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縣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位于北緯23°45′-24°14′,東經 117°07′-117°33′之間,轄區面積1054.3平方千米,人口41.6萬(第六次人口普查)??h域有漳詔高速公路過境,境內24.8千米,以國道324線,省道210、211線為主干的公路通車400.7千米。內河通航30千米,沿海輪船直達廈門、東山、汕頭、香港,有廈深鐵路過境。云霄縣地勢從西北向南傾斜,東北、西部以及西南部邊沿均為山地,中部至東南部為沿海平原。海岸線長48千米。漳江流經縣境,上游建有峰頭水庫和向東渠配套。年均氣溫21.2℃,年降水量1730.6毫米。名勝古跡和紀念地有尖峰夏商貝丘遺址、圓嶺商周印紋陶文化遺址、仙人峰、青崎巖畫、云山書院、威惠廟、樹滋樓、漳州故城、石礬塔和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閩南特委所在地烏山十八間洞。天地會創始地高溪觀音亭和陳政墓是省文物保護單位。政區編輯政治沿革
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云霄地域屬南???。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屬南海國;漢文帝間(前179年至前164年)南海國反,平定后劃歸南越國揭陽縣。東晉,置為綏安縣地,隸義安郡。南朝宋、齊、梁、陳仍為綏安縣。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廢綏安入龍溪、萬川2縣,分別隸泉州(今福州)、潮州。唐垂拱二年(686年),云霄境分屬漳浦、懷恩,隸漳州。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廢懷恩入漳浦縣(還有一說,據明正德本《漳州府志》載:“開元二十八年,分漳浦地,立懷恩縣,明季省而從龍溪來屬,貞元二年徙州治龍溪,始為支縣”)。宋為漳浦縣安仁鄉浦東里(明萬歷《漳州府志》“浦東保”)。元為漳浦縣安仁鄉修竹里、新安里。至治二年(1322年)新安里劃歸南勝縣。明初為漳浦縣六都,轄3圖。正德十四年(1519年)分屬平和、漳浦縣,嘉靖后又分屬漳浦、平和、詔安縣。清乾隆元年(1736年),駐漳浦縣丞。嘉慶三年(1798年)以縣丞所轄30保,并割平和25保、詔安2保13村,計4圖5約,置云霄撫民廳,駐同知,故也稱漳州分府。民國2年(1913年),改云霄撫民廳為云霄縣,先隸漳州府,旋隸福建西路道。民國3年,改隸汀漳道。民國14年,道廢,隸于省政府,民國22年,“福建事變”時,隸于龍汀省。民國23年,“福建事變”失敗后,隸福建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民國24年改為第五督察區。民國33年,督察區專員公署移駐云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云霄縣隸福建省第六行政區,1950年屬龍溪區,1955年屬龍溪專區,1978年屬龍溪地區,1985年起至1996年隸漳州市。
行政區劃
2012年,云霄縣下轄6鎮:云陵鎮、峛嶼鎮、東廈鎮、
云霄縣城 (15張)
火田鎮、莆美鎮、陳岱鎮;3鄉:馬鋪鄉、下河鄉、和平鄉;1個開發區:云陵工業開發區;以及位于云霄境內,由漳州直轄的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云陵鎮位于云霄縣中部,漳江兩岸??h原人民政府駐地。2012年,面積16.1平方千米,人口7.27萬,轄12個居委會和4個村委會。324國道、云平、云浦、云東公路過境。東西兩側有大臣、將軍兩山巍然屹立,縣城東南面的漳江口兩邊有玉女峰與仙人亭對峙,素有“將軍對大臣,玉女對仙人”的贊譽;紀念地有獻寶山烈士陵園,名勝古跡有威惠廟、云山書院和革命烈士秋瑾女士的出生地七先生祠。 莆美鎮位于云霄縣中部,距縣原政府2.5千米,云霄縣新人民政府駐地。轄6個社區、16個行政村。324國道過境。南溪自西北向東南,匯入漳江。有省文物保護單位陳政墓和獻寶山烈士陵園、仙峰巖、南山寺等文物古跡。明代曾筑抗倭城堡。