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武縣隸屬于遼寧省阜新市,地處遼寧省西北部,科爾沁沙地南部,東連康平、法庫兩縣,南接新民市,西隔繞陽河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相鄰,北依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的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全境呈楓葉形,東西長87.5公里,南北寬79公里,總面積3641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2月,彰武縣設8鎮16鄉、184個行政村、4個街道、16個社區,總人口42萬(2011年)??h人民政府駐彰武鎮。2013年彰武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3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8.3%
彰武縣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基本農田保護先進縣”、“國家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試點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連續九年獲遼寧省農建“大禹杯”。[4-7]
位置
彰武縣位于遼寧省西北部,東連沈陽市康平、法庫兩縣,西接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南與新民市接壤,北界內蒙古自治區的庫倫旗和科爾沁左翼后旗。東距省會沈陽市125公里,西距阜新市115公里。北緯42°07′—42°51′、東經121°53′—122°58′之間。
地形地貌
彰武地勢北高南低,東西丘陵,北部沙荒,中、南部為平原。大體是“三丘、三沙、四平洼”。海拔最高(西北部)為313.1米,最低(南部)為59.3米。屬于東北平原,內蒙古高原與遼河平原的過渡段。
氣候
彰武縣屬于溫和半濕潤的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春季風大且多,寒冷期長,年平均氣溫7.2℃,最高溫度37.4℃,最低溫度-30.4℃,平均風速3.8米/秒,最大風速38米/秒,年均降水量510.3毫米,平均相對濕度61%,平均無霜期156天。
交通編輯
彰武東距省會沈陽市125公里,西距阜新市115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120公里,距通遼機場150公里,距沈陽機場137公里,距錦州港250公里,距營口港300公里,距大連港400公里,居沈陽、錦州、通遼等城市的樞紐位置。通遼,齊齊哈爾等南下進關的必經之地。
大鄭鐵路直通遼西走廊,可達北京、天津、上海,齊齊哈爾,烏魯木齊等各大中城市;國道304線縱貫南北,101線橫跨東西,彰桓公路溝通內蒙與吉林;建成并已投入使用的鐵阜、沈彰兩條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設的彰武至通遼高速公路融彰武于全國高速公路網,使彰武至沈陽、至通遼縮短為40分鐘的車程。
截至2010年,域內有等級公路63條,總里程1175公里,縣級以上公路好路率達85%以上,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標,村通油路率達到了58%。
水文
境內有柳河、繞陽河,養息牧河、秀水河四條河流。支流≥11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條。柳河發源于內蒙古,從西北入境,流向東南,縣內河長61.4公里,年均徑流量為0.547億立方米;繞陽河為南阜新縣界河,縣內河長72.93公里,年均徑流量0.487億立方米;養息牧河流發源于本縣,由四個支流河匯集而成,年均徑流量為0.955億立方米;秀水河從內蒙古經四合城、大四家子鄉流入法庫縣。年均徑流量為0.16億立方米。地下水位2米以下。
行政區劃編輯
彰武縣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2月,彰武縣設8鎮16鄉,184個行政村,4個街道,16個社區。分別為:彰武鎮、哈爾套鎮、章古臺鎮、五峰鎮、馮家鎮、后新秋鎮、東六家子鎮、阿爾鄉鎮、葦子溝蒙古族鄉、二道河子蒙古族鄉、西六家子蒙古族滿族鄉、兩家子鄉、雙廟鄉、平安鄉、滿堂紅鄉、四堡子鄉、豐田鄉、大德鄉、大冷蒙古族鄉、前福興地鄉、興隆堡鄉、興隆山鄉、大四家子鄉、四合城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