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雄位于云南省東北,云貴川三省結合部,隸屬云南省昭通市。地跨東經104°18′至105°19′,北緯27°17′至27°50′。鎮雄,東以赤水河為界與四川敘永相鄰,南連貴州畢節、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h屬坡頭鎮德隆村,即“雞鳴三省”之地??h境從東至西99公里,從南到北54公里,總面積3696平方公里。人口1526647人(2010年)??h城駐地烏峰鎮,距省城昆明598公里,距貴陽326公里,距重慶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鎮雄縣是云南省第一人口大縣,也是中國百萬人口大縣。自然資源較為豐富,歷史上與滇西的騰沖共同享有“金騰越、銀鎮雄”的美稱。
鎮雄。取“鎮守雄關”之意,自公元前135年(西漢武帝建元六年)置南廣縣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其間,建置多次變更,先后有南廣縣、南昌縣、南廣郡、協州、東安縣、芒部部、茫部路、芒部府、鎮雄府、鎮雄州、鎮雄縣之稱。 夏、商屬梁州、雍州區域。周時名屈流大雄甸。西漢建元六年(前135),為南廣縣,屬犍為郡。東漢建安十九年(214)改置南昌縣,屬朱提郡。三國蜀漢延熙元年(238)置南廣郡,屬益州。西晉建武元年(304),廢南廣郡,屬益州朱提郡南秦縣。東晉至南朝梁屬寧州朱提郡。北朝周屬南寧州。建安十九年(214),改置南昌縣,屬朱提郡。蜀漢延熙元年(238)置南廣郡。隋開皇三年(583),改設協州,不久廢。唐武德元年(618),復置協州。天寶戰爭(754),后,入南詔,改為芒部。宋熙寧七年(1074),置西南番部都大巡檢司。937年,白蠻段氏建立了大理國,仍以大理為政治中心。滇東北地區不屬于大理國范圍,是宋敘州羈縻之地。有烏蒙部(今昭通、魯甸)、芒部(今鎮雄)、烏撒部(今威寧)、閟畔部(今會澤、巧家)、科部(四川寧南)、易娘部(今彝良)、易溪部(今威信)、阿頭部(貴州赫章)。元至元十年(1273)置芒部路軍民總管府,屬云南行省;下轄益良州、強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芒部路屬烏撒烏蒙軍民宣撫司,至元二十四年(1287)改屬烏撒烏蒙宣慰司管軍萬戶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設芒部衛,相繼改為芒部府,隸云南布政司,同年徙治納沖南七里。洪武十六年(1383)正月,改隸四川布政司。洪武十七年(1384),升為芒部軍民府,同年撤并強州、益良州。成化年間,芒部軍民府徙治納沖。正德十六年(1521)置白水江簸酬長官司,屬芒部軍民府。嘉靖五年(1526),援引“大雄”古名,改稱鎮雄軍民府;升卻佐寨置懷德長官司,升母響寨置威信長官司,升夷良寨置歸化長官司,升卻落角置安靜長官司,均屬鎮雄軍民府。萬歷三十七年(1609),鎮雄軍民府改稱鎮雄府。清初襲明制,稱鎮雄土府,屬四川省。雍正五年(1727)3月,改土歸流,為鎮雄府,劃歸云南省。雍正六年(1728)2月,降為散州往屬于烏蒙府。雍正八年(1730)7月,烏蒙府更名為昭通府,屬迤東道(治曲靖府)。清雍正九年(1731)始建縣城。光緒三十四年(1908)10月,升為鎮雄直隸州,屬迤東道,彝良州同駐彝良,州判駐威信。清宣統三年(1910),升為直隸州。民國二年(1913年),改州為縣,分置彝良縣,設立威信行政委員(后改為設治局)。民國2年(1913)改州為縣,分置彝良縣,鎮雄縣屬滇中道。民國6年(1917),鎮雄縣析設威信行政區。民國18年(1929),裁滇中道,鎮雄縣直屬省。民國31年(1942),鎮雄縣屬云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區(駐昭通縣)。1949年后,鎮雄縣隸屬昭通地區;1950年,鎮雄縣解放后,屬昭通專區。1970年,昭通專區改為昭通地區,鎮雄縣屬昭通地區。2001年8月,昭通撤地設市,鎮雄縣屬昭通市至今。地理環境編輯
鎮雄縣
