。韓留柱是個有心人,經品嘗感到香味不濃,腸皮慘白不脆,又把灌油改成芝麻香油,煮熟之后再用松煙熏蒸,終于成了遠近馳名的“熏腸”,即所謂的臨洺關香腸。2.永年酥魚永年酥魚,素以色香味美、骨酥肉嫩、溢香爽口、久吃不膩為廣大消費者所稱道。廣府牌酥魚“金洺洲、“臨洺關”、“發智”、“薛師傅”等酥魚品牌也都以過硬的質量,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該縣酥魚產品已暢銷冀、魯、豫、京、津等地區,產品供不應求。3.永年大蒜大蒜明朝時傳入永年縣,其時在西沿村到南沿村一帶種植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是永年蔬菜之中一大特產。永年大蒜的特點是蒜頭大,皮薄、瓣肥、肉細、味美,辣中帶甜,蒜泥汁多,且粘稠不干,歷來被人們視為上乘調味品,生熟食用俱佳。4.北沿村粉皮北沿村粉皮加工廠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加工成的粉皮,從外形看,圓如玉盤,薄如蟬翼,晶瑩剔透,波紋起伏。用水浸泡后,便成了一方素帕,潔白、柔軟、光滑、透亮,捧在手中,蠕蠕而動;切成細條,調以佐料,吃一口,嘆三嘆:“此物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在國內外享有盛譽。5.東楊莊灌掌雜糧灌掌營養王,歷史悠久淵源長。巧手拍成玲瓏餅,永年灌掌美名揚。這段朗朗上口的打油詩就是說的東楊莊<安家》灌掌。它用蕎面制成,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之功能?!侗静菥V目》載:“降氣寬腸,除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泄瀉?!币虼?,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食品之一。集市、飯攤屢見不鮮,生日滿月,嫁娶等事,吃盤菜用之。
社會事業編輯
弘濟橋永年社會事業繁榮。教育質量連年提高,基礎教育、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均取得較快發展,被省政府授予“普九鞏固提高工作先進縣”,高考上線率連續多年在邯鄲市名列前茅,永年縣第一中學、永年縣第二中學被列入河北省名校。永年縣實驗高級中學是于2001年創辦的一所重點高中,通過深入開展綠色學校創建,該校建校三年時間內相繼榮獲了“邯鄲市中小學德育示范學?!?、“邯鄲市創建綠色學校先進單位”、“邯鄲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實施第三個五年普法規劃示范單位”。
文化教育編輯辦學情況
大學河北工程大學洺關校區(原邯鄲農大)高中永年縣第一中學永年縣第二中學永年縣實驗高級中學中專永年縣衛生學校永年縣師范學校永年縣職教中心永年縣立世中專等
民族文化
紅色文化永年縣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以十三中為發源地建立了共產黨地下組織,十三中的黨組織不僅在學校內不斷地得到鞏固與發展。而且把革命的火種撒向了永年的廣大農村以及整個冀南大地,革命的烈火越燒越旺。1931年6月,建立了最早的中共永年縣委,韓蔭亭任中共永年縣委書記。十三中的革命火種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撒向了祖國各地,為我黨培養了許多革命干部。在中共歷史上稱為“十三中革命火種”就誕生在這里。在黨領導下,永年縣軍民同日寇和國民黨殘匪進行過殊死斗爭,1947年最后消滅國民黨殘匪王澤民.許鐵英后,全縣得到解放。為解放永年城,從1945年8月15日到1947年10月5日,我軍與這股頑敵共進行大小戰斗156次,最終將其全部消滅。永年洼的鮮花,曾經過先烈們鮮血的澆灌。永年故事,用冀南三分區司令員高厚良同志的一首詩結束:慶永年城解放易守難攻永年城,城高水寬且又深。偽匪三千踞城里,軍民共筑城外城。工事前擺地雷陣,老鼠也難逃出城。被圍偽匪糧斷絕,突圍被殲快人心。太極文化河北南部的永年縣廣府鎮,是我國太極拳的中興發祥之地。在這里誕生了楊式、武式太極拳,并派生出吳式和孫式太極拳。永年縣約有70%的民眾習練太極拳,太極拳已成為民眾普及性的健身活動,因此永年縣是名副其實的太極之鄉、武術之鄉。1998年,國家體協和北京體委主辦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萬人太極拳”表演大會,永年太極拳代表隊是唯一來自北京以外的代表隊。永年縣的太極拳師遍及全國各省市及海外數十個國家。他們的弟子都稱所習之術為“永年太極拳”。永年太極拳因具有舒展飄逸、渾圓深沉、動靜有度、剛柔相濟等特點和祛病保健長壽的積極作用,而被視為完整的適于體弱年老者鍛煉的運動項目,備受海內外民眾青睞。