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屬上饒市,東界浙江省開化縣、常山縣、江山市,南接廣豐區,西鄰上饒縣和信州區,北毗德興市,東西寬75公里,南北長62公里,面積1728平方公里。歷史上是贛浙閩三省的交通要沖,素有“兩江鎖鑰、八省通衢”之稱??偯娣e1728平方千米,總人口62萬人。全縣轄11個鎮、5個鄉。建制沿革
編輯
玉山縣(5張)
玉山建縣已有1300余年歷史。始建于公元695年,分衢州須江(今浙江省江山市)、常山和饒州弋陽三縣之一部置縣,隸江南道衢州。因境內有相傳天帝遺玉而成的懷玉山而得名。從建縣至宋、元朝期間,玉山先后隸江南東道(路)信州、江浙行中書省。至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因漕運不便,隨廣信府改隸江西行省。
建縣前,玉山現轄地域在春秋戰國時先后屬吳、越、楚三國。
秦朝,金沙溪以東屬會稽郡太(da)末縣,金沙溪以西屬九江郡余汗(gan)縣。
漢代,初沿舊屬,至獻帝初平三年(192),分太末立新安縣,東部屬新安;建安十五年(210),析余汗東境設葛陽縣,隸鄱陽郡,縣西境屬葛陽縣;建安二十二年,又分新安設定陽縣,縣東境屬定陽。
三國時,為吳國領地。
西晉時期,初屬東陽郡,隸吳州;至太康元年(280),改新安為信安,縣東境屬信安、定陽兩縣地。
南朝(陳)天嘉三年(562),東境隨信安、定陽縣改隸金華郡。
隋朝初,改郡為州,并定陽入信安,東境屬信安縣,隸婺州;開皇十二年(592)改葛陽為弋陽,西境相應屬弋陽縣。
唐初,分屬衢州常山、須江(今江山市)縣和饒州弋陽縣;證圣元年(695),分須江、常山與弋陽之一部署縣,因地有武安山,名武安縣,隸江南道衢州;神龍元年(705)改武安(武則天省“武”字)為玉山縣,以境有懷玉山而名;天寶元年(742)衢州改為信安郡,玉山亦隨隸信安郡;乾元元年(758)信安郡復為衢州, 又析饒州新置信州,玉山相應屬信州,隸江南東道。
宋朝,初沿舊屬,至建炎四年(1130),江西路、江東路合并為江南路,玉山隸江南路;紹興元年(1131),復分江南路為江南東路、江南西路,玉山隸江南東路。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縣屬信州路,隸江浙行中書省。
至正二十年(1360),改路為府,縣屬廣信府,仍隸江浙行中書省。廣信府并非指位于現今廣西梧州、賀州與廣東封開一帶,并非西江與賀江交匯一帶。該廣信府是江西行省廣信府,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饒市信州區,兩者沒有任何關系(下同)。
明朝,洪武四年(1371),因隸江浙漕運不便,隨廣信府改隸江西行省;洪武九年廢行中書省,設承宣布政使司,下分道,縣隨府隸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東道。
清朝(1644—1911),屬江西省廣信府。
民國元年(1912)冬,縣直隸江西省;1914年,全省分四道,縣隸豫章道;1926年廢道,縣仍直隸于省;1931年,省下設行政區,玉山隸第九行政區(駐上饒),1932年以后,江西五次改變行政區劃,玉山均屬第六行政區(駐上饒) 。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縣西北山區為贛東北革命根據地之一部,先后建立過玉山縣和懷玉縣蘇維埃政府。
民國38年(1949)5月解放至8月,縣隸贛東北行政區;9月行政區撤銷,改隸上饒專區;1968年改專區為地區,縣仍隸上饒地區;1980年地區改為行政公署,縣仍隸之;2000年10月撤銷行政公署,改市轄縣,玉山隸上饒市管轄。
玉山自建縣以來,縣域范圍曾有兩次較大的變動:一是唐朝乾元元年(758),須江縣南鄉的鎮頭墟即下鎮墟劃歸縣轄;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于1952年5月,浙江省江山縣(現為市)官溪鄉的內村、外村、后山、中店4個行政村,37個自然村和南塢鄉的大桑園、周家墩、黃坳3個行政村,28個自然村,合計計1800戶,劃歸縣轄。
行政區劃
編輯
唐(周)證圣元年(695),分衢州的須江(今江山市)、常山和饒州的弋陽三縣之地設玉山縣,以境內有懷玉山而得名,隸江南道衢州。明洪武四年(1371),因隸江浙漕運不便,隨廣信府改隸江西行省。民國3年(1914),全省分四道,玉山隸豫章道。民國38年(1949)5月玉山解放初,屬贛東北行政區,后屬上饒地(專)區(今上饒市)至今。1952年,浙江省江山縣(今江山市)官溪鄉的內村、外村、后山、中店4個行政村和南塢鄉的大桑園、周家墩、黃坳3個行政村劃歸玉山縣管轄。
玉山縣位于江西省東北部,面積1728平方公里,人口60萬,下轄16個鄉鎮,189個行政村,31個居委會。
玉山縣轄11個鎮、5個鄉:冰溪鎮、臨湖鎮、必姆鎮、橫街鎮、文成鎮、下鎮鎮、巖瑞鎮、雙明鎮、紫湖鎮、仙巖鎮、樟村鎮、南山鄉、懷玉鄉、下塘鄉、四股橋鄉、六都鄉、金山工業園。共有31個居委會、189個行政村??h政府駐冰溪鎮。
玉山縣轄冰溪、臨湖、必姆、橫街、文成、下鎮、巖瑞、雙明、紫湖、樟村、仙巖11個鎮和懷玉、南山、下塘、四股橋、六都5個鄉共16個鄉(鎮),以及七一、王宅2個水庫管理局,玉山縣共有194個行政村、31個居委會。
地理環境
編輯
地勢
玉山縣(5張)
玉山縣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納古城溪、八都溪、玉琊溪等支流。境內主要山脈有懷玉山脈和武夷山脈。懷玉山脈是贛、浙、皖省的天然屏障,發脈于三清山,橫貫縣境西北部,其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為懷玉山脈最高峰,也是縣內最高點。懷玉山脈西入上饒縣境內后,又折南向東,由雷公包(海拔1054米)復入玉山縣境,成沙溪嶺。武夷山脈由東南面入縣境,構成丘陵地帶,平方根有華山。華山在縣城南10公里,是武夷山余脈自廣豐入縣境的第一山,海拔437.3米。玉山縣整個地形為“五山、四丘、一平原”,玉山縣常態地貌以山地、丘陵為主,即山區面積占49%,丘陵占41%,平原占10%。河谷平原為主要的農業區。
氣候
氣候終年溫和濕潤,具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有霜期短,隨著季節的轉換,西風帶的進退,四季變化明顯。年平均氣候在18℃左右,玉山縣年平均降水量1841毫米。年平均無霜期335天,年平均日照1831小時。
交通
出口
? 2015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玉山縣浙贛鐵路復線和320國道以及梨溫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浙贛鐵路、320國道、滬瑞(梨溫)高速公路橫貫縣境東西。