2012年,面積40.1平方千米,人口6.7萬。 陳岱鎮位于云霄縣東南部,距縣政府19.4千米?,F轄18個行政村。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省道雙東公路過境。礁美村有汽輪停泊碼頭和對臺貿易接待站。海岸線長21.5千米。向東水渠貫穿全境。礁美、白礁盛產海鹽。境內有“東山戰斗”烈士墓,古跡由新圩村臨海處的蓮花庵。湯港有海水溫泉水產良種試驗場。陳岱具有開漳文化、氏族文化、海洋文化、土樓文化、僑臺文化的鮮明特色、名人故居、樓臺亭閣、人樓居民、橋梁渠道等錯落其間。民間劇團,器樂演奏、潮州大鑼鼓等技藝精湛的民間藝術形式遍布各村。2012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3.8萬?;鹛镦偽挥谠葡隹h東北部,是漳州郡治的發祥地,全鎮轄21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2012年總人口5.9萬人,地域面積196平方公里,山地面積16萬畝。國道324線貫穿腹地16.7公里,漳江流經本鎮連接東海,水陸交通便捷。盛產的荔枝、香蕉、枇杷等名、優、特水果享譽省內外,素有“水果之鄉”、“閩南荔枝第一鎮”的美譽。列嶼鎮位于閩南金三角東南部,總面積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9平方公里,12個行政村,人口2.4萬,素有“滄海桑田,魚米之鄉”。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溫高、日照長,全年無霜期
紅樹林長達360天以上,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1380毫米,海水咸度12-21度。2012年,面積96平方千米,人口2.4萬。東廈鎮位于云霄縣東部,距縣城5千米。下轄15個行政村和1個鎮辦農場。漳詔高速、211省道、云峛公路過境。漳江流經注入東山灣,建有碼頭,海岸線長34.1千米。名勝古跡有屹立于漳江出??诘氖\塔、龍湫巖、橫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魏媽墓,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高溪觀音亭。有竹塔紅樹林自然保護區。2012年,面積113平方千米,人口5.7萬。 下河鄉位于云霄縣西北部,距縣城9.4千米。云平公路過境。2012年,面積150.7平方千米,人口4.9萬,轄有23個行政村,136個自然村。 馬鋪鄉位于云霄縣北部,距縣城26千米。與平和縣安厚、國強、南勝三鄉鎮毗鄰交界。云平公路過境。峰頭水庫在境內,是向云霄、東山兩縣供水的大型水庫工程。有碧湖巖、爐峰巖、太平廟等名勝古跡。2012年,面積161平方公里,轄28個行政村,237個自然村,總人口4.4萬人。 和平鄉位于云霄縣西部,距縣城7千米。東憑將軍山與該縣莆美鎮接壤,西隔烏山山脈與詔安縣紅星鄉公田比鄰,南連常山經濟開發區,北接該縣下河鄉,省道云太線斜貫全境,溝通云霄與詔安兩縣。是該縣的老區貧困鄉。云(霄)水(晶坪)公路過境。西溪、南溪匯合注入漳江。2012年,總面積111平方公里,下轄13個行政村、12個作業區,共有77個自然村,7099戶,總人口數2.9萬人。 云陵工業開發區云陵工業開發區地處海峽西岸經濟區閩南金三角,位于云霄縣南部,介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特區中間,面對臺灣海峽,南臨港澳,324國道穿過全區,沈海高速公路和滬深高速公路在園區內設有互通口及客運、貨運站埠,云霄疏港公路、將軍大道和規劃建設中的入閩通道
