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覺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緯27°45′—28°21′,東經102°22′—103°19′之間。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西距州府西昌100公里。東鄰美姑、雷波縣,南連金陽、布拖、普格縣,西接西昌市、喜德縣,北靠越西縣??h境東西長95.28公里,南北寬66.15公里,面積2699平方公里。2010年,昭覺縣轄1個鎮,46個鄉,至2012年底,昭覺縣總人口26.84萬人。其中彝族占總人口的97.3%,主要有彝族、藏族等民族分布。 2010年,昭覺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31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1.6%,較2005年增長65.85%;財政總收入達到7921萬元,同比增長38.7%,較2005年增長254.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5556萬元。昭覺,是全國彝族人口大縣,彝族人口占總人口占總人口的97.6%,齊集什扎、所地、阿都、依諾四大方言。
昭覺縣宣統二年(1910年),昭覺正式設縣。民國時期昭覺屬四川省,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西康省。1951年4月22日,成立昭覺縣彝族自治區,屬西康省西昌區專員公署。1952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同意西康省將西昌專區一部分地區劃設為涼山彝族自治區;1952年10月7日,成立涼山彝族自治區,正式劃屬。1955年10月1日,撤銷西康省,昭覺歸屬四川省。
行政區劃編輯2000年,昭覺縣轄1個鎮、46個鄉。2010年,昭覺縣轄1個鎮,46個鄉:新城鎮、谷曲鄉、波洛鄉、龍恩鄉、達洛鄉、四開鄉、地莫鄉、博洛鄉、解放鄉、普詩鄉、竹核鄉、慶恒鄉、補約鄉、庫依鄉、比爾鄉、則普鄉、金曲鄉、日哈鄉、且莫鄉、哈甘鄉、塘且鄉、城北鄉、樹坪鄉、美甘鄉、柳且鄉、大壩鄉、庫莫鄉 、三崗鄉、尼地鄉、碗廠鄉、革吾鄉、色底鄉、永洛鄉、龍溝鄉、三岔河鄉、支爾莫鄉、特布洛鄉、拉一木鄉、央摩租鄉、宜牧地鄉、馬增依烏鄉、甘多洛古鄉、特口甲谷鄉、灑拉地坡鄉、齒可波西鄉、阿并洛古鄉、久特洛古鄉,共267個村,835個村民小組。
人口民族編輯至2010年底,昭覺縣總人口25.1萬人。至2012年底,昭覺縣總人口26.84萬人。其中彝族占總人口的97.3%,主要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瑤族、侗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地理環境編輯位置境域
昭覺縣位于四川省涼山州中部偏東,北端普雄火車站,南臨布拖縣,東接美姑縣,西連州府西昌。是涼山東
昭覺縣
部的交通樞紐和重要物資集散地。全縣幅員面積2698.2平方公里,昭覺縣位于四川西南部,北緯27°45′—28°21′,東經102°22′—103°19′之間。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西距州府西昌100公里。東鄰美姑、雷波縣,南連金陽、布拖、普格縣,西接西昌市、喜德縣,北靠越西縣??h境東西長95.28公里,南北寬66.15公里,面積2699平方公里。
地形
昭覺縣境內地形西高東低,有低山、低中山、中山、山間盆地、階地、河漫灘地、洪積扇等地形。以山原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9%左右,最高海拔3873米,最低海拔520米,平均海拔2170米。
氣候
昭覺縣地處低緯度高海拔的中山和山原,氣候具有高原氣候特點:冬季干寒而漫長,夏季暖和濕潤。按四川氣候分區,屬川西高原雅礱江溫帶氣候區。昭覺多年平均氣溫10.9℃,最暖年平均氣溫11.6℃,最冷年平均氣溫10.1℃,冷暖年溫差1.5℃。境內最低點520米,最高點3878米,相對高差3358米,立體地貌導致產生了立體氣候,高低點年均氣溫相關18℃左左。
水文
昭覺縣境內河流屬長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境內流域面積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共有11條。
資源編輯生物資源
野生植物種類繁多,至2010年底,已查明的藥用植物有65個科、132個品種,野生藥蘊藏量1875727公斤。主要植被資源有喬木云南松、冷杉等9個品種,主要經濟林木有蘋果、花椒、核桃、杜仲等7個品種;野生藥材有黨參、五位子、龍膽、半夏等66科、133個品種,野生藥蘊藏量187萬公斤;野生動物有小熊貓、獼猴、水獺、野豬等30余種。
礦產資源
昭覺縣屬四川省西南部高原山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礦石種類有:銅、鐵、鉛、鋅
昭覺縣 (2張)
、銀、銅、煤。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石膏、水晶石、瑪瑙、地熱水、河道砂石、粘土頁巖等,其中銅礦資源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有銅、鐵、石灰石等。至2010年底,昭覺縣已探明的和發現露頭銅礦點42處,銅金屬儲量達100余萬噸,露天銅礦點42處,銅金屬儲量達105萬噸。鐵礦5處,探明的瓦卡木鐵礦,保有鐵金屬儲量103萬噸,鐵礦石品位48—50%以上,大型赤鐵礦床,有鐵金屬量1000余萬噸待探明,石灰石儲量8045萬噸,地熱水資源5處,流量每日5000余立方米。
