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區,隸屬于湖南省岳陽市,位于湖南省東北部, 長江中游南岸,東北與臨湘市接壤,西北與湖北省監利縣隔江相望,南部與岳陽縣和岳陽樓區毗鄰。1984年4月建區。1996年6月由北區更名為云溪區。面積388.2平方公里,轄4個鎮、2個鄉及1個農場、8個居委會、64個村、分場。境內駐有長嶺煉油化工總廠、岳陽石油化工總廠、華能岳陽電廠等三家中央大型企業。107國道和京廣鐵路穿境而過,23.4公里的長江水道伴區而行。主要旅游景點有陸城古鎮和坪田“樂善好施”牌坊。行政區劃編輯2013年末,云溪區轄7個鄉鎮(云溪鄉、云溪鎮、路口鎮、文橋鎮、陸城鎮、道仁磯鎮、永濟鄉)、1個街道辦事處(長嶺街道辦事處),共有66個村(場)和14個社區居委會。區人民政府駐云溪鎮。2013年年末總人口167752人,其中城鎮居民78044人,農村居民89708人。
自然資源編輯云溪區素有“魚米之鄉”美譽。盛產糧、棉、油、茶、菜、竹、木、果等農副產品,生豬、鮮魚、禽蛋的油產量連年遞增,名貴水產和湘蓮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云溪區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供開發利用,據初步勘探,有大理石2億立方米,白云石3.5億立方米,以及大量的石灰石、石英石、石棉等。
人口編輯1998年,云溪區總人口15.7萬人,其中非農人口6.5萬人。2008年,云溪區末總人口16.48萬人,總戶數5.83萬戶,自然增長率5.1‰,比上年增加0.09個百分點。農業人口8.04萬人,非農業人口8.44萬人。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畬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13年末,云溪區總人口167752人,其中城鎮居民78044人,農村居民89708人。
交通編輯云溪屬湘鄂兩省五縣(區)通衢之地,交通優勢十分突出。107國道、京廣鐵路和武廣鐵路客運專線、隨岳高
岳陽城陵磯國際集裝箱碼頭速公路穿境而過,荊岳長江大橋使云溪與湖北各地天塹變通途。規劃中的荊岳鐵路與區內港口相連,京港澳高速公路和即將開工建設的杭瑞高速公路也緊鄰區境。 云溪區境內有28公里的長江黃金岸線,全國內河28個主樞紐港之一的城陵磯緊鄰云溪區。城陵磯在1899年就已開埠通關對外通商,1980年被列為沿江開放港口,2004年列入全國53個主要港口名錄,是湖南省唯一的國家一類口岸和通江達海港口,2008年列入首批海峽兩岸開放直通港口。2007年,城陵磯松陽湖新港建設正式啟動。新港規劃13個泊位,分三期建設,工程總投資16億元。一期工程3個3000噸級集裝箱碼頭已于2008年底竣工,2009年6月8日正式開港運行。根據規劃,到2025年三期工程全部竣工后,新港集裝箱通過能力達到88萬標箱,散貨達360萬噸,整體通過能力達1000萬噸。 經濟概況編輯
基礎建設2008年,云溪區實現生產總值38.180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6.7%。云溪區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5.0042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20.2772億元,增長25.1%,其中工業增加值16.3196億元,增長32.2%;第三產業增加值12.8989億元,增長12.9%。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4.4億元,增長14.5%;固定資產投資55.8 億元,增長4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39億元,增長25%;規模工業增加值43億元,增長25%;財政總收入7.25億元,增長23%,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2億元,增長30%。 2013年,云溪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3.61億元(預計數,下同),增長12.5%;規模工業增加值71.12億元,增長14.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7.1億元,增長35%;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23億元,增長12%;完成財政總收入9.08億元,增長12.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820元,分別增長12.1%和12.3%。三次產業比重優化為6.2:65.55:28.25。
農業
2008年,云溪區農林牧魚業總產值7.91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農業產值2.70億元,增長3.8%;林業產值0.26億元,增長22.3%;牧業產值3.12億元,增長5.1%;漁業產值1.73億元,增長8.8%。云溪區調整面積達1.1萬畝,以新老107國道和長江沿線為重點的疏菜、瓜果、湘蓮基地以形成規模,養殖業在農業總產值中占主要比重,肉雞和牲豬的養殖規模壯大,協會加農戶的合作經濟逐步成為農業產業化的主要組織形式。
工業
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0家,新增12家,先后投入資金達5.4億元,完成總產值64億元,增長73.84%,增幅明特全市前矛。2008年,云溪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6.26億元,同比增長40.9%,其中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增加值0.113億元,同比增長11.2%。旅游資源編輯陸城古鎮
陸城古鎮位于云溪區東北部,素有“千年古鎮”、“歷史重鎮”、“文化名鎮”美譽。相傳三國時期,吳國將領陸遜
陸城屯兵于此,筑土城為營壘。后人念其功績,使地以人名。陸城自北宋至道二年(公元996年)建縣,至民國十九年(公元1930年)一直為臨湘縣治。陸城境內文化古跡眾多。有銅鼓山商代文化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臨湘磯大磯頭(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培風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教廣橋是等。陸城的民居古建群,對稱性分布于一條老街上,保存完好的共有33棟。
坪田牌坊
坪田“樂善好施”牌坊位于云溪鄉坪田村,是清戶部主事劉兆梅為其節母來氏所立,建于清光緒十四年仲秋月(1888年),高9米,寬6米,厚2米,占地面積12平方米。坐北朝南,偏東20度。牌坊由青石、麻石和漢白玉等堅硬石料砌成,其結構嚴謹,造型精美,是云溪區最早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