位置境域鎮雄縣風光鎮雄位于云南省東北,云貴川三省結合部,地跨東經104°18′至105°19′,北緯27°17′至27°50′。東以赤水河為界與四川敘永相鄰,南連貴州畢節、赫章,西毗彝良,北抵威信??h屬坡頭鄉德隆村,即“雞鳴三省”之地??h境從東至西99公里,從南到北54公里,總面積3696平方公里??h城駐地烏峰鎮,距省城昆明598公里,距貴陽326公里,距重慶505公里,距成都618公里,距昭通265公里??h城與毗鄰市(縣)城距離,距敘永182公里,距威信87公里,距赫章76公里,距畢節73公里,距彝良220公里。 地貌
鎮雄位處云貴高原北部斜坡地帶,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全縣無壩區,只有半山區、山區和高寒山區。地勢西南高,東北低,中部和南部稍平緩。最高點是安爾鄉麥車村的戛么山,海拔2416米;最低處為羅坎鎮桐坪村大灘,海拔630米。 氣候鎮雄大多數地方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少數河谷地區屬北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11.3℃,日照1341小時,無霜期218.6天,年平均降水量914.6毫米。
自然資源編輯水力
赤水河鎮雄縣境內有橫江、赤水河、烏江三大水系,含大小河流39條,主要河流有白水江、羅甸河、翟底河等。全縣每年降水量33.65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10.38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6萬千瓦,實際可開發量22萬千瓦,現已開發3.69萬千瓦。 礦產境內礦藏主要有煤炭、硫鐵礦、大理石、水晶石、石灰石等30多種。其中,煤炭和硫鐵礦分布很廣,儲量豐富,煤炭遠景儲量74億噸,占全省儲量28.01%,工業儲量45.17億噸,占全省儲量的17.1%。 生物植物資源600多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桃,筇竹、方竹等竹筍珍品和苦丁茶,以及天麻、黃連、半夏、云木香、杜仲等100多種中藥材和竹蓀、香菌、木耳等菌類植物。野生動物150多種,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
行政區劃編輯2012年至今,鎮雄縣轄21鎮7鄉:烏峰鎮、羅坎鎮、雨河鎮、大灣鎮、牛場鎮、五德鎮、芒部鎮、以勒鎮、赤水源鎮、母享鎮、潑機鎮、黑樹鎮、碗廠鎮、鹽源鎮、木卓鎮、以古鎮、坪上鎮、塘房鎮、場壩鎮、中屯鎮、坡頭鎮、花朗鄉、花山鄉、杉樹鄉、魚洞鄉、尖山鄉、果珠彝族鄉、林口彝族苗族鄉。
人口民族編輯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鎮雄縣總人口1097093人。2003年,總人口1283913人。 2010年,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鎮雄縣戶籍人口1526647人。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19070人,占總人口的91.77%;各少數民族人口為109305人,占總人口的8.23%。其中,彝族人口為71945人,占總人口的5.42%;苗族人口為31301人,占總人口的2.36%。
經濟編輯綜述
磅礴烏蒙、魅力鎮雄2007年,鎮雄縣生產總值達到280106萬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054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118679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達到56968萬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104459萬元。 2012年,鎮雄縣生產總值177652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2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88976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7777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774元/人;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092元,農業總產值實現53526萬元;工業總產值實現118226萬元。 