常山均在開發區交匯,是漳州南部主要的交通樞紐中心,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 2012年,開發區總規劃面積13平方公里。 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常山華僑經濟開發區處常山地常海峽西岸,閩南金三角,泛東山灣核心區,介于廈門、汕頭兩大經濟特區之間,東山、云霄、詔安三縣交界處,地處云霄縣境內,現由漳州市直接管轄,是全國重點僑區和省級經濟開發區。是漳州市“一核兩灣” 發展戰略重要支點,也是未來漳南片區的中心城區之一。全區總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中國有土地64平方公里,土地資源和優質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具備加快發展的優勢和條件。人口2.4萬。地理環境編輯地質地層境內有三疊紀至第四紀的各紀地層出露。震旦紀(7~6億年前)古中國
云霄縣地圖地臺基本形成,至二疊紀(2.7~2.25億年前),云霄處于淺海環境,屬古太平洋海灣。由于古生代的長期海浸,沉積成巨厚石灰巖地層,為境內鋁鋅礦、鎢礦等有色金屬礦床的發育創造了條件。中生代巖漿活動強烈。白堊紀(1.35~0.7億年前)至第三紀古新世(0.7~0.6億年前),經夷平時期,形成早期地臺,整體微抬升。在早第三紀古新世晚期(0.6億年前)至晚第三紀上新世(0.03億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中,地表整體急劇抬升,海水退出,出現了河流與山間盆地相的碎屑巖(砂礫巖、砂巖、頁巖等)、碳酸巖(石灰巖等)陸地環境,為境內低山丘陵地貌奠定了地質基礎,并開始接受外力的剝蝕、搬運、堆積。這期間伴有強烈的火山噴發活動,而形成大面積分布的侵入巖。第四紀更新世(0.02億年前)開始,區域構造運動為以繼承性上升為主的震蕩性運動。由于斷層—斷塊差異運動,侵蝕基準面下降,河谷深陡,沖溝、河流階地發育,在山間盆地、河谷的堆積物中積成粘土、砂和礫土層。全新世(距今1萬年)為河流沖積相,有土狀堆積和新石器文化層;晚期為近代河流沖積物的河漫灘,有磚瓦、陶片等文化層。構造云霄處于晚中生代(1.35億年前)以來發展形成的新華夏構造體系的中列隆起帶,構造以北東向(華夏系)為主,北西向(西域系)次之,表現形成為褶皺和斷裂兩種,力學性質以壓扭性為主,繼承性的斷塊活動和區域性的斷塊上升活動為特征。北東向構造:規模較大,有古樓—后埔—孫坑—甘樹埔斷裂(5處溫泉出露);湖丘—峛嶼—礁美斷裂(山前以北為北東向,以南為北北東向,1處溫泉出露);東車—孫坑—埔項背斜。北北東向結構:礁美一帶背斜。北西向構造:馬鋪—荷步斷裂;車圩—城關—峛嶼斷裂;三星—官洋—陳岱斷裂,普遍發育片理帶。擠壓破碎帶及扭裂帶,沿斷裂帶,可見斷層三角面和斷裂谷,形成山脊水系分水嶺。巖漿巖境內巖漿活動頻繁,尤以中生代(燕山期)為強烈。燕山運動晚早期(1.70~1.30億年前)為間歇性、不太強烈的噴發活動,以出露在大山頂、下徑、湖丘、梅山、三星、梅林、青尾、瓦坑、古樓、水頭、柘林等處的黑云母花崗巖、花崗巖及部分花崗閃長巖為代表,構成晚侏羅世至早白堊世地層的一部分。燕山運動晚期(1.3~0.65億年前),以大規模的巖漿侵入為主,形成巨大的花崗巖巖體,以出露在烏山、梁山、筆架山、上河、大坪溪、峛嶼等地為代表。主要為晶洞花崗巖、花崗閃長巖、石英閃長玢巖、石英正長玢巖,是形成水晶礦的主要礦床,構成晚白堊世地層的一部分。其他各時期巖漿巖僅有零星分布。如二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中粒二長花崗巖、石英斑巖、花崗斑巖、閃長玢巖、石英斑巖、輝長玢巖、輝綠玢巖、輝長綠巖、輝長巖等,呈巖株、巖墻、巖脈狀產出。
地形
云霄縣三面環山,全縣最高峰烏山西山源海拔1117米。中部和東部沿海有沖積平原、臺地。島嶼3個。
水文
主要河流漳江,干流66.2千米(境內58.2千米),流域1035平方千米(境內855.2平方千米),主要人工湖有峰頭水庫等。
氣候
云霄縣年平均氣溫21.3℃;1月平均氣溫13.4℃,7月平均氣溫28.2℃;極端最高氣溫38.1℃,極端最低氣溫-0.2℃;≥10℃積溫7548.8℃。年降水量1730.6毫米,無霜期347天。全縣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劃分以縣城為準。春季:3~5月,各月氣溫在16.3~23.9℃之間。天氣多變,晴雨無常,一遇冷空氣影響即降雨,俗有“春寒雨落”之說。因整個季節多雨,亦稱春水梅雨。夏季:6~9月,氣溫在26.5~28.2℃之間,以7月份為最高。整個季節白天至上半夜炎熱,凌晨至清早有微弱西北風,涼爽宜人。由于悶熱,經常在午后發生雷陣雨,并時有臺風暴雨襲擊。秋季:10~11月,氣溫在23.2~19.5℃之間。初秋白天仍時有雷陣雨天氣出現,晚秋則天高氣爽氣候宜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氣溫在15.4~13.4℃之間,以1月份為最低。整個季節干燥少雨,但遇有南風出現時便會降雨,俗有“十二月南風現報(馬上降雨)”之說。
