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安縣,福建省漳州市轄縣,地處福建南端、閩粵交界處。
南瀕東海與南海交匯處,西鄰廣東省饒平縣,北接平和縣。
陸域面積1293.6平方公里,其中縣城區規劃面積10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7.5平方公里;海岸線長88公里,海域面積273平方公里。
現下轄16個鄉鎮(區)、7個國營農林場,1個省級工業園區和1個正建中的金都工業集中區(海洋生物產業園),231個村(社區),人口61.3萬,其中農業人口占80%以上。
詔安縣是“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繪畫)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原中央蘇區縣、福建著名的僑鄉和重要臺胞祖籍地。地理特征
編輯
區位
詔安縣,位于福建省南部沿海,閩粵
詔安縣縣城主干道交界處,毗鄰廣東省饒平縣,地理坐標為北緯23°35′—24°11′,東經116°55′—117°22′。漳詔高速公路、324國道、福詔高速過境。
氣候
詔安縣年平均氣溫21.3℃;1月平均氣溫14.9℃,7月平均氣溫28.9℃;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0.6℃;≥10℃積溫7628.8℃。日照時間長,氣候溫暖,冬無嚴 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1447.5毫米,集中在4-9月,尤以6-8月為甚。無霜期360天。風向以東南,西南風為主,西北風次之。7-9月為臺風季節,臺風暴雨為境內主要災害。
地貌
詔安縣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西側以低山、丘陵為主,全縣最高峰龍傘崠海拔1152米,中部谷地,東南沿海系平原臺地。海灣深入內陸,海岸曲折多巖岸,沿海有沙泥灘堆積。島嶼3個。
地理變遷
詔安縣政府大樓夜景詔安現狀地形風貌,歷經了相當漫長一段較為劇烈變化法人地理時期。
在古地理條件下,中生代為時海時陸環境,即海陸交互相。因地層發育不全,在境內出現的中生代晚期陸地大面積上升,形成巖系后,又時有海水入侵,同時地面仍不斷呈周期性升降運動。到更新世紀晚期,因地殼差異升降運動,海侵海退,形成沿海地區三級階地,即沿著海濱或河流自兩岸伸展分布的階梯狀地形。進入全新世,后海水逐漸回升,臺灣海峽淹沒,繼而入侵區內。據省水文隊綜合資料,區海進始于7500年前,約6000年前后海進長達最盛階段,海水淹沒詔安盆地。
縣境內受北東向斷裂帶(泉州—汕頭斷裂帶和濱海斷裂帶)控制,同時又受北西向斷裂帶(上杭—詔安斷裂帶)及其活動構造斷裂的影響,形成山區地段和沿海地段。河流大多呈格子狀水系網型式,大部分河流循北西及北東向斷裂發育。
根據華東地區學術討論會研究表明,臺灣海峽在第四紀期間,曾有數次上升為陸地,使大陸與臺灣直接連成一片,在上升為陸地的最后一次是1.1萬年前,海水急劇退卻,低于海平面50米以下,使臺灣海峽形成廣闊的海濱沖積平原。新中國成立后,詔安、東山及廣東南澳等5個縣漁民在兄弟嶼、南澎列島、七星礁附近海域中(距海岸十至幾十公里,水深30~50米),打撈到大量房屋墻體的灰段、地板塊、磚塊、瓦片及生活用品,還有鹿、熊骨骼。鄰區深滬灣海底,1986年發現有8000年前的陸生古森林(包括古油杉)。臺灣屏東縣萬山與東山縣均發現與8000年前制作方法及風格相似的古巖畫,證明粵東、閩南沿海人類史上曾是一塊沉沒的大陸。
縣域區劃
編輯
鄉鎮單位簡介
南詔鎮
代碼350624100轄12個社區、2個村委會:~001_西門社區、~002_城內社區、~003_東門社區、~004_東城社區、~005_南關社區、~006_東關社區、~007_北關社區、~008_澹園社區、~009_光良社區、~010_文峰社區、~011_東北社區、~012_秀峰社區、~201_五一村、~202_梅峰村委會。
四都鎮
代碼350624101轄1個社區、20個村委會:~001_四都社區、~201_東嶠村、~202_上湖村、~203_田美村、~204_西嶠村、~205_石溪村、~206_林墘村、~207_四都村、~208_外埕村、~209_馬城村、~210_城樓村、~211_奇材村、~212_后港村、~213_西梧村、~214_東梧村、~215_港口村、~216_西張村、~217_林頭村、~218_山后村、~219_鹽倉村、~220_東葛頭村。