楊式太極拳由河北永年人楊露禪從學于河南溫縣陳家溝陳長興,與其子楊健侯、其孫楊澄甫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創編發展了“楊式太極拳”。其拳路逐漸 刪改了陳式老架中原有的縱跳、震足、發勁等動作,由楊健侯修訂為中架子, 又經楊澄甫一再修訂逐漸定為楊式大架子,即廣為流行的楊式太極拳。楊式太極拳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剛柔內含,輕松 自然,輕靈沉著兼而有之。姿勢開展,平正樸實,練法簡易,由松入柔,積柔 成剛,剛柔相濟。正如楊澄甫所說:“太極拳是柔中寓剛,綿里藏針的藝術” 。架勢有高、中、低之分。武式太極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楊露禪從陳家溝返鄉后,深愛其術,從學楊于陳式老 架太極拳,后又從陳清平學趙堡架,經過修改,創造了“武式太極拳”。
歷史名人
韓蔭亭
韓蔭亭(1912-1979),永年縣田寨人,一九二九年考入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學投身革命,任學生會主席,領導學生運動。一九三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一年任省立十三中黨支部委員,一九三一年六月任中共永年縣首任縣委書記,一九三二年夏任中共直南特委特派員。努力創建中共組織,積極宣傳抗日救亡,領導貧農團,組織過工人運動??谷諔馉幈l后,先后任中共永年縣委軍事委員,永年縣抗日游擊大隊大隊長,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縱隊三支隊營長和營教導員。他率部在廣闊的平原上開展機動靈活的游擊戰,沉重地打擊了敵偽的囂張氣焰。收復永年城,受到鄧小平表彰。率部參加漳南戰役、香城固伏擊戰,受到劉伯承稱贊。1939年5月和趙海楓偷襲廣府城日軍時韓蔭亭受傷,后脫離部隊在家鄉組織自衛團進行抗日,率部參加馬軍營伏擊戰,圍堵頑敵石友三戰斗,東辛寨戰斗,襲黃粱夢車站,襲日軍警備所。1940年10月接受黨的指示,打入敵營,堅持抗日斗爭。韓蔭亭利用身份之便,隨時除奸殺敵、制造敵匪矛盾, 促其自相殘殺、甘冒生命危險,掩護軍區首長、勇擔護送任務,及時提供情報、除掉反共頑匪,營救我方人員等傳奇活動,受到了八路軍首長宋任窮、陳再道、高厚良等高度評價。一九四五年八月后任八路軍平漢支隊司令員,獨立三團團長,率部殲滅日偽軍,解放臨洺關,解放永年城,配合主力解放邯鄲。一九四七年南下作戰,屢立戰功。解放后,歷任廣東省農墾廳副廳長等職,為祖國建設做出了貢獻。一代英豪韓蔭亭于一九七九年三月在廣州逝世,國家領導人王震、趙紫陽等同志送了花圈,國家農林部部長、廣東省委書記及有關負責同志等600多人參加了韓蔭亭的追悼會。
楊露禪
永年廣府人,楊氏太極宗師;楊露禪(1799-1872),曾用名楊???,武術名家。永年廣府鎮南關人,楊式太極拳創始人。學太極拳之前以買煤泥為生。后到北京授拳改名露禪。自幼酷愛習武,曾三次步行800里到河南省溫縣陳家溝學陳式太極拳,后經人推薦到北京,任旗營武術教練。因幫皇室瑞王奪回托運的鏢銀,打敗對手而被賞識,譽滿京華。所創楊式太極拳,自成一家。大學士翁同和稱贊說:進退神速,虛實莫測,身如猿猱,手如運球,猶太級之渾元一體,后人稱之為“楊氏太極拳 ”。楊在陳氏師徒練拳時,在一旁觀看,久而久之,竟有所得。后被陳發現,見其是可造之才,不但沒有怪罪他,反而大膽摒棄門戶之見和江湖禁忌,和陳德瑚商量,準其在業余時間正式學習太極拳。楊露禪才得以正式拜陳長興為師。這便是民間傳說中《楊露禪陳溝偷拳》的真貌。宮白羽武俠小說《偷拳》和由此書改編的電影《神丐》,就是根據上述楊露禪學藝 故事虛構創作的。楊露禪正式拜師后。十八年中三下陳家溝,深得陳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陳長興先生所傳精髓。藝成時,他已是四十歲左右的人了。為了生活,他先在家鄉永年教授太極拳,后被人推薦去北京授徒。因武藝高強,號稱“楊無敵”。他在北京授拳時,因弟子多為王公大臣, 貝勒貴族,生活奢侈而體弱多病,又不耐艱苦。楊露禪考慮到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和保健需要,將自己所學太極拳中的一些高難度功架簡化,使姿勢較為簡單,作柔和易練,既適合穿長衫、留辮子的人練習,又有益于健身。后經其子、孫修改,定型而成楊式太極拳,并發展成大小兩種套路。其特點是:柔和緩慢、舒展大方,速度緩勻,剛柔內含、深藏不露、輕沉兼有。此拳一出,在京、津一帶影響很大,學者日眾,而這時陳家的太極拳卻仍在陳姓內部傳遞,所以當時的武術傳人楊季子寫的詩中,有“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 的句子。楊露禪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將太極武術傳播并發揚光大的人。 對后世文學,特別是武俠小說之影響。宮白羽武俠小說《偷拳》(又名:《太極楊舍命偷拳》)和由此書改編的電影《神丐》,就是根據上述楊露禪學藝的故事創作的。