資源編輯境內耕地1.23萬公頃,有林地5.83萬公頃,林木蓄積量42.4萬立方米,毛竹2.38萬根,森林覆蓋率40.1%。漳江入海處有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3.85萬千瓦,礦藏有花崗巖、水晶、高嶺土、鹽。海岸線47千米。云霄為省荔枝、枇杷(早熟,包括早鐘6號等品種)、鳳梨、香蕉、甘蔗、烏龍茶、橡膠、熱帶名貴藥材和香料作物生產基地之一。農副產品有稻米、咖啡、油棕、蘆筍,常山白胡椒、湖丘荔枝、西林龍眼、霞河金棗和蜜柚為名產,禽畜良種頂溪云良鴨、龍透豬,大黃魚、鯧、鰻、墨魚、石斑魚,江蘺、竹塔泥蚶,長竹蟶,巴菲蛤、褶牡蠣,列嶼對蝦,船場、浯田海鱘為特產。工業有制糖、卷煙、電力、食品、制鹽。云霄常山有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歸僑組成的福建最大的華僑農場。城南獻寶山有烈士陵園。城西七先生祠是清末女革命家秋瑾誕生地,城區還有崇奉唐“開漳圣王”陳元光的威惠廟。云霄、漳浦邊界盤陀嶺有漢代蒲葵關遺址。向東渠長85.7千米,從漳江上游穿山跨海進入東山島。
人口編輯第六次人口普查,云霄縣常住人口為415835人,其中共有家庭戶111190戶,家庭戶人口為40843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67人。男女比例:男:215664人,占51.86%;女:200171人,占48.14%。年齡構成:0-14歲人口為78000人,占18.76%;15-64歲人口為301355人,占72.47%;60歲及以上人口為50943人,占12.2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36480人,占8.77%;文化程度: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4032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3950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57070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59645人(以上包含在校生)。 2012年,云霄統計人口為44.47萬(不含常山)。
經濟編輯概況
1997-2006年,云霄人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發生了深刻而巨大的變化,縣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6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5.08億元(當年價,以下同),比1996年23.8億元增長47.4%,年均增長3.95%。1996、1997年連續獲得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市)”稱號;2000年,獲“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稱號;2001年,獲得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枇杷之鄉”稱號,2001年云霄獲得“中國枇杷之鄉”稱號后,枇杷果樹的種植面積逐漸增長,由于枇杷種植的特殊性,果農在每年枇杷開花的季節,都必須將每顆果樹的新花摘掉60%左右,才能保證枇杷果實的質量,所以每年都剩有很大量的枇杷花,對于枇杷花,果農的一般處理方式是,將花曬成干花,存儲在家中,上火、咳嗽或者肺部不舒服的時候自泡自飲。