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池縣,隸屬于世紀偉人鄧小平故鄉——四川省廣安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建縣于唐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1950年1月岳池縣人民政府成立。下設22個鎮、21個鄉、1個翠管會。岳池地處于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早、夏熱、秋涼、冬暖,春季回暖早。地處川中盆地的軸心地帶,資源豐富,有石油、天然氣、鹵水、巖鹽等資源。岳池是川東北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川渝合作示范區與重慶一小時經濟圈之內。地方著名節日岳池農家文化旅游節是四川十大名節之一。知名人物有吳雪、楊仁愷、劉披云等。作為千年魚米之鄉,自古便有“川東糧倉”之稱,因盛產水稻,享有“銀岳池”之美譽,故別稱“銀城”。岳池被國家相關部門授予了“四川省級文明城市”、“中國農家樂的發源地”,“中國曲藝之鄉”(西部地區第一個),“中國輸變電之鄉”,“中國白色農業第一縣”,“中國米粉之鄉”,“中國西部醫藥產業城”,“中國電子商務百強縣”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中文名稱岳池外文名稱Yuechi County別 名銀城行政區類別縣所屬地區四川省廣安市下轄地區22個鎮 21個鄉 1管委會政府駐地九龍鎮電話區號0826郵政區碼638399地理位置四川盆地東北部面 積1458.46平方公里人 口119.08萬人(2013年)方 言四川話-顧縣話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著名景點金城山/翠湖/顧縣古鎮/玉屏湖/越江河瀑布機 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南充高坪機場火車站岳池站車牌代碼川X現任領導縣委書記:鄭鵬程,縣長:湯才勇著名特產蓮橋米粉/顧縣豆干/岳池特曲行政代碼511621GDP指數172.7億(2014年)城市精神天上瑤池,人間岳池擁有高校廣安職業技術學院目錄1 建制沿革2 行政區劃3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地質地貌? 土壤? 水文4 氣候條件? 日照? 溫度? 物候5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動植物? 礦藏6 人口民族? 人口? 民族7 經濟概況? 綜述?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8 社會事業? 文化? 教育? 科技? 醫療衛生? 社會保障? 新聞媒體? 城市建設9 交通? 綜述? 公路? 鐵路? 水運? 航空10 歷史文化? 農家藝術文化? 方言俚語11 旅游資源12 特產? 蓮橋米粉? 顧縣豆干? 西板豆豉? 黃龍貢米13 縣城榮譽建制沿革編輯唐武周萬歲通天二年(697年)分南充、相如(今南充市蓬安縣)2縣置岳池縣。因境內有源于岳安山的岳池水,故名。屬劍南道果州郡。最初治所在思岳池。唐開元二十年(732年)遷至伏江里,明洪武初年,遷翔鳳山南麓至今。北宋開寶二年(969年)改隸廣安軍。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屬梓州路潼川府果州。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撤新明(唐武德二年分石鏡縣置)、和溪(南宋開禧三年升和溪鎮為縣)縣,并入岳池屬廣安府。明洪武四年(1371年),屬順慶府廣安州。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廣安州??