武禹襄
武禹襄永年廣府人,武氏太極宗師;武禹襄(1812–1880) , 曾用名武河清,字禹襄,永年縣人,武氏太極拳創始人,初始從好友楊露禪處學習太極拳到1852年禹襄親赴河南,從溫縣趙堡鎮陳青萍學習陳氏新架太極拳二路月余,得其精妙,并從長兄武澄清處得王宗岳《太極拳譜》,讀后大悟。在鉆研太極拳陳氏新老架式的基礎上,結合《太極拳譜》之精華,通過自身練拳體會,融匯貫通,創出姿勢緊湊,動作舒緩,身法端正,步法輕靈并要求內氣潛轉,以氣成式的太極練法。此式既不同于陳使老架和新架,也不同于楊氏大架和小架,自成一派,后人稱之為“武氏太極拳 ”。
胡瓚
胡瓚,字百衍,明朝永年人(今河北永年縣小龍馬鄉西張固村人),明孝宗弘治六年(1493年)進士,后升任大理寺丞,轉任少卿,冤獄多有平反,后升任大同巡撫。明武宗到云中(今內蒙托克托)巡視,瓚上疏請回駕,言辭懇切耿直。又狀告江彬等仗勢作威,因江彬僭越大權,瓚被罷職回籍。明世宗即位,起用瓚為江都御史,后入京為戶部侍郎。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兵亂,使瓚和都督魯剛統領京師軍隊3000人,瓚親授諸將剿敵戰略,殲敵禍首。初,瓚家有賜田在山海、撫寧等縣幾千頃,早已轉給當地百姓耕種,瓚孫請求收回。瓚語:“撫寧地接近邊塞,地方貧民世代以此為業,身家性命所關。奪了他們的田地,恐怕會發生意外,”于是遂止。明世宗嘉靖三年(1524年)擢升為南京工部尚書,因身體多病回鄉,去世后,皇帝特賜祭葬。著有《巡邊錄》八卷、《秦義》八卷、《紫山詩稿》若干。胡瓚墓位于故里西張固村西北,墓為一較高土冢。墓前原有石牌坊、石人、石羊、石獅等,墓碑現保存完好。胡瓚墓已被列為邯鄲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胡福弘
胡福弘,字征五,河北省邯鄲市永年縣西張固人。胡瓚之后,明天啟二年(1662年)進士,任諸城知縣、兵部職方司主事、通州監軍簽事、懷來兵備副使。因對時局不滿而罷官。清初,仕江西按察使。死于金聲桓之難。
王磐
永年王盤莊人,世以業農,歲得麥萬石,鄉人稱萬石王家,金末元初曾兩次入財佐軍以救永年,元世祖以王磐參議李亶圖謀不軌有功,召拜翰林直學士,同修國史出為真定,順德等路宣慰使,李除貪暴??と艘园?,磐性剛毅,有文才,為官有惠政,官至右丞相,追封“洺國公”,謚號“文忠”;盧大中:永年劉營人,明進士、歷任輝縣知縣、武城令,南京工部侍郎,加太子太保;李慶嗣:永年名州人,少舉進士不第,棄而學醫,著有《傷寒纂類》、《傷寒論》、《針經》等書;申佳允:永年人,崇禎四年進士,授議封知縣。杜秉彝:永年南護駕村人,嘉靖二十年進士,授無為州知州,一時稱治。胡景桂:永年廣府人,清光緒九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監察院御史,歷任陜甘學政,山東按察司。
位置編輯永年縣介于東經114°35′~114°38′,北緯36°46′~36°50′之間。位于太行山東麓,縣城臨洺關南距邯鄲市20公里,北距省會石家莊150公里,距首都北京420公里。東與曲周縣、雞澤縣交界,西與武安市為鄰,南與肥鄉縣、邯鄲縣接壤,北與沙河市、南和縣相連。東西寬 48.3公里,南北41公里,縣域面積908平方公里。
氣候
永年縣地處半濕潤半干旱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風多雨少,秋季天高氣爽,夏季炎熱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527.8毫米,約有60%以上的水量降在汛期,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懸殊是降水上的兩大特點。年平均氣溫14℃,最冷月份(一月)平均氣溫-2.5℃,極端最低氣溫-20℃,最熱月份(七月)平均氣溫27℃,極端最高氣溫42.5℃,全年無霜期200天,年日照2557小時。
地形地貌
永年縣地處低山丘陵與華北平原的交接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地貌主要有丘陵、平原和洼淀三大類型。京廣鐵路以西大部分為低山丘陵和崗坡地,山峰起伏,溝壑縱橫。京廣鐵路以東大部分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h境東南部有一洼淀,位于永年廣府古城周圍,地勢低洼,常年積水,是沖積扇末端與沖積平原交接過渡性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