2008年1月12號,云霄出現了第一家將枇杷花制作成茶的企業,通過收購果農家中的枇杷花,將原本沒有多大經濟價值的枇杷花制作成茶,并加以包裝增加其產品附加值。2009年獲得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戲曲)之鄉,2012年獲得“中國溫泉之鄉”稱號。2009年5月19號,廈門出現了第一家枇杷花茶專賣店,成為枇杷花茶走進市場的標志,云霄縣政府授予了該公司“云霄農特產品特約供應點”牌匾。通過云霄廈門商會大力推廣,和在外拼搏的云霄人的影響下,枇杷花茶產業的慢慢興起,枇杷花的收購價翻了好幾番,大大增加了果農的收入。2012年,云霄縣全縣經濟總產值達到105.15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25251元人民幣??偖a值同比2011年(88.83億)名義增長16.82億(實際增長14.2%)。高于漳州市全市2012年度的經濟增長的平均百分值(12.6%) 2013年,云霄年度經濟增長率喜人,云霄經濟增長名義增長率達到14.99%(名列福建省縣域第六),實際增長率達到13.1%(名列福建省縣域第三),初步核算:云霄縣全縣經濟總產值達到120.95億元人民幣,人均GDP為29407元人民幣(約4821美元)。截止2013年11月15號,據云霄縣政府統計,云霄縣已有200多家枇杷花茶店,通過對電子商務平臺的應用,使得枇杷花茶在銷售上更進一個臺階,每年利稅近千萬,直接帶動人口就業2萬多人。
農業
云霄歷史上以農業為主,在漳南居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主產大米、大麥、小麥、甘薯、甘蔗、花生、大豆、蔬菜、水果及飼養雞、鴨、豬、牛等,沿海兼有海洋捕撈和蚶、蟶、牡蠣等養殖。
林業
云霄多山,地處南亞熱帶,森林資源豐富,林木種類繁多,主要有格木、杉、樟、榕、桉、紅樹林、竹等585種。民國以前,縣內林業生產多靠自然繁殖,人工育林較少。。1992~1996年,全縣先后投入600多萬元用于城鎮綠化事業,園林綠化面積從67.2公頃增到112.9公頃,增長40.4%;城區公共綠地面積從3.2公頃增加到20.2公頃,增長6.3倍;城鎮道路綠化帶總長15.4公里,道路綠化程度100%。
水利
云霄歷來多干旱、洪澇、臺風、海潮等災害。唐陳元光始在云霄境內興修壩、渠等水利設施,至民國間,主要有8陂17埭,灌溉面積近4萬畝,保灌面積上萬畝。20世紀50年代初,整修原有陂圳、堤防。1955年后建設水庫、滾水壩、水閘、引水渠等小、中、大型水利設施,并提高江海堤防潮防洪標準。1958年,開始水力發電建設。1981年后發展電力排灌、管道節水工程和江海堤標準化建設,至1996年全縣共建成蓄水工程1537處,庫容量2.668億立方米,引水工程、提水灌溉工程等2246處,有效灌溉面積14.82萬畝,占耕地總面積80.7%。同時,突出抓好江海堤防,加寬加高加固,并用規格石條和水泥漿砌江海堤防67.61公里,其中,達標海堤58.81公里,江堤8.8公里,基本免除潮洪為患。
工業
1950年至1996年,全縣有工業企業3522家,其中國營工業企業43家,全縣工業總產值276417.2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形成卷煙、制糖、糧油、電力、罐頭、糖果蜜餞、彩印包裝、電子、建筑建材、機械等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甲級黃蘭牌、乙級云鳳牌香煙、手壓泵、制糖震篩、馬賽克、紅茶、水仙牌魚露、水仙花牌蘆筍罐頭、“粒粒菠蘿汁”、“皮包計算器”等,先后獲得省優、部優或國際優質產品稱號。直到2012年,云霄工業總產值為110.05 億元。電力工業民國以前境內電力工業尚屬空白,40年代,有數家煙廠自置火力發電設備。50年代開始發展小水電。至1996年,全縣已建成小型水電站21座(另在建2座),總裝機容量22135千瓦,年發電量6907萬千瓦時。形成具有統一調度,發、供、用配合較為穩定的輸配電網絡。并建成縣電網,與漳州市電網聯網用電戶達9.09萬戶,占全縣總戶數98.8%。