滴趿?1721年)復置,隸川北道順慶府。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岳池縣編戶21里(每里110戶)。嘉慶年間(1796—1820年),編戶增至28里,分屬東關、西關、資馬3鄉。光緒元年(1875年),全縣編戶4鄉31里,774團。清宣統三年(1911年),大竹縣人余臨川率義軍進駐岳池,結束清王朝在岳池的統治,隸大漢蜀北軍政府。民國元年,隸大漢四川軍政府;同年4月,隸四川都督府。次年,隸嘉陵道。中華民國(1912年),廢除清朝帝制,設省、道、府、州、等行政區,岳池隸屬大漢四川軍政府,改知縣作為知事公果,知縣改稱知事。中華民國(1917年),四川軍閥割據,岳池屬第三防區。中華民國(1924年),川政統一,全川劃為十八個行政督察區,岳池屬第十一行政督察區,直至1949年。民國10年(1921年),實行鄉保制,劃為3個區,48鄉(場)。民國18年(1939年),全縣調為4個區。民國24年(1935年)6月,實行聯保制,仍為4個區,改47鄉為47聯保,轄774保。同年11月,調為3個區,48個聯保。民國25年(1936年),復調為4個區。民國29年(1940年),實行新縣制,改聯保為鄉(鎮),全縣設4個區,27鄉(鎮),385保。次年,將大鄉(鎮)劃小,調為53鄉(鎮)。民國30年(1941年),調整與鄰縣的插花地,將雙鄢鄉境內的四方坡肖家大壩以北的120戶、馬家山以北的萬家溝地段30戶和長王閭溝一段8戶劃歸南充縣,南充縣的鄢家鄉部分劃入岳池。民國31年(1942年),全縣劃為7個指導區,并保留第四區(羅渡)建制,轄53鄉(鎮),832保。民國34年(1945年),調為5個指導區。民國36年(1947年),全縣調整區鄉(鎮),一區轄:東城鎮、南城鎮、西城鎮、北城鎮、太平鄉、石埡鄉、明德鄉、大石鄉、義興鄉;二區轄:茍角鄉、騎龍鄉、紅興鄉、顧東鄉、回龍鄉、雙鄢鄉;三區轄:平安鄉、排樓鄉、楊中鄉、龍孔鄉、鎮裕鄉;四區轄:羅渡鄉、高興鄉、華鎣鄉、伏龍鄉、普安鄉、中和鄉、陽和鄉、嘯馬鄉、賽龍鄉;五區轄:和溪鄉、西板鄉、白廟鄉、新生鄉、清石鄉等。5個區34個鄉(鎮)、562保。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年(1949年),同年12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由廣安進駐岳池,受到城鄉人民熱烈歡迎,岳池獲得解放。1950年1月10日,岳池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3月,南充專員公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南充軍分區司令部南充市移駐縣城,1952年6月遷回南充市1950年10月,岳池進行第一次行政區劃大調整,全縣劃為10個區56個鄉,南充縣的金城山半邊寨至罐子埡一帶將劃入岳池。1952年,岳池進行第二次行政區域大調整:將南充縣同興鄉(今岳池同興鎮)和浸水鄉(今高坪浸水鄉)的八至十村、勝關鄉[今高坪區勝觀鎮]的五至七村劃歸岳池縣將武勝縣新場鄉(今岳池新場鎮)、踏水鄉(今新場踏水橋村)和廣安縣所轄羅渡場部分劃歸岳池縣將合川縣嘯馬鄉部分村及慶和鄉的12個行政村劃歸岳池縣將岳池黃龍鄉的白巖溝村劃歸南充縣及禮安鄉(今武勝縣禮安鎮)劃歸武勝縣。1953年,岳池的嘯馬鄉劃歸合川縣(今重慶市合川區)1954年,廣安縣鄭山鄉第十八村的6、7組和明月鄉五、六村的4個組劃入岳池。1955年,岳池安東鄉第十村劃歸廣安縣;漢山鄉第五村劃歸南充縣。1957年,城關區更名城關鎮(區級鎮);恢復翔鳳、雞心鄉。興隆鄉第七村劃歸南充縣。1959年,南充縣萬家公社16戶及廣安縣廣羅公社的一個大隊(高石村)劃入岳池。1978年,岳池所轄的高興、陽和、新合、福星、慶華、溪口6鎮、雞心公社和慶華鎮劃歸華云工農區(今華鎣市)管轄。