梅嶺鎮
代碼350624102轄15個村委會:~201_東門村、~202_南門村、~203_赤石灣村、~204_宮口村、~205_懸鐘村、~206_臘洲村、~207_田中央村、~208_下傅村、~209_田厝村、~210_林厝村、~211_下河村、~212_高坑村、~213_石城村、~214_峰岐村、~215_寮仔村。
橋東鎮
代碼350624103轄23個村委會~201_牙頭村、~202_林中村、~203_西山村、~204_下寮村、~205_內鳳村、~206_外鳳村、~207_甲州村、~208_橋頭村、~209_林巷村、~210_林家村、~211_橋園村、~212_溪雅村、~213_澳頭村、~214_西沈村、~215_西滸村、~216_村東村、~217_村中村、~218_村西村、~219_仙塘村、~220_含英村、~221_西霞村、~222_東霞村、~223_洪州村。
深橋鎮
代碼350624104轄28個村委會:~201_深橋村、~202_水溪村、~203_鳳寮村、~204_萬田村、~205_港頭村、~206_后林村、~207_新寨村、~208_莊上村、~209_西坑村、~210_雙港村、~211_考湖村、~212_徑尾村、~213_郭寮村、~214_溪南村、~215_上寨村、~216_埔上村、~217_白厝村、~218_新溪村、~219_寨口村、~220_岸嶼村、~221_仕江村、~222_大美村、~223_溪園村、~224_下園村、~225_后埔村、~226_樹美村、~227_華表村、~228_平嶼村。
太平鎮
代碼350624105轄19個村委會:~201_新營村、~202_榕城村、~203_文山村、~204_元中村、~205_雪里村、~206_河邊村、~207_麻寮村、~208_林塘村、~209_科下村、~210_太平村、~211_白葉村、~212_新樓村、~213_雄雞村、~214_景坑村、~215_厚徑村、~216_新聯村、~217_大布村、~218_山前村、~219_走馬村。
霞葛鎮 代碼350624106轄10個村委會:~201_五通村、~202_溪東村、~203_南陂村、~204_天橋村、~205_莊溪村、~206_嗣下村、~207_庵下村、~208_坑河村、~209_華河村、~210_溪林村。
官陂鎮
代碼350624107轄17個村委會:~201_龍崗村、~202_鳳獅村、~203_馬坑村、~204_光坪村、~205_大邊村、~206_官北村、~207_新坎村、~208_吳坑村、~209_下官村、~210_光亮村、~211_陂龍村、~212_新徑村、~213_彩霞村、~214_地凹村、~215_龍示村、~216_公田村、~217_林畬村。
秀篆鎮
代碼350624108轄17個村委會:~201_上洋村、~202_堀龍村、~203_東徑村、~204_埔坪村、~205_彩山村、~206_煥塘村、~207_北坑村、~208_頂安村、~209_陳龍村、~210_寨坪村、~211_河美村、~212_示嶺村、~213_青龍山村、~214_乾東村、~215_石東村、~216_隔背村、~217_注湖村。
金星鄉
代碼350624200轄7個村委會:~201_湖內村、~202_公子店村、~203_田樸村、~204_蟳寮村、~205_院前村、~206_黎明村、~207_邱城村。
西潭鄉
代碼350624201轄17個村委會:~201_桔林村、~202_新春村、~203_潭光村、~204_潭東村、~205_新厝村、~206_后陳村、~207_龍坑村、~208_山河村、~209_岑頭村、~210_上陳村、~211_軍寮村、~212_新安村、~213_青山村、~214_美營村、~215_沈寨村、~216_上營村、~217_福興村。白洋鄉 代碼350624202轄15個村委會:~201_湖美村、~202_東山村、~203_塘西村、~204_橋安村、~205_蘭里村、~206_麻園村、~207_陽山村、~208_白石村、~209_深湖村、~210_下徑村、~211_玉樓村、~212_上蘊村、~213_汀洋村、~214_舊宙村、~215_搭橋村。
建設鄉
代碼350624203轄10個村委會:~201_月港村、~202_建華村、~203_長埔村、~204_江畝坑村、~205_水頭村、~206_赤田村、~207_坪路村、~208_三林村、~209_馬頭村、~210_萬石溪村。紅星鄉 代碼350624204轄15個村委會:~201_芹山村、~202_東埔村、~203_五洞村、~204_下河村、~205_許寮村、~206_西埔村、~207_朱厝村、~208_進水村、~209_六洞村、~210_廟兜村、~211_樓仔村、~212_圓林村、~213_新林村、~214_石樓村、~215_坪林村。
