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區,隸屬于遼寧省丹東市,位于遼寧省東部,既沿黃海,又沿鴨綠江,還沿朝鮮半島,是全國罕見的三沿城市。面積123平方公里,人口41萬(2010年)。
振興區下轄9個街道,1個鄉鎮。2014年,振興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實現19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2%。
行政區劃編輯
截止2013年,振興區下轄9個街道和1個鎮;有48個社區,15個村。分別是:頭道橋街道,站前街道,臨江街道,永昌街道,六道溝街道,帽盔山街道,纖維街道,花園街道,西城街道,湯池鎮。
地理環境編輯
位置境域
振興區東臨鴨綠江與朝鮮隔江相望,鴨綠江大橋飛架兩岸;北靠錦江山,登上錦江亭可鳥瞰江場面全貌;安民鎮與朝鮮陸路接壤達7.5公里;西南經鴨綠江口與黃海相聯。具有沿邊、沿江、沿海、沿國際大通道的四沿優勢。
地形地貌
振興區北靠錦江山,登上錦江亭可鳥瞰江場面全貌。錦江山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主峰海拔136.8米。
氣候
振興區屬于北溫帶濕潤區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寒適度,陽光雨露和諧。來自太平洋的溫暖濕潤的東南風沿地形抬升,帶來豐沛雨澤。長白山——千山山脈橫臥于北部和西北部邊界,對來自西伯利亞的寒冷干燥的西北風構成一道天然屏障。四季分明,冬季時間最長,夏季次之,春秋過渡季節最短。春秋季節是南、北風交替的季節。春季冷空氣開始衰弱北退,暖空氣北進;秋季則反之。上述天氣形勢特點,形成為溫帶氣候,四季分明。冬季時間最長,夏季次之,春秋過渡季節最短。
水文
振興區主要水系有:鴨綠江,在丹東境內的流域面積為12822平方公里,流經丹東境內的河長203公里。
自然資源編輯
動物資源
振興區淡水魚類有鯉、鰱、草、鳙等多種。沿海的游泳生物主要有脊椎動物魚類82種,甲殼動物蝦類19種,軟體動物貝類41種和藻類2種。
植物資源
振興區長白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紅松、沙松、紫杉、蒙古柞,華北植物群落的木本植物代表種有赤松、油松、麻櫟、遼東櫟、板栗、臭椿等。
交通編輯
振興區丹東火車站、長途客運站、機場以及天然不凍港浪頭港、安民港均坐落在轄區內。鐵路公路四通八達,沈丹高速鐵路、丹大快速鐵路即將開通,莫斯科—北京—平壤的國際列車通過本區出入境。丹東民航開通全國各地航線。丹東至韓國仁川的國際海運航班業已通航。赴朝鮮旅游熱線全面開通,新義州、平壤、妙香山、板門店等異國風光可在四至七日內盡收眼底。
旅游景點編輯
抗美援朝紀念館
新館是由陳列館、全景畫館、紀念塔三大建筑主體組成的建筑群,融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和現代建筑特色于一體??傉嫉孛娣e1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近12,000平方米。
陳列館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層建筑,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樓高19.4米,上有5個民族風格的小亭,外墻為灰白花崗巖剁斧石貼面。陳列館的中央為序廳,序廳的正面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浮雕群像為背景,正中是毛澤東和彭德懷的巨型圓雕像,兩側分別是志愿軍戰歌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同志組建中國人民志愿軍命令。
全景畫館為高28.4米,直徑46米的圓形建筑,建筑面積3,3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全景
振興區 (5張)
畫陳列廳,下層為空軍專館和臨時展廳。
中朝友誼橋
位于中國丹東與朝鮮新義州之間的鴨綠江上,橫臥著的兩座大鐵橋,以居于江水的上下游分為上橋和下橋,這就是人所共知的中朝友誼橋和斷橋。
英美領事館舊址
1903年,英國決定在安東設領事館,選址在今錦江山公園東側。領事館房屋建成后,英國立即派領事進駐,同時美國在安東的領事權也由英國兼任。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英國人邵兆直(譯音)在安東建立怡隆洋行,經辦輪船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英美領事撤走,由邵兆直代理英國領事。太平洋戰爭爆發后,邵兆直去上海,委派怡隆洋行的兩名中國職員滕毓鐘、劉國芳代為管理。解放后該建筑收歸人民政府管理。
鴨綠江公園
鴨綠江公園,位于丹東市中心區域南側的鴨綠江畔,全長3.4公里,是丹東市打造鴨綠江旅游品牌的重要形象工程。濱江路公園始建于1979年,1982年正式對游客開放,占地面積4.9公頃。
錦江山公園
錦江山公園占地面積91.06公頃,始建于1916年,原名鎮江山公園,1965年改為現名。富有民族特色的牌坊式公園大門屹立在入口處,朱紅圓柱,壁畫裝點。公園大門始建于1924年,原為木結構,1935年改建成混凝土結構,1959年改建為具有民族風格的牌坊。它長34米,高17米,總建筑面積為396.7平方米。牌坊頂部雕刻精細,繪以各色古典圖案,黃綠相間的彩色琉璃瓦沿檐脊而下,依次排列32個形象逼真的琉璃獅子。卷棚下繪有52幅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