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縣是郴州市下轄縣,地處湖南省東南部、郴州市北陲,東鄰資興市,南連蘇仙區,西靠桂陽縣,北接安仁縣及衡陽市耒陽,轄14鎮7鄉,是郴州市人口第二大縣,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地域狹長貌似蠶形,東西長90公里,南北寬56公里。全縣土地總面積為1979.4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土地總面積的0.93%,東部多山,西部以丘陵為主,中部丘崗平原間布,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國道G107、省道S212縱橫境內,耒水上游的便江四季通航。行政區劃編輯區劃沿革
1958年撤鄉建社,永興縣成立11個人民公社,歷7次調整至1983年,確立為2鎮(城關、馬田)24社(城郊、碧塘、湘陰渡、油市、復和、馬田、高亭、洋塘、油麻、三塘、悅來、塘門口、黃泥、金龜、香梅、樟樹、柏林、太和、洞口、鯉魚塘、千沖、大布江、龍形市、七甲)333個生產大隊。1984年,撤社建鄉為2鎮24鄉337個行政村。1986年調整建制,馬田鄉并入馬田鎮,湘陰渡、塘門口、金龜、柏林、鯉魚塘5鄉撤鄉建鎮,永興縣行政區劃共計7鎮18鄉338個行政村,1989年行政村調至350個。
1990年,龍形市鄉新增黃土洲村。1997年,湘陰渡鎮的馬家、漢塘2村合并為勝利村。1998年,油市撤鄉建鎮,政區不變。2001年,城關鎮便江、水南2村劃入縣三胞經濟技術開發區。2002年,三塘鄉小村并大村,合并撤銷了大塘、石鼓、沖頭、株樹、大邱、鄧家沖、三江口等7個行政村。2009年底,縣內行政區劃為8鎮17鄉341個行政村,2012年4月,由原來的25個鄉鎮調整為21個鄉鎮,其中建制鎮由8個調整為14個,鄉由17個調整為7個。
區劃詳情
永興縣轄便江鎮、馬田鎮、悅來鎮、高亭鎮、復和鎮、油市鎮、湘陰渡鎮、塘門口鎮、黃泥鎮、金龜鎮、樟樹鎮、柏林鎮、太和鎮、鯉魚塘鎮14個建制鎮;三塘鄉、油麻鄉、洋塘鄉、香梅鄉、龍形市鄉、七甲鄉、大布江鄉7個鄉,共21個鄉級政區。下轄342個建制村、27個社區;4318個村民小組,123個居民小組。[人口編輯2014年末,全縣總人口68.83萬人,全縣常住人口54.2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4.67萬人,鄉村人口29.56萬人。城鎮化率45.5%,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全縣人口出生率10.71‰,死亡率4.77‰,人口自然增長率5.95‰。
經濟概況編輯綜述
2006年,永興縣實現GDP14.4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一產增加值2億元,增長6.7%;二產增加值6.7億元,增長21.9%,拉動GDP增長9.2個百分點,三產增加值5.7億元,增長10.9%。2007年,永興縣完成生產總值81.6億元,比2006年增長15.6%。其中:一產業增加值14.0億元,增長7.3%;二產業增加值42.1億元,增長20.2%;三產業增加值25.5億元,增長13%。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8.2 %、 57.9%和33.9 %。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14217元,比2006年增加3239元。三次產業結構繼續調整。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由上年的16.2%、49.3%和34.5%變為17.2%、51.6%和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