梅洲鄉
代碼350624205轄7個村委會:~201_梅洲村、~202_梅東村、~203_梅南村、~204_梅西村、~205_梅北村、~206_梅溪村、~207_梅山村、~400_*梅州華僑農場。
*邊貿旅游區管委會
代碼350624500轄3個村委會:~201_樟朗村、~202_上營村、~203_后嶺村。
*閩粵邊界開發區管委會
代碼350624501轄1個社區、1個管委會:~001_邊城社區、~500_*加工區管委會。
區劃變遷
詔安建縣后,沿用都、圖的區劃。時二都統2圖、三都統10圖、四都統5圖、五都統5圖。
1701年縣以下重新劃定區域、編定保甲。除縣城直轄外,二都統2圖,下設金溪、四甲、南陂、九甲、官陂、秀篆等6個社、22個保;三都統10圖,下設東關、西關、南關、北關、胡厝陂、德新、含英、東沈、溪南、官牌、白石、平路、寶橋、后嶺、溪東、長田、西潭、長埔等18個約、44個保;四都統5圖,下設菜園埔、懸鐘、厚廣、大興、上湖、梅洲、梅山等7個約、20個保;五都(今屬東山縣,略)。
1799年分四路劃為4個都、22個圖、109保、1個縣城、4個關、583村。清末宣統間,劃分為15個自治區,區下設保、甲。民國初年沿用舊制,歷經數次變動,至1945年,全縣撤區并為13個鄉鎮,即中山鎮、遵化鄉、梅中鄉、東湖鄉、碧湖鄉、思政鄉、白洋鄉、景溪鄉、平葛鄉、官陂鎮、秀篆鄉、奇湖鎮、梅林鄉,轄162個保,2257個甲。
民國初屬西路道(汀漳道)。
抗日戰爭時期于1945年7月20日至1945年8月15日淪陷,后光復。
1949年1月,又將梅林鄉分為梅洲、竹港2個鄉,至此,全縣設11個鄉,3個鎮。
1949年12月12日解放,歷屬龍溪專區(地區)、漳州市。
詔安縣地圖1950年,全縣劃為7個區、89個鄉和8個街道居委會。 1950年,詔安取消民國的鄉鎮保甲制度,全縣劃分為城關區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區,城關區設8個行政街道。其他6個區下設89個鄉。此后區劃有所變動,1959年2月,全縣有城關、四都、橋東、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共7個人民公社和建設、紅星、金星、西山4個農場,實行政社合一。1984年10月,縣屬下建制政社分開,設2鎮、10鄉,下轄214個行政村,8個行政街道。至1996年,全縣設南詔、四都、橋東、梅嶺、深橋、太平、霞葛、官陂、秀篆9個鎮;西潭、白洋、建設、紅星、金星5個鄉;建設、紅星、金星、西山梅洲5個農場;嶺下溪、湖內2個林場。
1951年4月,全縣改設為8個區。1952年2月,又改設為9個區,轄89個鄉。1954年,增設為118個鄉。
1955年1月,將9個區調整為7個區。
1956年5月,城關、橋東合為1個鎮。全縣共有1鎮4區,轄57個鄉。1958年5月,實行撤區并鄉。全縣劃分為城關鎮及橋東、含英、下河、四都、梅洲、港口、溪南、上營、白石、西潭、美營、太平、大布、金溪、元中、進水、下官、上官、下葛、彩新、龍獅、陳龍、埔坪、青山、磜嶺25個鄉。
1958年9月,實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成立衛星、太陽升、東方紅、紅旗、團結、幸福、上游、和平8個公社及建設、紅星、金星3個農場。
1959年1月,幸福公社并入紅旗公社;全縣共有7個公社、3個農場。同年2月,公社改以駐地名稱命名,增設深橋公社,全縣共有8個公社、118個生產大隊。
1961年5月,貫徹《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重新設區,并縮小公社規模,全縣分為7個區、26個公社、4個農場。
1964年4月,撤區并社和調整生產大隊,全縣劃為8個公社、4個農場。1970年,調整部分公社的生產大隊歸農場。
1971年,全縣有城關、橋東、四都、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8個公社,以及建設、紅星、金星3個農場。
1978年1月,從橋東公社劃出下河等15個大隊增置下河公社(1982年更名為梅嶺公社)。
1980年,城關公社改為城關鎮。1981年12月,城關鎮改稱南詔鎮。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全縣共轄南詔、四都2鎮及梅嶺、橋東、深橋、西潭、太平、官陂、秀篆、建設、紅星、金星10鄉,下轄214個村和8個街道居委會。1987年6月,從官陂鄉劃出五通等9個村增設霞葛鄉。全縣共轄2鎮11鄉。