1979年,南充縣的黃溪、浸水、萬家公社的7個大隊劃入岳池。1981年,地名普查,因重名,有19個公社更名:土門公社更名為龍藏公社,義興公社更名為鎮龍公社,白塔公社更名為銀塔公社,星火公社復名杜家公社,合心公社更名為齊心公社,新場公社改名為斷橋公社,石盤公社更名為嘉陵公社,新觀公社更名為雷峰公社,石龍公社更名為恐龍公社,長安公社更名為平安公社,建設公社更名為郭家公社,清溪公社更名為秦溪公社,和平公社更名為觀橋公社,雙龍公社更名為雙鄢公社,騎龍公社更名為魚峰公社,回龍公社更名為天平公社,文昌公社更名為文明公社,太平公社更名為喬家公社,明德公社更名為花板公社。1984年3月16日,改公社為鄉,改生產大隊為村,并撤銷羅渡、顧縣、石埡、茍角、中和、酉溪鄉,分別劃歸羅渡、顧縣、石埡、茍角、中和、酉溪鎮。1985年,撤銷坪灘鄉,設坪灘鎮。全縣轄10個區,1個區級鎮(城關),7個鄉級鎮,68個鄉,866個村,6283個農業生產合作社(簡稱“社”),22個居民委員會(簡稱“居委會”),119個居民小組。1986年6月,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改村為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委會”)。年末,全縣共10個區、1個區級鎮,68個鄉、7個鄉級鎮,866個村委會、28個居委會,6283個社、127個居民小組。1988年6月,全縣6283個社均設立村民小組。1990年5月,撤酉溪鎮石桌子、破巖、斷橋河、余家寨村委會。1992年7月,撤銷自生、龍藏、杜家、銀塔、高埡、洗導6鄉,并入城關鎮,城關鎮更名為九龍鎮.1992年9月,調整行政建制,撤10個區和1個區級鎮,將75個鄉(鎮)調整為縣直轄的鎮龍、魚峰、長田、東板、雙鄢、西板、排樓、斷橋、粽粑、普安、大石、大佛、賽龍、伏龍、臨溪等15個鄉和花園、茍角、天平、顧縣、興隆、秦溪、酉溪、同興、坪灘、鎮裕、龍孔、白廟、石埡、喬家、羅渡、裕民、中和等17個鎮,全縣共862個村委會、33個居委會、6280個村民小組、143個居民小組。1994年6月,完善行政建制,從相關鎮析出新建黃龍、團結、平安、恐龍、北城、朝陽、花板、嘉陵、石鼓、齊福等10個鄉,全縣共43個鄉鎮,862個村委會、33個居委會,6277個村民小組、143個居民小組。1993年7月2日,國務院批準成立廣安地區,岳池縣由南充地區劃歸廣安地區管轄。1996年5月,撤羅渡鎮高石村委會、石埡鎮溫家堡村委會。1997年5月,設石埡鎮雙河口村委會。1998年9月撤九龍鎮園田村委會,11月設顧縣鎮汪家溝村委會。1998年7月31日,國務院批準撤銷廣安地區成立廣安市,岳池縣縣治地九龍鎮。2000年,金城山森林公園1.37平方公里劃入后,岳池行政區域由1457.09平方公里增至1458.46平方公里。2001年10月,撤斷橋、普安、賽龍、臨溪4個鄉,設新場、普安、賽龍、臨溪4個鎮;將花園鎮的白巖溝、伍家溝、龍華山、奶山坡、金鰲寺、響水灘6個村委會和縣水電局響水灘水庫管理處合并建立翠湖景區開發管理委員會。
行政區劃編輯岳池共劃分22個鎮、21個鄉、1個管委會、861個村委會、6264個村民小組、50個居委會、178個居民小組。翠湖景區開發管理委員會(是岳池縣人民政府向基層派出與鄉鎮同級的一個行政機構,管理原花園鎮轄區內的白巖溝、伍家溝、龍華山、奶山坡、金鰲寺、響水灘6個行政村,全境幅員面積12.63平方公里,大部分為翠湖水域面積。全縣劃分為10個大片區,由片區大鎮統領。鄉鎮級行政機構由縣人民政府直接領導,其民政、教育、金融方面統一由片區大鎮管理,對秦巴山貧困區扶貧項目也由大鎮統一帶領。片區名稱所轄鄉鎮
九龍片區九龍鎮花園鎮鎮龍鄉朝陽鄉北城鄉翠湖景區開發管理委員會
石埡片區石埡鎮喬家鎮普安鎮花板鄉大石鄉
羅渡片區羅渡鎮裕民鎮賽龍鎮大佛鄉齊福鄉
酉溪片區酉溪鎮同興鎮平安鄉恐龍鄉
顧縣片區顧縣鎮東板鄉雙鄢鄉長田鄉
坪灘片區坪灘鎮石鼓鄉西板鄉龍孔鎮排樓鄉嘉陵鄉鎮裕鎮
興隆片區興隆鎮秦溪鎮團結鄉黃龍鄉
白廟片區白廟鎮新場鎮粽粑鄉
中和片區中和鎮臨溪鎮伏龍鄉
