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縣原名后郭爾羅斯,位于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兩江左岸,長春、哈爾濱、大慶“金三角”的中心,隸屬于大慶市。是金太祖“肇基王績”之地,有著6000多年的文明,幅員面積4198平方公里,截止2013年47.58萬人口,肇源縣一個多民族縣份,21個民族,轄16個鄉鎮,6個農林牧漁場。
行政區劃編輯
肇源縣轄8個鎮、8個鄉,福興鄉、三站鎮、薄荷臺鄉、二站鎮、
肇源縣行政地圖
和平鄉、肇源鎮、頭臺鎮、大興鄉、浩德蒙古族鄉、義順蒙古族鄉、古龍鎮、新站鎮、民意鄉、茂興鎮、超等蒙古族鄉、古恰鎮。以及立陡山良種場、新立良種場、經作場、種畜場、茂興湖水產養殖場。共有11個社區居委會、138個村委會。(截止2014年)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肇源縣地處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兩江左岸,長春、哈爾濱、大慶“金三角”的中心,位于北緯45°23'—45°59',東經123°47'—125°45'。西北與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大慶市,北與肇州縣,東與綏化市肇東市接壤。西南以松、嫩兩江主航道為界與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大安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扶余市和哈爾濱市雙城區隔江相望。
地貌
肇源縣境內多為低地平原,多沼澤、泡泊、河川。
氣候
肇源縣氣候屬于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條件好,冬季寒冷干燥,溫差懸殊,少病蟲害。年均降水量在600mm左右,水源豐沛,處于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上限,年有效積溫2900℃-3100℃,無霜期可達165天,作物生長季節日照總數達1295.6小時。是黑龍江省第一積溫帶,年有效積溫2900-3100℃,氣溫適宜,雨量豐足,光熱資源居黑龍江省之首。
水文
松嫩兩江流經縣境長242.86公里。
旅游名勝編輯
在境內綿延250公里的松嫩兩江左岸至今已發掘出古文化遺址105處,發現自然景觀20多處,這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沿“黃金水道”分布,從東至西遙相輝映,構畫出了龍江西部風格獨特的旅游景觀。
西海濕地旅游區
位于肇源縣城西1公里處。占地面積5,500畝,平均水深1.5米,濕地內有天然的蘆葦、蒲棒草等水草植物。蘆葦蕩中,棲息著江鷗、野鴨、大雁等水禽數十種。2002年,起動了一期開發工程,修筑了6.45公里的環海路,修建了觀鷗臺、觀魚觀、賞蓮池、垂釣池、水上游樂區等設施。整個景區按計劃完工后,將達到國家3A級標準。
望海屯古城遺址(古稱寧江州)
位于三站鎮西南4公里處。相傳是金兀術妹妹的城池,在這里曾與岳飛有過交戰。古城保存完好,城東門外還保留著金兀術的點將臺。望海屯古城遺址已被定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區。
三岔河,古稱"大口",俗稱"陰陽界",
以栗末水(第二代松花江)和黑水(嫩江)交匯而成。為什么中"陰陽界"呢?因為發源于興安嶺的嫩江水凝重、微濁,發源于長白生的第二松花江水溫弱、清凈,兩股水匯合后,久不融合,并行達數華里。這樣,在二水交匯處就形成了一條黑白分明的分水線。這種現象除黃河上的涇、渭河外就唯我縣獨有,自古有"南有涇渭,北有栗黑"之稱。三岔河又是古盛京(今沈陽)至愛琿之間古驛道的必經之地,自古以來許多文人騷客在此留下了優美的詩篇。清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康熙帝到此暢游,留下了"源分長白波流迅,支合烏江水勢雄"的詩句。
頭臺鎮魁星樓
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位于頭臺鎮所在地東南高崗處,魁星樓主樓為三層,高16.8米,頂層四角有柱,為歇山式,樓內魁星作執筆圈點狀。旁有文廟大殿和東西配殿,正殿供奉孔子,配殿為各代名賢,形象各異,栩栩如生,是當時頭臺鎮的標志性建筑。遺憾的是在“文革”中被毀。為了圓廣大群眾的重建夙愿,繁榮鎮域文化,打造旅游產業,2009年,鎮政府籌資500萬元,進行了一期工程,建設了圍墻、魁星樓主題和公德碑及部分綠化。
肇源縣旅游風景 (9張)
小拉哈文化遺址
位于肇源縣義順鄉東義順村,坐落在一條隆起的恰似龍脊般的漫土崗上,東西長500米,向南約300米直抵小拉哈屯,北靠遼闊的拉哈泡。據專家考證肇源縣小拉哈遺址距今已有6500年歷史,是黑龍江省最早有人類活動的地方。1992年黑龍江省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的骨網鉤、陶網墜、蚌鐮、石鏟、石斧和玉器等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經科學考證,這里那時已形成了漁獵文化與農耕文化并行的局面。在小拉哈遺址農民春耕時還可撿到破損的石斧、玉片等。小拉哈文化遺址已被列為省級文化保護單位。
白金寶文化遺址
位于肇源縣民意鄉,距肇源縣城70公里。據考證,白金寶文化遺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歷史是“黑水先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金寶文化遺址是國家級古文化保護區。
濱江生態旅游景區
位于肇源碼頭松花江左岸,景區包括黑山,雞心灘,江心島,江畔公園,江邊漁村,沙灘浴場,防洪紀念塔,濱江大道,肇源新港,松花江大橋等景點,是集休閑娛樂,洗浴餐飲,觀賞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景區。
黑山、雞心灘景點
距肇源縣城南6公里。位于松花江左岸,沙灘長2600米,最寬處320米,面積65公頃。黑山是一座沙山,雞心灘是江邊的一個天然浴場。
金色的沙灘、碧綠的江水、天然的浴場,構成純樸、秀麗的大自然美景,每至盛夏,吸引大批游客前來洗浴、觀光、品魚、狩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