1990年,詔安縣轄2鎮(南詔、四都)、11鄉(橋東、梅嶺、深橋、西潭、太平、官陂、霞葛、秀篆、建設、紅星、金星)。共有9個街道居委會,218個村。
1999年,詔安縣轄9個鎮、5個鄉:南詔鎮、四都鎮、橋東鎮、梅嶺鎮、深橋鎮、太平鎮、霞葛鎮、官陂鎮、秀篆鎮、西潭鄉、白洋鄉、建設鄉、紅星鄉、金星鄉。
2000年,詔安縣梅洲華僑農場改制設立梅洲鄉;梅洲鄉轄梅僑居委會和原四都鎮的梅洲、梅溪、梅東、梅西、梅南、梅北、梅山7個村;梅洲鄉人民政府駐梅洲村。區劃調整后,詔安縣轄9個鎮、6個鄉。 2000年5月,從四都鎮析出梅洲、梅東、梅西、梅北、梅溪、梅山7個行政村及梅洲華僑農場,成立梅洲鄉。隨著經濟的發展,作為縣城的南詔鎮區域逐步拓寬擴建,社區相應增添,1999年5月增設文峰街居委會,光良街居委會;2000年8月增設秀峰街居委會。
2002年,南詔鎮下轄的12個街道居民委員會改稱社區居民委員會。
2001年起,詔安縣進行鄉(鎮)級區勘界工作,至2004年,共勘定行政區劃界線34條,總長度342.37公里。
2007年,全縣建制為9個鎮(南詔鎮、深橋鎮、橋東鎮、梅嶺鎮、四都鎮、太平鎮、霞葛鎮、官陂鎮、秀篆鎮);6個鄉(西潭鄉、白洋鄉、建設鄉、紅星鄉、金星鄉、梅洲鄉);5個農場(西山、金星、紅星、建設、梅洲);2個林場(建設、嶺下溪),1個工業園區,1個邊貿旅游區,下轄217個行政村、14個社區。
人口概況
編輯
明代
置縣時,詔安有2886戶,人口20836人。
清代
至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全縣人口85000人。160年中總人口增加64164人,增加3.08倍,年均遞增率8.77‰。以后,人口發展較快,
清道光九年(1829年),全縣82500戶358599人。再后,人口趨減。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全縣人口僅約15萬人(不包括東山部分)。民國25年增至195891人(男性107900人,女性87991人)。民國31年,全縣總戶數39307戶210259人。
民國34年,總戶數36730戶199280人。民國37年,總戶數43314戶196686人。
至民國38年,全縣總人口195456人。37年中,凈增人口45456人,年均遞增率為7.18‰。
共和國時期
新中國成立后,人口進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高自然增長期。
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為224985人,比1949年195456人增長15.11%。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289772人,1978年增至436752人。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460799人。以后,人口發展得到有效控制。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524972人,比1982年增長13.93%。
1991~1994年人口年均遞增率為4.91‰。1996年,全縣人口548690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568156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597798 城鎮人口19.64萬
2011年末全縣戶籍人口60.65萬人,計生人口(計生統計年)62.9萬人,政策符合率91.89%,人口自然增長率6.3‰。
2012年末全縣常住人口59.39萬人,出生率14.7‰,死亡率6.7‰,自然增長率8‰。城鎮化率39.1%,比上年提高4.3個百分點。
2013年末全縣戶籍人口62.44萬人,總戶數16萬戶;常住人口59.7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3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23.61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39.5%,比上年末提高0.4個百分點。