2013年,鎮雄縣生產總值完成96.4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21.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8.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6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7.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9.6億元,全口徑財政總收入完成16.3億元,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5.9億元,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完成47.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7.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6489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496元。
第一產業
2007年,鎮雄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66713萬元。其中:農業產值完成78443萬元;林業產值完成3531萬元;畜牧業產值完成80714萬元;漁業產值完成75萬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3950萬元。2007年,糧食生產在播種面積減少5881畝的情況下,糧食總產量為304330噸其中:小春糧食產量為29515噸;大春糧食產量為274815噸??緹煯a量為159902百公斤;油菜籽產量15706百公斤。2007年,全縣造林31200畝,畜牧業產值完成80714萬元。漁業產值完成75萬元,比2006年增長11.8%。農業農村生產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 2013年,鎮雄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1億元。糧食產量達到48.3萬噸。完成煙葉收購21.5萬擔,實現產值2.5億元。
第二產業
2007年,鎮雄縣有工業3727戶(含個體工業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25戶,規模以下工業3702戶。全縣工業總產值完成94293萬元。 2013年,鎮雄縣工業總產值96億元,同比增長22.2%。原煤產量達1456萬噸,洗選煤270萬噸,煤炭對GDP的貢獻率達40.6%。實現水力、火力發電37億度,產值13.5億元。完成園區工業總產值16.7億元,工業增加值5.6億元。
第三產業
2007年,鎮雄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147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4702萬元,財政總收入共完成20374萬元。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248088萬元。全縣承保額達92789萬元。 2013年,鎮雄縣赤水河“雞鳴三省”大峽谷景區合作開發達成協議。羅坎小溪壩生態旅游區和花山、果珠旅游小鎮建設加快推進。紫砂石壺、萬能彩色實物打印機、尖山刺繡等商品對外影響不斷擴大。房地產業、物流商貿、住宿餐飲、批發零售等服務業健康發展?!班l村流通”工程建設加快,農村流通網絡體系基本形成。金融機構服務發展效果明顯,各項存貸款余額達130.3億元和65億元,同比增長21.3%和10.5%。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全年輸出勞動力34.6萬人,實現務工總收入54.6億元,務工純收入35.5億元。
交通編輯
