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縣隸屬于山西省陽泉市,位于山西省東部,是山西省陽泉市所轄的一個縣。地處太行山西側,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 63公里,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2013年)。盂縣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如盂得名。盂縣轄8鎮6鄉453個行政村,全縣人口305519人(2009年)??h人民政府駐地秀水鎮。2009年,盂縣生產總值據6.81億元。盂縣有藏山、龍堂瀑布、寺平安溫泉、千佛寺等著名景點。
行政區劃編輯截至2014年,盂縣轄8個鎮:秀水鎮、孫家莊鎮、路家村鎮、南婁鎮、牛村鎮、萇池鎮、上社鎮、西煙鎮,6個鄉:仙人鄉、北下莊鄉、下社鄉、梁家寨鄉、西潘鄉、東梁鄉。共有453個行政村。
人口編輯截至2009年,盂縣總人口(常住人口)305519人,其中城鎮人口86248人,鄉村人口219271人。2009年末全縣出生人口3113人,出生率為10.74‰,比2008年下降1.39‰;死亡人口1747人,死亡率7.13‰,比2008年下降0.48‰;凈增人口1366人,自然增長率3.61‰,比2008年下降0.91‰。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盂縣位于山西省東部盆地,地處太行山西側,東經112.55°至113.49°,北緯37.57°至38.31°。東西長75公里,南北寬63公里??偯娣e2442平方公里(2013年)。東與河北省平山縣、井陘縣和山西省平定縣接壤,西臨山西省陽曲縣,南連壽陽縣與陽泉市郊區,北靠五臺縣與定襄縣。
地形
盂縣境四周群山環繞,境內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亙,管頭梁南北縱貫,把盂縣分成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內最高峰為大梁山,海拔1874米。滹沱河畔最低,海拔在500米左右。
氣候
盂縣地理位置偏北,處太行山之巔。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中緯度地區,距海不遠,但因山脈屏障,夏季風影響不大,屬于暖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高溫炎熱,秋季涼爽多雨,冬季寒冷少雪,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為8.7度,一月- 6.7度,七月22.3度,年均降雨量500~618毫米,霜凍期為9月下旬至次年4月,無霜期約150天。
自然資源編輯水資源
截至2014年,盂縣水資源總量為11.4億立方米,人均占有量達4160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量為563.2毫米,折成水體為14.2億立方米。河川徑流量為10.09億立方米,其中本地河川徑流1.44億立方米,而入境流量高達8.65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1.89億立方米,其中可開采量為1.18億立方米,不包括外地入境地下水資源。
礦產資源
盂縣礦藏資源種類繁多 ,主要有煤、鐵、銅、鈾、磷、鋁礬土 、石棉、水晶、云母、長石、硅石、大理石、白云巖、耐火粘土等二十余種。其中尤以煤、鐵儲量豐富且分布范圍較廣。煤田位于沁水煤田東北部邊緣,煤炭儲藏量37億噸,分布面積340余平方公里。主要開采有:3#煤層,保有儲量1800萬噸,可采儲量1200萬噸;8#煤層,保有儲量0.9億噸,可采儲量0.54億噸;9#煤層,保有儲量2.5億噸,可采儲量0.9億噸;15#煤層,保有儲量為9億噸,可采儲量為5.4億噸。鋁土礦是盂縣第二礦產資源,盂縣已探明大、中、小型礦床八個,共計探明儲量1.85億噸。銅礦主要分布在梁家寨鄉的部分村莊,探明儲量為3萬噸。銅礦品位含硫酸銅0.5~3.68%之間。交通編輯綜述
