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善縣,隸屬于位昭通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中國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電站,總裝機1260萬千瓦——溪洛渡水電站所在地。1727年云貴總督鄂爾泰剿平米貼,并由朝庭欽命縣名為“永善”,意為永遠服從管教。2014年永善縣轄6個鎮、9個鄉,共有4個居委會、133個行政村??h政府駐溪落渡鎮,西南距省會昆明市680千米,南距昭通市政府駐地昭陽區200千米。地處滇東北中山山原西北邊緣,因受金沙江及其支流切割,高原面較破碎。最高海拔3199.5米,最低海拔340米。主要河流金沙江、檜溪子河、大毛灘河、井底水河、龍沖河等。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由于海拔高低懸殊,氣候垂直變化顯著。年均氣溫16.4℃,年均降水量666毫米。
中文名稱永善縣外文名稱Yongshan County行政區類別縣所屬地區昭通市下轄地區6個鎮、9個鄉政府駐地溪落渡鎮電話區號0870郵政區碼657300地理位置云南省東北部面 積2833平方千米人 口42萬(2000年)方 言西南官話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機 場昭通機場車牌代碼云C行政代碼530625目錄1 歷史沿革? 建制沿革? 縣名由來2 地理環境? 位置疆域? 氣候? 地貌3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區劃設置4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礦藏資源5 經濟? 綜述? 工業? 農業? 貿易? 財政6 人口7 社會? 基礎設施? 教育? 醫療衛生8 著名人物歷史沿革編輯建制沿革
永善在夏禹屬梁州域,周朝屬雍,秦屬西南夷,漢初屬犍為郡朱提縣,蜀漢屬朱提郡朱提縣,西晉初屬朱提郡南廣縣,南朝屬寧州朱提郡河陽縣,隋開皇三年廢郡改州統縣,屬南道開邊縣地,唐南詔時,屬爨部地,宋朝屬烏蒙部,元朝屬烏蒙路宣慰司,明朝屬四川烏蒙府地。清雍正八年(1731年),將四川轄地夾在縣域的吞都一帶地方劃歸永善,并于吞都設汛防。雍正九年(1731年)十月,“移永善縣魯甸巡檢駐副官村”,同時魯甸建廳隸屬昭通府,永善設副官村分防。同時,因縣城米貼地勢狹陷、易攻難守、屢遭兵患遷蓮峰。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劃出北面副官村另設靖江縣(今綏江、水富等地),同時在井底設彈壓公署(后改為分縣,1946年撤),分管下半縣。1950年4月,永善解放,隸屬云南省昭通地區。
縣名由來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云貴總督鄂爾泰平定烏蒙(今昭通),改隸云南,設昭通府
;六年二月又于米貼設一知縣、教諭、典史,分駐昭通鎮標右營游擊,撫馭烏西一帶;適值米貼土目祿永孝死,其妻祿氏掌管其地,抗不服調。同年二月初一日,鄂爾泰遣援剿左協副將郭壽域領兵300往諭,初五日抵米貼。祿氏表面歸服,暗地謀反,于二月十二日夜半,率四川沙馬、黃瑯土司和吞都德昌土司、彝目毛臉烏基等聚集1000余人叛,壽域被害,士兵300僅有一甘姓幸存,奏報鄂爾泰,鄂爾泰大怒,派大將張耀祖、哈元生、卜萬年率兵分三路進剿平之,并由朝庭欽命縣名為“永善”。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疆域
善縣永善縣,位于烏蒙山脈西北面的金沙江南岸,介于東經103°15′-104°01′,北緯27°31′-28°32′之間。東與大關、鹽津縣接壤;南連昭通市;北接綏江縣;西北隔金沙江與四川雷波、金陽兩縣相望。東西橫距46.6千米,南北縱距121.2千米,總面積2778平方千米??h城駐地溪洛渡鎮海拔820米,距昭通市政府駐地昭陽區180千米,距省會昆明市580千米。
氣候
永善縣年平均氣溫16.8℃,總降水量825.2毫米,總日照時數1056.3小時。
地貌
永善縣境內重巒疊嶂,峰高谷深,地勢南高北低,海拔懸殊,伍寨鄉大坪子最高海拔3199.5米,青勝鄉民勝村倒犁子金沙江出境處最低海拔320米。
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2001年,永善縣轄1個鎮、15個鄉、2個民族鄉:景新鎮、檜溪鄉、黃華鄉、茂林鄉、大興鄉、團結鄉、佛灘鄉、青勝鄉、細沙鄉、黃坪鄉、務基鄉、蓮峰鄉、萬和鄉、水竹鄉、墨翰鄉、碼口鄉、馬楠苗族彝族鄉、伍寨彝族苗族鄉。
2002年,景新鎮更名為溪洛渡鎮;黃華鄉、茂林鄉撤鄉設鎮;大興鄉撤鄉設鎮;檜溪鄉撤鄉設鎮。2002年末,永善縣轄18個鄉鎮、134個村委會。永善縣有人口總戶數10.02萬戶,其中農業戶數9.37萬戶,有總人口39.9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11萬人。
2006年,撤銷佛灘鄉,其行政區域并入溪洛渡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黃坪鄉,其行政區域并入黃華鎮,鎮政府駐地不變;撤銷萬和鄉,其行政區域并入蓮峰鄉,并將蓮峰鄉改設為蓮峰鎮,鎮政府駐原蓮峰鄉政府駐地。
區劃設置
2014年永善縣轄6個鎮、9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溪洛渡鎮、檜溪鎮、黃華鎮、茂林鎮、大興鎮、蓮峰鎮、團結鄉、細沙鄉、青勝鄉、務基鄉、馬楠苗族彝族鄉、水竹鄉、墨翰鄉、伍寨彝族苗族鄉、碼口鄉。
自然資源編輯生物資源
永善縣成材林主要有松、杉。永善縣有獐、猴、野豬、熊等數十種野獸,有野鴨、白鷺、鸚鵡、黑頸鶴等170多種鳥類。山間產當歸、天麻、吳萸、杜仲、黨參、竹蓀、蛤蚧等名貴藥材。永善是全國半細毛羊改良基地,有草山72萬畝。
礦藏資源
