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市,是甘肅省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于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鄰,位于東經96°15'-98°30',北緯39°40'-41°00'之間,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轄區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玉門市轄4個鎮、6個鄉、3個街道、2個民族鄉,總人口18.9萬,其中,城人口10.1萬人,農村8.8萬人,全市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藏族、東鄉族等29個少數民族。 2012年,玉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30.26億元,較2011年增長12.2%。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2年,玉門轄轄4個鎮、6個鄉、3個街道、2個民族鄉。
玉門市行政區劃圖
街道: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區街道;
鎮:玉門鎮、玉門東鎮、赤金鎮、花海鎮;
鄉:下西號鄉、黃閘灣鄉、柳河鄉、昌馬鄉、清泉鄉、柳湖鄉;
民族鄉:小金灣東鄉族鄉、獨山子東鄉族鄉;
其它類似鄉級單位:老市區管理委員會、國營飲馬農場、國營黃花農場、甘肅農墾裕盛農業公司、甘肅省農墾建筑工程公司、甘肅礦區。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玉門位于甘肅省西北部 ,河西走廊西部,東連嘉峪關市和金塔縣,西接瓜州縣,南北與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為鄰,位于東經96°15'-98°30',北緯39°40'-41°00'之間,東西長114公里,南北寬112.5公里,轄區總面積1.35萬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玉門地貌分為祁連山地、走廊平原和馬鬃山地三部分。綠洲215.6萬畝,戈壁855.9萬畝,山地689.4萬畝,荒地238萬畝。境內有南靠祁連山的前山,呈西北至東南走向,海拔2500米-3500米。境內最高峰妖魔山,海拔4585米。山麓平原區海拔自山前2500米降至1200米以下,相對高度110米-290米。中部有寬臺山、黑山和低山丘陵,分隔赤金、花海兩地。北部有馬鬃山,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山勢低矮,坡度平緩,海拔1400米-1700米。西部的玉門鎮片區位于昌馬河沖積扇地帶,扇腰以上為戈壁,以下為綠洲,綠洲外系扇原平原,地勢自東南向西北傾斜。
氣候
玉門屬大陸性中溫帶干旱氣候,降水少,蒸發大,日照長,年平均氣溫6.9℃。1月最冷,極端最低可達零下28.7℃;7月份最熱,極端最高達36.7℃。年日照時數3166.3小時,平均無霜期為135天。年平均降水量為63.3毫米,蒸發量達2952毫米。年平均風速為4.2米/秒。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09年,礦產資源中石油原油開采和煉化總量分別突破80萬噸和250萬噸,
玉門風力發電基地有待開發的還有煤、石灰石、石膏、云母、石棉、硫磺、芒硝、重晶石、金剛石、食鹽以及鐵、錳、銅、金等20多種。
水資源
截至2009年,玉門地表年徑流量合計為10.915億立方米,疏勒河、白楊河、石油河、小昌馬河年徑流量12億立方米 ,全市地下水綜合補給量平水年為5.77億立方米,中等干旱年為5.23億立方米。先后建成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3座,小塘壩129座,庫容水量達127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編輯人口
截至2012年,玉門總人口18.9萬,其中,城人口10.1萬人,農村8.8萬人。
民族
截至2012年,玉門市有漢、回、蒙、藏、東鄉等29個少數民族。
交通編輯連霍高速公路、312國道和蘭新鐵路復線橫貫玉門市全境。
玉門市交通綜合圖截至2014年初,玉門建成縣、鄉、專、村公路220條1963.74公里。其中縣道5條212公里,鄉道11條270公里,專用道路14條465.1公里,村道189條981.33公里,公路密度達14.5公里/百平方公里。[13-14]
經濟編輯綜述
2012年,玉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0.26億元,較2011年增長1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6億元,較2011年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85.69億元,較2011年增長17.37%;第三產業增加值35.97億元,較2011年增長6.8%。三次產業比重為6:66:28。 2012年,玉門財政總收入達到6.53億元,較2011年增長17.56%。