節能光電產業云霄縣節能光電科技產業園區規劃總用地面積為228公頃,先后被確認為省級在建重點項目、全省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之一、福建省八大光電產業園區之一、福建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創新平臺。已有信實、奕全、大晶、東林、夏星、云星、奧龍吉、富民、仕邦、泰明、金斯達等36家節能光電企業落戶園區內投建、投產。主要生產項目有節能燈管、線路板、電解電容、鎮流器、整燈裝配及LED封裝及LED應用產品設計、研發、制造等,初步形成以福建信實、漳州東林兩家節能燈生產企業和恒禧(福建)實業、福建鑫光源兩家LED生產企業為龍頭,以發展節能燈配套及整燈裝配、LED封裝及應用產業等高新科技產業為主導的上下游產業集聚、相關產業配套的節能光電科技產業園。形成燈管廠、電子元器廠、整燈廠到LED封裝及LED應用產品廠等初步的節能光電上下游產業鏈。36家節能光電企業,總投資15.76億元,注冊資本7.27億元。在建企業21家,投產企業15家,2008年產值3.64億元。其中:生產燈管企業3家,產值1.041億元;生產電感、電子、電容企業6家,產值1.36億元;生產燈頭注塑企業1家,產值1768萬元;生產整燈企業4家,產值1.007億元;生產線
漳州核電站 (3張)
路板1家,產值5002萬元。產品主要銷往廈漳泉金三角地區及出口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伊朗等國家。2011年2月15日,在福州召開的2011年全省文化工作會議上,云霄縣縣光電產業園被評為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核電產業位于云霄縣列嶼鎮境內的漳州核電站,介于廈門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之間。漳州核電廠是福建省首個 在項目起始階段就按照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論證的成熟沿海廠址。項目規劃建設6臺AP1000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約750萬千瓦。其中,一期工程建設4臺機組,裝機容量500萬千萬,建成后年產值可達150億元,年利稅超過50億元。專家分析,在福建省積極發展核電,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有利于進一步滿足福建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
商業外貿
改革開放后,縣委、縣政府解放思想,發揮本縣地理條件和云霄人善于經營的優勢,制訂《個私經濟發展規劃》,出臺《關于進一步扶持個私經濟發展的若干規定》,鼓勵群眾經商辦企業,參與市場大流通,使集體、個體商業迅速發展,城關形成一條條商品街,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網點遍布城鄉各地,同時建立以水果、水產、蔬菜、禽畜產品等專業農貿市場,水果、水產、蔬菜運銷至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至1996年,全縣取得批發貿易機構的法人單位118個、網點634個、人員3527人;零售貿易機構的法人單位48個、網點4023個、人員12126人;餐飲貿易機構的法人單位13個、網點478個、人員1832人。對外貿易方面,2012年,云霄縣的出口總值為11071萬美元,相對于2011年8046萬美元,同比增長37.6%招商引資,堅持突出大項目、突出三大產業抓招商,全縣共引進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52個,其中:內資項目47個,投資13.11億元,注冊資本6.9億元;外資項目5個,投資4852萬美元,注冊資本1647萬美元,驗資到資3007萬美元,增長15.3%。引導民間資本發展工業經濟,全縣共引導民間資金對接節能光電項目27個、機械制造項目12個、通用廠房等其他項目20多個,民間資金投資累計達到12億元。
旅游編輯漳江口紅樹林
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紅樹林 (5張)