茍角片區茍角鎮天平鎮魚峰鄉
地理環境編輯地理位置
岳池位于四川盆地東部,渠江和嘉陵江匯合處的三角臺地,北緯30°15’~30°48’,東經106°7’~106°44’。位于成渝經濟區1小時經濟圈內,東鄰廣安區,東南接華鎣市,南毗重慶市的合川區,西南靠武勝縣,西界南充市嘉陵區,北枕南充市高坪區、蓬安縣??h境南北長59.66公里,東西寬59公里,幅員面積1458.46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休閑公園 - 東湖公園 (13張)
岳池境內無完整山脈,地形破碎,丘陵起伏,溝谷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北向東南傾斜漸次形成低山窄谷,中丘中谷和淺丘寬谷帶壩。由蓬安崗嶺尾從東伸入岳池縣金城山,繞西北至黃龍寨、萬家溝一帶為低山地區,面積417.68平方公里,占岳池縣幅員面積的28.76%,海拔在600—800米,山丘多為破碎占地,山間形成狹長窄谷,地面坡度大。 岳池中部為淺丘帶壩地貌,面積396.92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27.69%,地平土厚、熱量豐富,耕作方便。西南部為典型的丘陵區,面積642.4平方公里,占幅員面積的44.1%,一般丘頂的坡土瘦瘠難種,中臺多為夾沙土,廣種雜糧,低臺及溝谷則為良田沃土。岳池縣內南北相對高差616.6米。
土壤
岳池縣土壤分為4個土類,6個亞類,12個土屬,44個土種,47個變種。據其肥力狀況分為五級,一級土包括潮沙泥、大眼泥和黑油沙田土等12個土種;二級土包括半沙半泥、夾沙泥、紅沙泥、黃沙泥田土等9個土種,;三級土包括黃泥、紫黃泥、白沙泥、紅石骨沙田土等8個土種,;四級土包括冷浸田、爛泥田、緊口沙田、卵石黃泥田土等 11個土種,;五級土包括各類石骨子田土和卵石黃泥田土等4個土種。 七大土類水稻土是岳池縣的主要土類,計3.87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76.65%。其中,分3個亞類,6個土屬,23個土種,29個變種。紫色性水稻土,共0.38萬公頃,占耕地面積的7.51%。主要分布在岳池縣內海拔300~500米左右的正沖、支沖一帶。有機質含量為1.91%,含氮0.10%,全磷0.13%,酸解氮94PPM,速效磷12PPM,速效鉀51PPM,PH值7.40。質地重壤,土地利用率高,適宜多種作物生長。沖積水稻土。共0.07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1.35%,主要分布在嘉陵江和渠江沿岸的沖積壩上,成分復雜,膠體品質好,養分豐富,PH值7.70,一般為水旱輪作田。黃壤性水稻土。共0.01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0.20%,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渠江沿岸二、三級階地,質地中礫石、酸、瘦、粘重,影響耕作,糧食作物產量低。 紫色土廣泛分布于岳池縣內低山和各種丘陵地帶,是旱作主要土,計1.15萬公頃,占紫色土耕地面積的22.75%,有機質在1%以下,PH值為7,含全氮0.04%、全磷0.10%。潮土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渠江和岳池縣主要河流沿岸??傆?.03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0.55%。黃壤土,總計25.27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0.05%。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渠江沿岸二、三級階地,高出現代河床30米以上,屬第四系冰水沉積物,為紫色粘土類卵石。