森林資源
至2010年底,昭覺縣有林業用地139196公頃,占幅員面積的51.6%,其中有林地42529.9公頃,占林業用地的30.55%,灌木林地30971.3公頃,占林業用地的22.25%,未成林造林3285.7公頃,占林業用地的2.36%,苗圃6公頃,宜林荒山和灌叢62403.1公頃,占林業用地的44.84%,森林覆蓋率27.25%。森林活立木總蓄積1799281立方米,其中林區蓄積量為1723339立方米,四旁樹蓄積66605立方米,散生木蓄積為9337立方米。
水利資源
昭覺縣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達63.35萬千瓦,可供開發20.64萬千瓦。已建成 水電站16處/30臺,裝機容量達14880千瓦,年徑流總量,水資源總量為26.65億立方米。全縣水蓄、引、提總量僅為3243萬立方米,只占水資源總量的1.2%。電力蘊藏量64.4萬千瓦,可開發量為20.4萬千瓦,僅開發14845千瓦,占可開發總量的7.3%。
土地資源
至2010年底,昭覺縣有耕地60萬畝,林地100萬畝,草山草坡209萬畝。
經濟編輯綜述
1997年,昭覺縣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352萬元,比1992年的14271萬元增長29.2%其中第三產業達到4826萬元,增長98.76%。2010年,昭覺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4.31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11.6%,較2005年增長65.85%,年均遞增10.64%;財政總收入達到7921萬元,同比2009增長38.7%,較2005年增長254.2%,地方財政收入達到5556萬元,同比增長25.93%,較2005年增長334.0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71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29.2%,較2005年增長499.3%。三次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53∶9∶38調整為2010年的41∶23∶36。
第一產業
2010年昭覺縣糧食種植面積達到30.2萬畝,較2005年增加2.23萬畝。糧食產量達到10.5萬噸,同比增長3%,較2005年增長11.5%,年均遞增2.2%。2010年,全縣投資570萬元的馬鈴薯原原種繁育中心和惠及5.2萬戶農戶的19萬畝全國綠色食品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2010年,全縣種植馬鈴薯21.2萬畝,產量達40.85萬噸,實現鮮薯銷售收入2.7億元。2010年,昭覺縣四畜存欄達86.33萬頭,較2005年增長7.54%,年均遞增1.5%;四畜出欄達67.44萬頭,較2005年增長19.6%,年均遞增3.9%;肉類總產量達3.21萬噸,較2005年增長22.5%。
第二產業
2008年,昭覺縣實現工業利潤1036萬元,較2007年增長114.5%;完成利稅2273萬元。礦冶工業集中區和農副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順利,三家電冶企業正式進駐園區并投產;裝機4000千瓦的竹核三級電站正式開工;裝機5000千瓦的烏坡電站正在開展前期工作;投資350萬元的環保新型水泥彩瓦廠正式投產。 2010年,昭覺縣有各類工礦企業32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7家,較“十五”末分別增加9家和4家;實現銷售收入4.67億元,同比2009年增長71.6%,利潤2071萬元,同比2009年增長76.9%,分別是2005年的8.7倍和13.3倍。
第三產業
2008年,昭覺縣實現旅游收入3132萬元,增10.9%。截至2008年末,昭覺縣從事第三產業經營
昭覺縣活動的單位和商鋪2811家,從業人員7090人;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1.49億元,增26.4%。 2010年昭覺縣共有交通運輸車輛959臺、餐飲娛樂和商品零售店鋪840家,分別較2005年增加456輛、40家,2005~2010年昭覺縣共接待游客227萬人,實現旅游收入1.92億元。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掛牌營業,銀行機構發展到4家。2010年,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達到13.54億元,比2005年增加9.72億元,年均遞增28.8%;貸款余額達到2.03億元,比2005年增加0.04億元。
交通編輯至2010年底,昭覺縣境內公路有40余條,總里程688.7公里。其中省級公路有3條,204公里(包括美雷路13公里在內),縣級公路3條,112公里,鄉級公路32條,296.2公里,專用公路9條,76.5公里,按照一九八八年公路總造價計算,縣境內總價值已有1.2億多元。2014年昭覺縣交通建設計劃總投資5.57億元,其中重點公路建設4.15億元,地方公路建設1.39億元,站點建設300萬元。通鄉油路60公里,通村通暢68公里,通村通達125.5公里,路側護欄24公里。2014年涼山州下達26個村,125.5公里通村通達計劃,通村通暢16個村,68.8公里的計劃。通鄉油路13個鄉,106.5公里。 規劃中的西昭高速公路將從這里經過,待建成后將極大地改善當地對外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