玉山火車站建于建于1933年位于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冰溪鎮。
滬昆高速鐵路玉山站建設中
人口民族
編輯
截止到2011年末,玉山縣總人口6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6.1萬人??h城所在地冰溪鎮,總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常住人口20萬人。
常住人口總數玉山縣常住人口總數為574369人。
家庭戶人口玉山縣共有家庭戶147148戶,家庭戶人口為522489人,占總人口的90.97%,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55人。
性別構成玉山縣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95527人,占總人口的51.45%;女性為278842人,占總人口的48.55%。
年齡構成玉山縣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141344人,占總人口的24.61%;15—64歲的人口為386578人,占總人口的67.3%;65歲及以上人口為46447人,占總人口的8.09%。
民族構成玉山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573247人,占總人口的99.8%;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122人,占總人口的0.2%。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玉山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受教育程度的24314人;具有高中(含中專)受教育程度的64283人;具有初中受教育程度的197837人;具有小學受教育程度的19872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玉山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3102人。玉山縣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230869人,占總人口的40.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343500人,占總人口59.8%。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自然資源
編輯
森林資源
玉山縣有耕地面積32.4萬畝,其中水田29.5萬畝,旱地2.86萬畝;糧食總產16.43萬噸,主要產糧鄉鎮為四股橋、下鎮、橫街、文成、巖瑞等。玉山縣林地面積171.7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66.5%,活立木蓄積量17.3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4.8%,是江西省重點林業縣之一,主要林業鄉鎮有紫湖、懷玉、樟村、南山。
礦產資源
玉山縣是江西省非金屬礦產資源大縣之一。已發現礦產資源32種,礦產地60多處。主要非金屬礦產品種有石灰石、石煤、羅紋硯石、青石、大理石、花崗巖、葉臘石、黑滑石、膨潤土等。玉山縣石灰石儲量達33億噸,主要分布在巖瑞、雙明、下鎮等鄉鎮,其中工業儲量約14億噸,有開采價值的主要集中在巖瑞鎮,儲量2.98億噸,遠景資源量4.42億噸。玉山縣石煤儲量約32億噸,主要分布在樟村、懷玉、六都、必姆、白云等地。玉山縣花崗巖儲量約10億立方米,螢石儲量30萬噸,羅紋硯石、青石、大理石儲量30億立方米。
水利資源
山為水之源。北有金沙溪,發源于三清山東北麓平家源,是信江主要源流之一。東南有甘溪、滄溪。金沙溪與甘溪匯合后成冰溪,冰溪沿縣城流至十里山,與源出懷玉山的玉琊溪匯入信江。黃家溪由西北向東南流,匯入信江;葛仙溪從上饒縣白沙村流入縣境,經臨湖鎮復入上饒境內,至信州區靈溪注入信江。隴首溪流入德興市境樂安河;程溪屬山溪性河流,流至花山進入開化縣境注入婺江。玉山境內8條主干河流總長385.25公里,流域面積1600.2平方公里。
境內河流主要屬信江水系,其中金沙溪、玉琊溪是信江兩大源流。金沙溪源于三清山,源頭建有“七一”水庫;玉琊溪源于懷玉山,源頭建有峽口水庫。玉山縣水資源總量約21億立方米。玉山縣大小水庫總庫容為4.3億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庫1座,三清湖即“七一”水庫,庫容為2.49億立方米;中型水庫3座,即王宅、峽口、毛宅水庫?,F有水電站52座,裝機24665千瓦,年均發電量約8000萬度。玉山縣水面面積5.35萬畝,其中宜養水面3.45萬畝??h內資源豐富,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2種,礦產地60多處,是江西省非金屬礦產資源大縣之一,其中,石灰石儲量33億噸,石煤儲量32億噸,分別位居江西省第一、第二位。
經濟
編輯
玉山縣實現了生產總值819965萬元,玉山縣財政總收入突破10億元,達到101086萬元,一般預算收入72208萬元。其中稅收收入77542萬元,全年財政支出166742萬元。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第一產業
玉山縣(5張)
截止到2011年,玉山縣農業總產值186090萬元。糧食總產量201074噸。油料12379噸,茶葉330噸,水果4250噸,其中柑桔2737噸,蔬菜45124噸。
玉山縣各地把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放在首位,玉山縣實現林業產值25615萬元,森林覆蓋率高達64.8%。玉山縣生豬出欄199612頭,家禽年末存欄97.01萬只;年末生豬存欄132611頭;肉類總產量18952噸。玉山縣水產品總產量達2.69萬噸,比上年增加0.19萬噸,其中特種水產品1.26萬噸。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第二產業