五大分區低山窄谷棕紫泥土區岳池縣境西北邊緣,包括黃龍寨至金城山一帶的團結、黃龍、東板、魚峰等鄉鎮的33個村、233個組,土地面積1.01萬公頃,占岳池縣土地面積的7.85%;一般海拔500~600米,梯土多,荒坡隙地面積大,水土易于流失。中丘中谷紅棕紫泥土區岳池縣境西北部,緊靠低山窄谷棕紫泥土區,呈一狹長地帶,包括秦溪、同興、興隆、魚峰等鄉鎮的56個村,403個組,土地面積1.51萬公頃,占岳池縣土地面積的11.79%;耕地0.33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6.51%。淺丘帶壩黃泥土區岳池縣境九龍、新場、喬家、伏龍等鄉鎮的164個村,土地面積1.83萬公頃,占岳池縣土地面積的14.26%;耕地1.06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20.90%。中丘中谷棕紫泥土區岳池縣境坪灘、龍孔、西板、嘉陵、鎮裕、石鼓、排樓、平安、恐龍、酉溪、粽粑、新場、白廟、北城、翠管會、花園、雙鄢、顧縣、東板、長田、茍角、天平等鄉鎮的379個村、2804個組,土地面積54878.16公頃,占岳池縣土地面積的42.74%;耕地面積2.18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43.06%。中丘中谷灰棕紫泥土區岳池縣境東南部的中和、羅渡、石埡一帶地區,共234個村、1566個組,土地面積3萬公頃,占岳池縣土地面積的23.36%;耕地1.34萬公頃,占岳池縣耕地面積的26.47%。
水文
岳池水系發達,境內河湖交錯,優越的氣候和水資源不但成就了岳池魚米之鄉的美名,也使得岳池的自然風光頗有江南之風。 雖因興修許多水電站導致大部分河道水運沒落(嘉陵江和渠江水運依然優越),但水上客運依然興盛,特別是農產品水上運輸成本比公路運輸低上許多。城內六河一湖長灘寺河:原名岳池水,乃岳池名字的來源,是岳池千年興衰的見證,富含千年滄桑歷史底蘊。此河位于岳池城南郊區,靈溪河、洗馬河、余家河、白鶴橋河在此匯聚成長灘寺河,河畔有寺名曰長灘寺,乃一座具有1100年歷史以上的古寺。 從此寺可以尋找湖廣填四川之前的岳池記憶和巴蜀記憶。唐代著名詩人元稹曾夜宿長灘寺,并留下了絕句《長灘夢李紳》:“孤吟獨寢意千般,合眼逢君一夜歡。慚愧夢魂無遠近,不辭風雨到長灘?!? 河畔還有一座廣安市內唯一的一座清代白塔,原名“文明塔”,站在塔頂,可以飽覽一馬平川的田園沃野。靈溪河:東門之外,翔鳳山下,靈溪水旁,沃野百里,風光有如世外桃源。 這里曾是諸葛亮屯兵的地方,也是讓陸游嘆為仙境而寫下不朽詩篇“岳池農家”的地方。 如今,河畔修建有外灘花園、東湖公園、吳雪劇院、體育館等休閑娛樂場所,靈溪河不但擁有老岳池的美麗記憶,也承載了岳池如今的繁華。洗馬河:《岳池縣志》記載為全縣八景之一。趙云帶兵路過岳池縣西門外洗馬灘時,因久旱不雨,飲水困難,雖然天氣太熱,他也不愿將灘下的河水整臟。叫軍士將馬牽到下游,用木桶提水洗馬。他的行為令百姓感激,煮了許多豆漿為官軍解渴。當地群眾為了紀念他,就將這個河灘取名洗馬灘,該河也稱洗馬河。白鶴橋河: 從岳池東邊經城南工業園注入長灘寺河。余家河:從岳池西北流經城南工業園。磨灘河:從北部方向流入岳池水廠。東湖:位于岳池站旁,東湖公園、東湖中央商務區等休閑場所和商業中心。
氣候條件編輯岳池屬典型的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具有四川盆地共同的氣候特征,四季分明,春早、夏熱、秋涼、冬暖。春季回暖早,但不穩定。夏季長而炎熱,入夏后,晴朗天氣較多,常有旱情出現,局部地區偶有大風、暴雨、冰雹。秋季降溫快,低溫來得早,常有秋綿雨“爛秋”天氣。冬短而暖,少霜雪,日均氣溫一般在0℃以上。因受地形影響,北部與東南部的氣候垂直差異明顯,北部低山區氣溫較低,且雨水偏少;東南丘陵區氣溫較高,雨水偏多。農作物種收季節,南部較北部早10—15天。
日照