位于云霄縣漳江入???,保護區總面積2360公頃,其中核心區700公頃,緩沖區460公頃,實驗區1200公頃,是以保護紅樹林及其棲息野生動物為主要對象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北回歸線北側種類最多、生長最好的紅樹林天然群落。漳江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成立于1992年元月,1997年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300公頃。2003年6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福建省第一個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2008年2月,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將軍山公園
將軍山,古名云霄山,位于云霄縣城西側,海拔426米,因唐
將軍山公園 (6張)
朝嶺南行軍總管歸德將軍陳政于唐高宗儀鳳 二年(677年)葬于此山而得名。將軍山公園位于云霄縣城西側,距縣城2.5公里,總控制面積3.19平方公里,現城區主干道之一陳政路的延長線可直抵公園,該公園聘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趙立瀛教授進行統一規劃設計,總體規劃結構可概括為:“三點一線十個片”,“三點一線”即公園大門—大觀樓—攬勝臺;“十個片”即十個景區為:大龍湖、文化藝術館、樂壽園、兒童樂園、機械游戲城、十里香美食村、荔園山莊、蕉園別墅、綠野天地、陳政墓園。 陳政乃“開漳圣王”陳元光之父,陳政墓園為陳政及夫人司空氏合葬墓,兩側有翁仲、馬、羊等唐代大型石雕,附近還有磨劍石、試劍石等自然景觀。是開漳圣跡之一。
烏山
烏山位于福建云霄境內西部,山脈走向呈南北趨勢,海
云霄烏山 (7張)
拔1051米,距城區約30公里。烏山嵯峨高大,挺拔雋秀,陡峭盤行,叢崖險隘。山上到處是烏黑色的花崗巖和流紋巖,遍地是林立的兀石,有可容納2000人的巨石,人稱“龍床石”;有深不可測的石井;更有重重疊疊,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天然石洞;有高聳入云直沖蒼穹的“筍石”;以及盤曲蜿蜒數里乃至數十里的深邃的天然石隧道。云霄縣政府把開辟烏山旅游風景區列為“十五”計劃重點項目。
石礬塔
石礬塔是福建省境內唯一的海中塔,位于云霄縣城以東20公
石礬塔 (2張)
里的漳江入海處小島礁上,地處云霄縣東廈鎮湖丘村對面。流貫云霄全境的漳江,經縣城至佳州匯合成南北港,闖過石關逶迤入海,兩岸南北岐山束腰對峙,俗名“牛相”,江心有小蕞島礁兀立,狀若筍尖,高達數丈,名曰“石礬”,后人建塔于此,乃名石礬塔。石礬塔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后傾圮,嘉慶十九年(1814)重建。塔為密檐式空心塔,通體均用花崗巖條石砌成。塔平面呈八角形,塔基周長22.2米,為簡易須彌式塔座。塔通高24.81米,高七層,逐層收分,一層塔壁厚2.19米,至七層塔壁厚0.90米,亦逐層減薄。在通往塔礁的烏丘渡頭“蒼生待濟亭”里,有清光緒八年(1882年)的“郡侯薛、雷公功德碑”一方;另尚存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由云霄義學山長吳文林、云霄撫民廳同知薛凝度“董成”的《新建石礬塔碑記》等碑刻文物。
金湯灣
金湯灣海水溫泉度假酒店坐落于素有“開漳圣地”美譽的福建省云霄縣,是云霄縣唯一一個4A級景點。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了極品海水溫泉,天然高礦化度顛覆傳統
金湯灣 (6張)
溫泉,開創了溫泉領域的嶄新高度。酒店毗鄰國家4A風動石風景區,依海而建,原味地中海特色建筑,完美引入托斯卡納田園度假理念;豪華溫泉客房提供24小時專屬尊貴服務,浸享泡湯、SPA、住宿、餐飲一站式五星度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