第一產業
2012年,玉門農業總產值達13.42億元,較2011年增長7.5%,
玉門市市政大廈夜景一角農業增加值達7.91億元,較2011年增長6.84%。新建日光溫室2400畝,搭建拱棚4200畝。新植特色林果3.8萬畝,達到10.5萬畝,其中葡萄1.1萬畝、枸杞9.4萬畝。調引種羊2萬只,羊只飼養量達到117萬只。
第二產業
2012年,玉門實現工業增加值77億元,較2011年增長18%,占GDP比重達到59%;市屬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4.53億元,較2011年增長96.9%。 2012年,玉門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31個,簽約金額556億元,落地建設項目100個,引進到位資金131億元,凈增49億元。
第三產業
2012年,玉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5億元,較2011年增長18.1%。 2012年,玉門共接待海內外游客120萬人次,較2011年增長34.2%;旅游總收入達到10.31億元,較2011年增長35.6%;旅游從業人員達到3156人,較2011年增長14.5%。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事業
2012年,玉門擁有各類學校92所,新增市第三幼兒園、小金灣幼兒園、油城學校等項目,高考二本以上錄取率達28%,綜合錄取率達93%。赤金鎮、柳河鄉等寄宿制學校累計新建建筑面積達到92000平方米,投入資金超過2億元,消除D級危房26076平方米,撤并城鄉學校33所,全市建成“一鄉一校、一鄉兩?!蹦J?2個。城鄉中小學實驗儀器和藥品配備全部達到一類標準。
醫療衛生
2012年,玉門擁有衛生機構121個,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零差率銷售實現全覆蓋,市一醫院住院大樓建成使用,婦女“兩癌”普查和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救治惠及城鄉家庭2萬多戶。
基礎設施
2012年,玉門新改建供排水管網4.3公里,鋪筑排洪管線1.3公里。新增城鎮綠化面積33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6.83%,人均公共綠地22.7平方米。鋪筑城區道路4.8公里。 2012年,玉門多渠道籌措資金1218萬元,建成衛星收視點85個,微機室68個,多媒體演播廳35個,配備計算機1965臺。
社會保障
2012年,玉門城鎮新增就業3406人,223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為1.2萬名60歲以上城鄉老人發放養老金993萬元。市財政統籌資金1718萬元將3426名關停破產和困難企業退休人員一次性納入了職工醫療保險,為4312名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辦理了工傷保險。城鄉低保全面提標,發放各類救助資金6818萬元。 2012年,玉門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66767人,參保率均達到95%以上;累計征繳養老金2612萬元,其中上級財政補助1315萬元,本級財政補助281萬元,個人繳費985萬元,集體補助31萬元;為11509名城鄉老人同期足額發放養老金1139萬元,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100%。
歷史文化編輯文化遺產
玉門境內有新石器晚期火燒溝文化遺址、昌馬石窟、古代巖畫、漢代長城、烽燧以及唐、宋、明、清時期的著名文化遺存。
地方習俗
春節:玉門人叫“舊年”。過年的內容除了有除夕守歲、拜年、貼年畫、貼對聯、貼門神、放鞭炮、耍社火外,還舉行一些祭祀活動,諸如接神、敬天等。冬至節:玉門人把冬至節視為“小年”,非常重視。在這天講究吃“窩窩飯”。另外,冬至節還有其它民間體育活動,舊時,玉門人在這天喜歡“打秋千”,到河里滑冰,孩子們則愛玩“打老?!?。臘八節:玉門人也十分重視,在這天一般習慣吃豆子飯(即臘八粥)。灶神節:臘月二十三叫“灶神節”,在這一天,人們要送灶王爺上青天,吃燒的小干糧,除此而外,還要扎"灶馬",做粘糖(麥芽糖),在這日晚上"祭灶"送灶王爺上天。除夕守歲:除夕夜,玉門人講究這一夜不睡覺,還要吃得很飽,意思是只有除夕吃飽了,來年才會豐衣足食,當地的習慣是吃長面。在這夜,人們還要為春節的來臨作幾件重要的事情:一是貼對聯,門上貼年畫(舊時叫貼“門神”);二是在清掃了里里外外之后,還要舉行一些地方習俗很濃的祭祀活動。初一不出門:大年初一按當地的習慣,人們一般不出門,這主要是為了合家團聚、談古論今、共敘家事。初二才開始走動,相互拜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月十五又叫"燈節",古稱"上元節",元宵節的習俗一是吃湯圓,二是觀花燈。