1986—2002年,岳池年均日照為1139小時,比1986年以前的年均1342小時少203小時,平均每天3.20小時,比1986年以前的3.68小時少0.48小時,最多年(1990年)達1415.10小時,最少年(1996年)978.80小時。1998年、2001年、2002年無霜期最長,平均為341天,最短1992年為266天。年太陽總輻射值為87.83千卡/平方厘米,8月最多,為12.30千卡/平方厘米,12月最少,為3千卡/平方厘米。
溫度
氣溫。1959—2002年,岳池的年均氣溫16.97℃,年均最高氣溫2000年為20.90℃,年均最低氣溫1986年為13.30℃,年極端最高氣溫2002年7月16日為40℃,年極端最低氣溫1975年12月15日為-3.80℃。因受地形影響,南北溫差1.80℃。霜。岳池初霜日在每年11月16日至1月9日。終霜日在1月7日至3月14日。年均無霜期297天,最長353天,最短260天。結冰。岳池初冰日在每年12月12日至12月20日。終冰日在每年1月31日至2月26日。雪。岳池初雪日在每年11月29日至次年2月25日。終雪日在每年12月13日至4月4日。雷暴。岳池3—12月可發生雷暴,以7月為最多。平均7月份雷暴日為9.40天。初雷日在每年3月6日至4月22日。終雷日在每年8月17日至12月19日。蒸發量1959—2002年,岳池年均水面蒸發量為801.40毫米,陸面蒸發量為601.10毫米。陸面蒸發量最大值為7月90.90毫米,最小值為12月16.50毫米。降雨量1959—2002年,岳池年均總降水量為1010.25毫米,年降水最高年份1965年為1304毫米,最低年份1997年為657.20毫米。時段月均降水量為:5—10月798.10毫米,11—4月211.60毫米。其中3—4月116.80毫米,5—8月467.40毫米,9—11月256.30毫米,12—2月57.30毫米。月際間降水變化較大,5—9月在125毫米以上,12—2月在20毫米以下,4月和10月接近85毫米,3月和11月接近40毫米。全年以9月降水量為最多,2月為最少。年均均降水日數為147天,5~100毫米的20天,100毫米以上的6天,其余在40毫米以下。
物候
動物候蟄蟲于驚蟄期間復蘇、活動;霜降后,咸伏藏。大雁秋由北往南,春由南往北,飛經縣境。燕子于清明前出現。布谷鳥在立夏前后始鳴,夏至后終鳴。蟬于夏至到秋分鳴叫。青蛙在驚蟄與寒露間鳴。蛇于驚蟄后出洞,立冬冬眠。民諺有:“貓洗臉,雨不遠?!薄案蝮〗?,大雨到?!薄拔浵伆峒?,雨將要下?!薄拔浵佭w窩,洪水必多?!薄拔浵伋汕?,大雨漣漣?!薄拔浵仢M地跑,當天天氣好?!薄半u不入籠有雨淋,蜜蜂出窩天放晴?!薄拔伵I蠅?,大雨沖梁?!薄吧叱龆?,有雨沖?!薄膀唑扬w滿天,老農不下山”等。植物候農作物物候??h內流傳有《二十四節氣歌》?!般吕镢露?,清明下種?!薄绑@蟄殯苕正時候,清明高粱谷雨豆?!薄绑@蟄春分泡谷種,立夏小滿正栽秧?!薄肮扔瓿恫俗?,處暑砍高粱?!薄跋闹猎攒?,一窩一瓢?!薄懊⒎N忙忙栽,夏至谷懷胎?!薄扒锴笆鞜o谷打,秋后十天遍地黃?!薄疤幨钍w子白露菜,寒露霜降點得快?!薄昂端?,胡豆豌豆點坡上”等。草木物候。雨水后草木萌動發芽,霜降后草枯葉落。民諺有“杉木正(月)栽,二(月)插?!贝袒?洋槐):2月上旬芽苞萌發,3月上中旬為展葉期,4月開花,8—9月種子成熟,11月葉片由綠色變為黃褐色,12月為落葉期。榿木(水青岡):2月下旬芽苞萌發,3月芽苞展葉生長,4月中旬開花,5月果穗形成,11月種子成熟,12月葉片由綠色變為暗黃色,下旬掉落。蘆葦(小芭茅):3月萌芽抽葉,7—8月生莖,10月上旬抽穗、揚花、結實,下旬種子脫落飛散,12月莖葉變黃枯萎?;ǎ嚎h境四季均有應時花卉。雨水后有櫻桃花、杏花。驚蟄后有桃花、李花、報春花。清明前后有柑桔花、金銀花、桐花。立夏后有板栗花、茉莉花、杜鵑花、鳳仙花。盛夏有一品紅、玫瑰花、石榴花、牽?;?、荷花。中秋前后有桂花。秋分后有菊花。隆冬有梅花、枇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