201永善縣境內礦藏有鉛、鋅、銅、鐵、鋁、磷、煤、沙金、石膏、石灰石、彩花大理石及銀、汞、重晶石、冰洲石等。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永善縣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0億元,按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6.4%,超計劃目標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42億元,比上年增長7.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21%,拉動經濟增長1.6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3.21%,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46415萬元,增長35.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4%;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18444萬元,同比增長21.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9.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3.09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26.6%。其中交通運輸、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361萬元,增長9%;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17985萬元,增長9.29%;住宿和餐飲業實現增加值15065萬元,增長10.2%;金融實現增加值10871萬元,增長30.7%;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1147萬元,增長16.4%;營業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086萬元,增長10.2%;非營業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5408萬元,增長10.6%。三次產業對GDP貢獻率分別為10.2%、63.2%、26.6%,分別拉動GDP增長1.7、10.3和4.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3.9∶40.8∶35.3調整為26.1∶41.2∶32.7。永善縣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30550萬元,比上年增長13.5%,非公經濟占GDP比重32.6%。
工業
2012年永善縣工業現價總產值完成133060萬元,比上年增長4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43164.4萬元,比上年增加15%。工業銷售產值36713.4萬元,增長20%;工業增加值23597萬元,增長22%。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89896萬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110萬元,比上年增長31.6%,實現利稅總額7701萬元,比上年增長36.7%。工業經濟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永善縣新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0201萬元,比上年增長23.1%。溪洛渡水泥廠技改項目投入試運行,茂林摩配廠建成投產,混凝土攪拌站正式運營。工業園區溪洛渡片區干海子組三通一平工程順利完工,標準化廠房啟動建設。細沙山野菜加工、伍寨大坪子風電場等項目啟動實施。礦產、建材、農產品深加工、中小水電開發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年簽約招商引資項目8個,協議引資20.03億元,實現到位資金12.6億元。
農業
2012年永善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5263萬元,比上年增長7.5%,增加值27493萬元,增長7
.1%。其中,農業總產值13858萬元,增長5.4%,增加值8108萬元;牧業總產值27997萬元,增長9.2%,增加值17264萬元。永善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512公頃,全年糧食達17.38萬噸,比上年增長4.1%。其中稻谷播種面積3503公頃,總產量22421噸;玉米播種面積16460公頃,總產量6184噸;小麥播種面積3962公頃,總產量6170噸;大豆播種面積2962公頃,總產量6170噸;洋芋播種面積16231公頃,總產量51609噸。大春產量163211噸,小春產量10559噸。農民人均糧食產量439公斤。永善縣魔芋種植面積3843公頃,魔芋產量61909百公斤。水果產量135095百公斤,核桃產量25766百公斤,花椒產量23814百公斤,蔬菜產量867246百公斤。農業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90家。大力發展規?;i養殖,積極打造“生豬調出大縣”,扶持年出欄1000頭以上生豬養殖大戶5戶,改擴建廄舍6000平方米。全年大牲畜存欄76025頭、出欄15327頭。生豬存欄399621頭,出欄48.75萬頭,比上年增長36.1%;牛存欄42762頭,出欄9671頭;馬存欄33087匹,出欄5647匹;羊存欄128006頭,出欄75566頭;家禽存欄517089只,出欄564633只;禽肉產量43190噸。加大強農惠農政策落實,足額兌付支農惠農補貼資金11000萬元。累計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5843萬元,打造新農村示范點和民族團結示范村9個。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1.9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15.3億元。