鎮雄縣風光鎮雄縣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省道、縣道為骨架,鄉村道為補充的公路網絡,實現了鄉(鎮)通客車,村(居)民委員會通公路。宜畢高速公路正在緊張建設中,成貴高鐵在這里設立鎮雄站,屆時對外交通將得到較大的改善。2007年,鎮雄縣交通運輸生產主要指標平穩增長。其中:貨運量完成107.9萬噸,比2006年增長12.0%;貨運周轉量完成11902萬噸公里,比2006年增長12.0%;客運量完成432.6萬人次,比2006年增長4.8%;客運周轉量完成45930萬人公里,比2006年增長4.9%。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2329公里;全縣有車輛28115輛,其中:大車646輛,小車5842輛,拖拉機2948輛,摩托車18288輛,其他391輛。
社會編輯郵電
2007年,鎮雄縣郵電業務總量完成12571萬元,比2006年增長11.1%。報紙累計份數2854440份,雜志累計份數90080份,郵政儲蓄期末余額為15164萬元。2007末,全縣共有固定電話33659部,每萬人擁有固定電話245部;全縣移動電話用戶達142387戶,比2006年增加47387戶,每萬人擁有移動電話1038部,比2006年增加337部。
電力
2013年,鎮雄縣寨上電站、油房電站等在建項目加快推進。黑樹輸變電工程、塘房變電站技改和烏屏二回線建設完成,2012年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和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基本完工,新增農網戶表改造3.5萬戶,農網覆蓋率達50.7%。
教育
2013年,鎮雄縣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大力實施。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全縣高考上線率達98.5%,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保持全市前列。自籌資金6457萬元,妥善解決了離崗的13394名民代師遺留問題。
醫療
2013年,鎮雄縣婦幼健康計劃深入開展,疾病預防控制不斷加強,基本藥物制度有效鞏固,省級藥品安全示范縣創建成功,縣醫院、縣中醫院升級為二甲醫院?!靶罗r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參合率達96.5%。
社保
2013年,鎮雄縣民政救助資金4.51億元;新增城鄉低保指標4.74萬個,清退城鄉低保5.35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60.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3516人,發放“貸免扶補”創業貸款7236萬元。9000套公租房已建成6498套;9912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完成。
文化編輯彝苗族傳統文化保持區
鎮雄風光鎮雄主要有安爾鄉小米多村、林口鄉木黑村、坡頭鄉亳都村。
民間文化傳承人①民間舞蹈代表人物:楊洪清。②民族民間工藝代表人物:吉學平。③民間風俗禮儀傳承代表人物:陸金華。 民族語言文字主要少數民族有苗族、彝族、白族等?,F彝族仍有文字,少數人可講彝族語言。苗族普在小范圍內使用過滇東北老苗文,解放后重新創作了新苗文,但沒有普遍推廣,在農村地區基本沒有人懂。苗族語言使用頻率也在逐步減少,在苗寨或群體內部仍有苗語交流,但年輕一代多數用漢語。 民族民間口傳文學
鎮雄民間沒有專門的神話史詩,僅有一些盤古開天地、伏羲兄妹繁衍人類、女媧補天等散見于一些民間歌謠中,地方傳說主要有“雞鳴三省”的傳說。苗族現有少數人知道其祖先神話及英雄人物的傳說,地方諺語及歇后語相當有特色,數目很多?!舵傂劭h志》已部份收錄。 民族民間音樂鎮雄民間山歌主要即興創作為多,在以前農村地區普遍流行,內容涉及愛情、警世、喻世、調笑、嘲諷、日常生活等,勞動歌主要有盤歌、打鼓草、蓮花落等,唱腔不一。小調有勸賭歌、祝英臺、賭錢歌、壯丁歌、荷包歌、長年歌、十月逢美去交情、煙袋歌等。習俗歌有酒令、喪葬樂有散花詞?,F民間山歌、勞動歌,收集在《鎮雄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中。小調、喪葬,仍常見于民間喜慶、喪葬活動。 民族民間舞蹈鎮雄民族民間舞蹈常在于苗族、彝族、漢族喪葬習俗中,諸如苗族跳壇、漢族拜懺等。另外在節慶期間有苗族蘆笙舞、漢族舞獅、舞龍、蓮花舞,彝族蘆笙舞等。 民間美術