2014年末全縣戶籍人口64.65萬人,總戶數16.29萬戶。年末全縣常住人口60.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4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為24.38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40.5%,比上年末提高1個百分點。根據常住人口推算,全年出生人口0.93萬人,出生率為15.5‰,死亡人口0.44萬人,死亡率為7.3‰,自然增長率為8.2‰。
自然資源
編輯
水資源
主要河流有東溪(長110千米,境內93千米,流域907平方千米,境內145.3千方千米,支流有秀篆溪、金溪、長田溪、塔東溪)和西溪(境內長17.4千米,流域83.6平方千米);還有獨流入海的坑溪、烏林溪、蛤鼓腸溪、鹽倉溪、梅洲溪、石颯溪、赤五溪、田撲溪。港口人工潮系淡水湖,面積200公頃,人工湖還有亞湖水庫等。
耕地資源
據詔安縣政府官方網站報道, 境內耕地1.77萬公頃,林地7.75萬公頃。林木蓄積量37.9萬立萬米,毛竹20.1萬根。森林覆蓋率62.2%。20公頃以上連片草場1.03萬公頃,可利用9000公頃。水利資源理論蘊藏量4.57萬千瓦,可開發3.59萬千瓦。
海岸線長64.9千米,詔安灣為東海、南海交界處,漁業資源豐富。
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資源有鈦鋯砂、銅、鉛、鋅、銀、硫、鐵、鎢、釷、稀土、花崗巖、硅砂、石英石、水晶、高嶺土、泥炭土、建筑用砂、機磚粘土、獨居石、礦泉水、溫泉、海鹽水等。
物種資源
截止2008年5月,生物種類繁多,其中植物190科749屬1323種60變種。 是中國三大南藥基地。
道路交通
編輯
公路
全縣以公路交通為主,形成丁字交通骨架。
國道G324在2002年之前長期是詔安縣主要對外交通通道,北接云霄縣,南通廣東潮汕地區,現依舊發揮重要作用。該線途徑梅州鄉、四都鎮、金星鄉、梅嶺鎮、橋東鎮、南詔鎮、深橋鎮。在南詔鎮與深橋鎮交界與省道S309構成縣域丁字交通體系,聯系南詔鎮北部諸鄉鎮。
省道S309在2014年之前長期是詔安縣內部南北聯系的交通通道,北接平和縣,也是拼合南下廣東的重要通道。該線途徑南詔鎮、深橋鎮、西潭鄉、白洋鄉、建設鄉、太平鎮、紅星鄉、霞葛鎮、官陂鎮,通往平和大溪。
國家高速G15沈海高速公路在此設有詔安南(深橋雨亭)和詔安北(梅嶺霞寮)兩個互通,省
詔安縣二通道夜景高速S35福詔高速公路縮短了詔安同漳州、福州的距離,324國道線、省道309線在境內交匯,交通便利。
隨著漳詔高速北線復線的建成通車,縣域交通結構也在逐漸從丁字形交通骨架往上字形交通結構轉換。
福建省省級高速S35福詔高速2014年建成通車,該線途徑官陂鎮、霞葛鎮,在霞葛下壩設有互通口,是全線最南端。打通北部通道,緩解詔安北部的交通需求對全縣路網壓力。
鐵路
廈深鐵路過境,在此設有詔安站,辦理客運業務,每天有動車組前往珠三角、長三角、廈門、福州、合肥等地。
設施場站
詔安縣汽車客運站:位于花墩加油站對面詔安縣涼峰路與國道G324線交叉口邊上,為縣城重要交通樞紐。功能包括:
1、長途客運:擁有前往福州、廈門、泉州、漳州、汕頭、深圳、廣州方向車次,后由于動車站開通,已取消大量遠途客運班次,包括福州、深圳、廣州相關車次;
2、短途客運:擁有前往漳州、漳浦、云霄、東山、饒平方向車次,早八晚六,每半小時一班;
3、縣域客運:擁有前往除深橋鎮、西潭鄉、橋東鎮以外各鄉鎮方向車次,早八晚六,每半小時或一小時一班;
4、零擔貨運:覆蓋范圍與客運基本一致,多為生鮮干活。
廈深高鐵詔安站(詔安縣動車站) :位于位于詔安縣的西潭鄉洋潮村,牛仔嶺西南側。2013年12月28日廈深鐵路全線通車,詔安火車站也正式開始投入使用,作為廈深線的經停站,車站往南班次主要開往深圳,往北開往廈門、福州、溫州、杭州、上海、南京、合肥等地,日??縿榆嚢啻卧?/span>12趟左右。
公交車首末站:現有舊公交和詔安站兩個公交首末站,發車時間基本與動車發車時刻表相契合,一般提前一個小時到半個小時整點發車:
往詔安站途經:舊公交-縣鎮府-交警大隊-天山加油站-三角點車管所-天立場-考湖村-東山村-蘭里村-潭西村-白洋工商所-站前廣場
往舊公交大樓途經:站前廣場-白洋派出所-溜溜果園廠-麻園村-東山村-考湖村-工業廠區-仕富喬廠-深橋派出所-工業園區-電力公司-美食街-公交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