貿易
2012年永善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855萬元,比上年增長20%。
財政
2012年永善縣依托溪洛渡水電站、中小水電開發、建筑建材、城鎮、交通等項目建設拉動拉動永善縣財政總收入38948萬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2446萬元,比上年增長21.3%,超計劃目標9.3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9583萬元,增長25.5%;非稅收入2863萬元,比上年下降1.1%。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167138萬元,比上年增長31.5%。其中教育、農林、水事務、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等民生項目支出合計114312萬元,比上年增長31.8%。截止2012年12月末,永善縣完成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769421萬元,比上年增長51.2%。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15885萬元,比上年增長60.4%。永善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202147萬元,比上年增長19.7%。
人口編輯永善縣2004年年末總人口41.9677萬人,其中漢族387737人,苗族11674人,彝族18785人,回族1366人,其他民族115人;農業人口395762人,非農業人口2391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1‰以內。
社會編輯基礎設施
截至2014年永善縣境內有公路里程1736.129千米,其中國道52.5千米,省道150千米,縣管公路1533.629千米,其中縣鄉公路427千米,鄉村公路1077.129千米,專用公路29.5千米。
教育
1978年,永善有中小學763所,學生43630人,教師1931人,校舍破爛不堪,桌椅、儀器、圖書等異常緊缺。1984年,永善縣實行入學率、鞏固率、完學率、升學率達標管理,并在三坪進行試點實驗,1986年永善景新小學、井底農場小學被認定為地區實驗小學。1995年,對永善縣中小學
永善名特產品進行分類要求、分層次管理,把經濟條件、氣候環境、辦學設施相近的縣級中學、鄉(鎮)中心校劃為一個層次進行考評,并把競爭、獎勵機制引入教育,增強教育內部活力,促進教育事業發展。1990年至2007年,永善教育先后爭取到貧困地區世界銀行貸款、國家“普六”、草棚改造、香港苗圃工程等資金,此外廣泛發動社會和個人捐資、集資投入教育,使永善縣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入學率、鞏固率、完學率得到大幅度提高,2000年永善縣基本普及六年義務教育,順利通過了省、地驗收,2008年,永善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通過省、市驗收。截至2007年,永善縣有各類學校636所,在校學生78554人,在園幼兒5007人,有教職工3579人。永善縣所有鄉村中學和完小已由過去的茅草房、土木結構房變化成明亮的磚混結構房,學校配備了課桌椅和教學儀器,小學校舍建筑面積20.93萬平方米,初中校舍建筑面積13.96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07年永善縣作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首年參合人數為278486人,參合率為68.51%,全年共減免參合群眾補償基金1238.81萬元,享受減免報銷人數為554792人次,住院補償額達3000元以上57人,其中10000元的14人。2008年參合率達73.03%。
著名人物編輯曾澤生(1902—1973),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云南省永善縣大興鎮人。1922年12月考入云南唐繼堯開辦的建國機關槍軍事隊。1949年參加了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建國后,1950年3月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同年10月26日率50軍渡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50軍軍長,率部參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戰役。1951年3月15日,奉命率領完成漢江阻擊作戰的第50軍回國休整補充。1951年底,因病回國休養。1953年1月,又入朝回到50軍。1955年4月19日率領50軍回國駐防丹東。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一級解放勛章。是第一至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常委。197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