鎮雄縣民間舞蹈民族民間美術方面主要有門神、甲馬紙、春貼子,漢族用于祭祀、喪葬的“案子”,民間土漆漆刷的家具、圖飾、木雕、泥塑的神像,以及儺戲表演的面具等。
民族民間建筑鎮雄民族民間建筑中,多采用庭院式木結構,輔助碉樓式土木結構。在現存建筑中有代表性的有彝族的大灣鎮隴家房子。隴家老房子(現中共鎮雄縣委辦公家)。 民間戲劇在鎮雄潑機、羅坎仍保存有地方特色濃郁的花燈、蓮槍、牛燈、耍獅子、龍燈等劇目,現逢年過節都會搞一系列活動。我縣大部分地區還流行端公戲(儺戲),有過許多壇門、現僅有極少數傳承人,在興建寺廟廟會時偶爾還有表演。 民間曲藝鎮雄民族民間曲藝主要有唱書,內容多涉及民間傳說、勸戒,歌頌歷史人物等,諸如《大孝節》、《祝英臺》,每逢辦喜事等這種人員眾多的場合,就會有唱書先生通宵達旦地唱。 民間傳統工藝鎮雄傳統工藝有編織工藝,諸如草編蓑衣、草鞋、竹編的種種日常生活生產用具等。陶瓷工藝有土制壇、罐、砂鍋。木作工藝有雕花、藻井。釀造工藝方面有土制白酒和榨菜油。還有苗族傳統蠟染、紡線、織布、挑花、刺繡,部分苗寨織布機及其他用具齊全。苗族服飾崇尚大紅大紫、花色繁多,頭飾、胸飾復雜,服裝袖、肩、胸、腰帶、裙邊等都有挑花、刺繡。彩扎工藝在民間有屈指可數的老藝人掌握,可以扎龍、獅、牛等?,F今在喪葬習俗中流行喪罩、幡傘、錢龍等。 民間傳統習俗鎮雄飲食習俗崇尚敬老,口味則傾向于川味,喜麻、辣,特色菜有老臘肉、酸菜、鹽菜、豆豉等,居住習俗方面民宅基本依山而建,建筑由堂屋及火炕組成,堂屋為各種儀式舉辦處所,火炕功能屬會客室,“房圈”多為當家人住。民間制度習俗主要體現在各民族婚喪嫁娶中,這些活動往往有一整套傳統的禮節和程序。另外,每個宗族都會有本家的輩份排列,易于認親排輩,上溯十數代,下可延續幾十代。民族民間體育主要有蕩秋千、撥河、摔跤等。民間信仰上尊崇祖先崇拜及釋、儒、道;主要儀式有廟會、獻天、上墳、驅鬼等。民間還普遍相信一些神秘巫術,諸如有“走音”、“河蘭法”、“降神”、“下陰曹”等。
旅游編輯
李富平攝:雞鳴三省碑文鎮雄,古今自然景勝尤多。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收入《鎮雄州志》的景勝,有烏峰聳翠、白人仙影、月窟禪光、一星拱斗、平壩春耕、二水懷珠、桂礬秋釣、梅坳流云。同時,在《景勝》篇記入佛寺垂楊、吶林飛瀑、桃壩晚霞、鳳嶺樵歌,歲關漁唱、墨池流香、羊梯石蹬、柳林春雨、西山筇竹共十七景。民國間民間所命的景致,有犀牛望月、平因秋水、仙姑留影、石關月朗、龍洞晴波、仙人撒網、王泄點燈、—品當朝、珠筆點相?!舵傂劭h志》,收入夫妻石羅、雞鳴三省、羅甸風光、白騾騰空、飛瀑流珠、葡萄三井、魚跳龍門、羅漢撞鐘、芒部風情、間歇泉水、玉帶龍宮、玉帶天宮、南天門、白馬龍潭、古洞天門、美女梳妝、白水天橋落景景,還有中山公園和人民公園。雞鳴三省
鎮雄雞鳴三省界碑云貴川雞鳴三省位于云貴川三省交界處。東為貴州畢節林口,北位四川敘永縣水潦鄉岔河村,西為云南鎮雄縣坡頭鎮德隆村白車。此地風景有白車溶洞、交界河灘、白車碑文、獻山白車胡家老包、貴州老鷹洞頭碑處、四川大堰、岔河叢洞、云南白車涼風洞、白車滴水穿石臺、白車小梯子、梯子巖犀牛洞等。稍遠有云南官曾巖、威信扎西會議舊址、四渡赤水舊址、半坡過哈等旅游的好地方。 烏峰山據《四川總志》及多種志書所載,“烏通山,在府治北五里,夷語‘首’曰‘烏’,‘立’日‘通’,謂此山巍然獨峙,高入云端,如人翹首特立?!睋纤?,烏通山,意為第一巍然獨峙之大山。烏峰山聳立城北,有“烏峰山戴帽,鎮雄城雨到”之說。烏峰山是鎮雄的象征,刊物、商標、商店、鎮名多以它命名。 白水天橋
鎮雄縣人民公園鎮雄縣城西九十里五德鎮東北九里許,海拔1060米左右之天生橋,氣候炎熱,年均氣溫十四點五攝氏度。兩鋒南北對峙,白水江上游由西至東,至此入洞,三進三出,形成一巨大天然橋梁,《鎮雄州志》己入橋梁門類。人民公園鎮雄人民公園,位于縣城東北隅,坐北向南,占地20.5畝五,投資105萬元,1988年施工,1989年9月告竣。紅口廣場,塑有毛澤東主席像,1969年1月興工,是年7月1日落成,基座為12.26米,身高7.1米,常于此舉行盛會。后又建環翠樓于毛澤東主席塑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