2011年,玉山縣全部工業生產總產值356935萬元,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產值58612萬元,股份制企業產值23425萬元。工業成為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導力量,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達到43.53%。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第三產業
以三清山為首的旅游業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全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86.1萬人次,增長65%,實現旅游收入26.31億元,增長67%。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社會事業
編輯
廣電
武安樓夜景玉山縣共有廣播電視站26個,電視插轉臺2臺,玉山縣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6%,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3%,中共和省臺及市臺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3%,縣鄉有線電視光纜聯網率達100%,行政村光纜率達96%。玉山縣城鄉有線電視用戶達85756戶,城區有線電視用戶完成30650戶??h廣電局至各農村站各光接點區域光纜長達705.6桿公里。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教育
玉山縣有各類學校472所,其中普通中學25所,高中6所,初中19所,職業中學1所,進修學校1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32523人,小學在校學生53626人。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醫療
三清山玉山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2所(綜合醫院1所、中醫院1所),二級乙等綜合醫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個,衛生院19所;病床1402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09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36張,固定資產總值3.84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868人,其中執業醫師648人,執業助理醫師224人,注冊護士879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0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1.47人, 平均每千人擁有注冊護士1.48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1.98萬人次,住院手術12289臺次,出院病人8.02萬人次。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城鎮建設
玉山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15102元。年末在崗職工13601人,職工年平均工資2656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912元,增收903元。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59.4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建筑住房面積達到41.5平方米。
玉山縣新增城鎮就業1.3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59萬人,發放小額貸款4949萬元;覆蓋城鄉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初步建立,共發放養老金1.5億元。資助高考入學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計5197人,補助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學生7528人。加快安居工程建設,新建安置房547套7.86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321套1.85萬平方米,改造農村和國有墾區危房904戶。2011年玉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統計公報。
政治
編輯
玉山縣委書記:鄭曉春
縣委副書記、縣長:饒清華
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江麗紅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鄭清
縣政府副縣長:俞銀水
縣政府副縣長:鄢翔高
縣政府副縣長:王元香
縣政府副縣長:李河森
縣政府副縣長:章雪峰(省下派掛職)
縣政府副縣長:汪百福
旅游
編輯
張家花園三清山、國家森林公園懷玉山、武安山、天梁風景區和三清湖。官溪胡氏宗祠:、三清山古建筑群:、閻立本墓、玉山考棚、玉山城墻、玉山鴻園(又稱玉山張家花園)等六處為江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編輯
唐朝建縣至清末共有進士95人,北宋有文學家、翰林學士楊億,南宋有欽點狀元、大學士汪應辰?,F代有著名醫學家、胸外科奠基人、原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黃家駟,著名國畫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柳子谷,航空航天醫學專家張祖德,化學博士、原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慶祥,數學家、原杭州計量學院院長謝庭藩。建國以來共培養出新中國首批18位博士之一的理論物理學家黃朝商等玉山籍博士200余人、碩士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