2009年底盂縣實際通車里程2169公里,公路密度為86公里/百平方公里。2009年營運載貨汽車1061輛,與2008年基本持平。噸位9943噸,比2008年增加936噸;載客汽車141輛,比2008年減少4輛??臀?833座,比2008年減少52座。
公路
盂縣境內交通以公路運輸為主,陽泉至繁峙沙河干線公路縱貫全境,并有簡易公路多條與各鄉鎮連接,擁有出省通道三條,國道一條,省道三條。具體公路有太陽高速、陽五高速、207國道、陽石線、陽平線、榆盂線、梁平線、東太國防公路、314省道。
鐵路
盂縣有火車站陽泉北站,朔黃鐵路橫跨盂縣北部地區的四個鄉,縣境內全長25公里,在滴溜磴站設有客貨兩運站一處。
航空
盂縣距離太原武宿機場、石家莊機場約110公里,可在2小時內抵達。
旅游景點編輯藏山藏山古名盂山。坐落在太行山西麓,盂縣城北18公里處長池鎮藏山村東的重巒疊障中,相傳春秋時晉國大夫趙朔被晉國公殺害,趙朔死前將遺腹孤兒托付給門客程嬰,嬰舍去已子,攜趙朔的孤兒趙武潛入盂山藏匿15年之久,后人就把盂山改名為藏山,并立祠祭祀。藏山祠由文子祠、寢宮、藏孤洞、梳洗樓、八義祠、報恩祠、啟忠祠組成。 龍堂瀑布
龍堂瀑布在距縣城東北87公里處,梁家寨鄉趙家岔村東北4公里的龍堂村。瀑布源頭為山西五臺縣、盂縣和河北省平山縣三縣的交界處。約莫2公里即到達瀑布邊緣—黑龍池,水從高24.5米的黑龍池進入大龍池。水出池平流12米,即瀉入二龍池,高1.5米,此二池皆呈半圓形。水出二龍池再平流10米,瀉入三龍池,高32米。此池呈壇形,口小腹大。溢出之水下流約7米,到山腳下積成一個大水灘,順峪流去。 寺平安溫泉
寺平安溫泉其水質獨特,資源豐富,適應癥廣,療效顯著,是一個聞名海內外的醫療礦泉。它位于盂縣北部,距縣城北66公里處滹沱河畔的寺平安村。此處有一南北約400米、東西約200米、深約70米的溫水層帶,河流兩岸有溫水灘,古時建有浴疾亭。寺平安溫泉的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六十度左右,水質特異,內含有鈉、鈣、鎂等礦物質和適量放射性元素鈾、鐳、氡,沐浴可治療多種疾病。 千佛寺
千佛寺位于興道村的千佛寺山下,距城三十里,寺廟原有殿堂五間,為北魏孝武帝永熙元年(公元五三二年)所建。在高丈許、寬三丈的寺內石壁上,刻有摩崖佛象一千一百余樽,大者尺余,小者寸許,為北魏、東魏、隋、唐各代所造。
當地特產編輯
盂縣花椒盂縣花椒主要種植于盂縣北部地區,已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主要品種有:大紅袍、小紅袍、黃金椒等。盂縣花椒的特點是色澤鮮艷,外紅內黃,香味芬芳,人稱“十里香”。具有皮細、籽小、粒大、色鮮、味香、耐貯存、椒籽含油量高等特點。 核桃盂縣核桃果形美、果實大、皮薄,取仁容易,出仁率高。核仁呈淺黃色,含油率70%左右。既是高級食用油原料,又是油漆、肥皂、化學墨汁的上等原料。桃仁可生吃,也可做糕點、糖果等食品的輔料。入藥,是名貴的滋補品,具有健腦、補氣、益血、化痰、溫肺、潤腸等作用。產品主要銷往西歐、東南亞各國。 葵花籽葵花,又名向日葵,是盂縣的大宗農副產品,主要品種為“三道眉”。其特點是籽長片大,果仁飽滿,含油量高,油質好。它還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醫藥和紡織等多種工業用油。所含的亞油酸,有減少人體脂防積累,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王村梨王村梨主要種植于王村一帶,故稱王村梨。這一帶果樹栽培歷史較長,發展較快,尤以皮薄、汁多、酥美可口、品種繁多的鴨梨而聞名,素有梨鄉之稱。 大圍蘋果大圍蘋果主要種植于萇池鎮大圍村的周邊,種類有黃香蕉,紅元帥,紅富士,印度青,國光等種類,由于種植土地屬于河水沖積土壤,礦物質和有機物豐富,所產果類口感爽脆,皮薄汁多,果核小,微量元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