二月二龍抬頭:舊時把農歷二月初二,視為"土地節"這天農村人大多要攤煎餅,供奉土地神。端陽:玉門人過端陽節流行吃米糕、油餅子、飲黃酒、婦女們還講究繡“香包”、扎花線?!傲铝鄙吃」潱好磕贽r歷六月六日,柳河官莊子北邊的黑沙窩,三面綠樹環繞,中間一塊神奇的沙漠,玉門周邊群眾來此,一為湊熱鬧,二為通過曬沙治療各種風濕病。據說是因為藥王在六月六日在黑沙窩里撒下藥物,因此黑沙窩成了黑色,每年農歷六月,陽光將沙子曬熱,人躺在沙子里,還有療傷治病功能,對治療關節炎等疾病很有療效。當地還舉行民俗沙浴文化活動,喝地道的土雞湯,吃各種本土小吃,聽秦腔,把平時一個人都沒有的黑沙窩變的人山人海。中秋節:玉門人過中秋節也有祭月習俗,一家人團聚敘舊,吃月餅、吃鍋盔。 傳統社火:玉門民間的社火有高蹺、獅子、旱船、東洋車、腰鼓、秧歌、地蹦子、跑驢等,除以上幾種形式之外,玉門民間流行的傳統社火,還有霸王鞭、大頭娃娃、鐵芯子、太平鼓、豬八戒背媳婦、二鬼摔跤、耍燈籠等。
名優特產編輯花鍋盔玉門的花鍋盔做起來很講究,用上好的面粉、清油、雞蛋、牛奶,加入香豆粉、花椒等等,而后在面盆大小的生面上用針描畫。生面餅做好后,便放入燒鍋中用麥草點火燒烙,因為鍋子很小,每次只燒一個,往往一戶人家要燒半個月。為了做成各種味道的花鍋盔,加入南瓜、紅曲、黃曲、姜黃、棗泥等,做成別具風味的鍋盔。 杏殼婁原是玉門民間日常吃食,因其筋滑爽口,別有風味。形似像意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清泉羊羔肉玉門盛產羊肉,新石器時代火燒溝遺址中就有大角羊和無角羊形象,羊羔肉一直作為玉門人待客的美食佳肴。清泉羊羔肉是一種獨特的地方風味美食。其特色在于獨特的灘羊品種,獨特的生長環境,獨特的加工方法,獨特的藥膳滋補價值,被國家工商局正式授予"清泉羊羔肉"商標。
名勝古跡編輯老君廟、老一井老君廟、老一井座落在玉門市區南端,最早建于清同治二年,因抗日戰爭期間在此發現和開發當時國內最大的油田而聞名全國,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中享譽全球。1980年,玉門石油管理局為紀念玉門油田發現和開發,重建了老君廟,并在老君廟前原玉門油田第一井的鉆鑿處安裝了抽油機,銘刻了"老一井"的碑文。老君廟和老一井現由玉門油田分公司采油廠管理。 赤金峽水利風景區赤金峽水利風景區位于玉門市以北50公里的石油河中游赤峽峽谷中,
赤金峽水庫風景區一角始建于1958年,后多次加固和續建,是疏勒河流域重要的農業水利灌溉設施之一。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較多,有紅柳灣、月季壇、玫瑰園、三山(黑石仙山、妖魔山及窟窿山)環抱景區、玉門關遺址(已恢復)等。2004年8月,國家水利部授國家水利風景區稱號。 硅化木地質公園甘肅玉門硅化木地質公園位于玉門市西北約80公里。該園區地處河西走廊西端,系挾持于北祁連扳塊縫合線與阿爾金走滑斷裂之間的拉分盆地。盆地內沉積了巨厚的侏羅紀一白堊紀河流、湖泊和沼澤沉積。地層中產有硅化木、魚類、昆蟲、雙殼類、腹足類、介形蟲、葉肢介和藻類化石等熱河生物群,具有重要的地層古生物研究價值。 王進喜故居紀念館王進喜故居紀念館座落在赤金鎮和平村,
名勝古跡 (10張)
該館建于1992年,1994年被甘肅省委和玉門市委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干海子候鳥自然保護區干海子候鳥自然保護區,地處玉門市東北部的花海鎮界內,是1982年經甘肅省政府批準建立的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66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00公頃,保護區內的26種鳥類,屬于《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保護的有13種,屬于國家保護的有8種,每年約有上萬只鳥類在這里停留、棲息。
著名人物編輯孫越崎孫越崎(1893—1995年),原名毓麒,生于紹興縣同康村。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 孫建初孫建初(1897—1952年),字子乾,河南濮縣人,從事地質調查勘探工作二十余年。是中國杰出的石油地質家。 康世恩康世恩(1915—1995),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工業戰線杰出的領導人、新中國石油工業和化學工業卓越的開拓者之一、國務院原副總理、石油工業部部長。 王進喜王進喜(1923—1970年)甘肅玉門赤金人,1938年,玉門油田老君廟油礦創建之初進入油礦,成為工人階級的一名先鋒戰士,先后被評為甘肅省和全國勞動模范。 楊拯民楊拯民(1922-1998),楊虎城將軍長子,也是楊將軍被害后惟一在世兒子。曾任玉門石油管理局局長、陜西省副省長、天津市副市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委員會常委、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