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縣,隸屬四川省德陽市,位于川中丘陵地區西部的農業大縣。以古中水(今羅江)而得名。 中江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西臨成都,北依綿陽,南靠遂寧。通過境內的公路主要有羅桂公路、唐巴公路、成達鐵路、成南(充)高速等。 中江名優特產有手工掛面、八寶油糕、中江柚等,風景名勝有中國芍藥谷、中江北塔、黃繼光紀念館等。截至2013年,中江縣幅員面積為2063平方公里,下轄29鎮16鄉,總人口為1430556人。
中江縣所處位置圖(帶顏色處)隋朝,改置玄武縣,與飛烏縣和銅山縣并存。唐朝,天寶元年(742年),屬梓州梓銅郡管轄。宋代,真宗大中詳符五年(1012年)改為中江。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廢飛烏縣入銅山縣;至元二十年(1283年),廢銅山縣入中江縣,屬四川北道廣元路潼川府管轄.明清時期,屬潼川府管轄。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改潼川府為直隸潼川州;民國后期,屬遂寧專署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屬遂寧專區,1958年屬綿陽專區,1983年屬德陽市。
行政區劃編輯中江縣下轄45個鎮鄉,其中:鎮29個,鄉16個,共有760個村,社區71個。鄉鎮分別為:凱江鎮、東北鎮、杰興鎮、通濟鎮、回龍鎮、永太鎮、黃鹿鎮、南華鎮、南山鎮、集鳳鎮、富興鎮、興隆鎮、輯慶鎮、永安鎮、悅來鎮、雙龍鎮、繼光鎮、倉山鎮、馮店鎮、積金鎮、會龍鎮、聯合鎮、太安鎮、萬福鎮、廣福鎮、永興鎮、普興鎮、玉興鎮、龍臺鎮、青市鄉、瓦店鄉、古店鄉、清河鄉、合興鄉、石泉鄉、柏樹鄉、高店鄉、太平鄉、白果鄉、民主鄉、石筍鄉、永豐鄉、元興鄉、石龍鄉、通山鄉。(鄉鎮信息,來自于中江縣人民政府官網首頁)
中江縣位于川中丘陵地帶。地理坐標在東經104°26′-105°15′、北緯30°31′-31°17′之間。東鄰綿陽市三臺縣、南達遂寧市蓬溪縣、資陽市樂至縣,西接成都市金堂縣、廣漢市,北鄰羅江縣、綿陽市涪城區??h城距德陽35公里,距綿陽65公里,距成都88公里,均有一、二級水泥路相連??偯娣e206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中江縣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絕大部分是丘陵,海拔一般在500-600米,其余為平壩和低山。
氣候
中金快速通道中江位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7℃,1月份平均氣溫5.5℃,8月份平均氣溫26.1℃,年平均降雨量882.5毫米。
河流水系
中江縣境內有涪江水系的凱江、凄江和沱江水系的建興河、石泉河、清溪河。龍泉山脈為涪江與沱江水系的分水嶺。
自然資源編輯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中江縣境內已勘探出的礦產資源主要有天然氣、石油、鹽、礦泉水、銅礦、頁巖、粘土等。鹽礦主要分布于倉山、廣福一帶,儲量為126億噸;銅礦主要分布于興隆銅官寺、高店、廣福、馬安、李都、牛王廟六個地區,儲量分別在10-300噸之間。
森林資源
截至2013年,中江縣有林地48671.2公頃。其中,用材林面積達15457.2公頃,木材蓄積779277立方米;防護林23635.4公頃,木材蓄積1083861立方米;薪炭林2022.6公頃,木材蓄積111094立方米?;盍⒛究傂罘e2416201立方米。
水能資源
都江堰灌區的人民渠人民渠流經中江縣境內,主干渠達135余公里,配套支渠達3000余公里。另外,境內有中型水庫4座、小型水庫42座、塘堰10000余處??h境內總蓄水能力達1.8億立方米以上。
人口編輯2012年,中江縣總人口為14305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0829人。2012年,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3.56‰,城鎮化率33.53%。
經濟編輯2012年,中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6.6億元,比2011年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95.3億元,增長18.2%;第三產業增加值61.6億元,增長11.1%。一、二、三產業結構為30.7:42.1:27.2。
第一產業
中國芍藥谷 (5張)
2012年,中江縣農業總產值112.8億元,比2011年增長4.5%。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7885公頃,增長0.15%。其中:小麥播種面積 40553公頃,增長0.04%;水稻播種面積25971公頃,增長0.22%;玉米播種面積34580公頃,增長0.07%。糧食總產量為86.5萬噸,增長1.2%,其中:小春糧食27.4萬噸,增長2%;大春糧食59.1萬噸,增長0.9%。棉花總產187噸,增長16.9%;油料總產7.3萬噸,增長1.1%;水果4.3萬噸,下降23.8%。林業總產值達到5.4億元。畜牧業總產值達到58.1億元,增長 3.8%。出欄肥豬166.4萬頭,增長1.6%;出欄肉牛8.9萬頭,增長0.7%;肉羊27萬只,增長0.6%;小家禽畜3637.7萬只,增長3.3%;肉類總產量19.7萬噸,增長2.1%;蠶繭6200噸,下降4.1%。水產品產量達到6065噸,增長12.3%。
第二產業
2012年,中江縣實現工業總產值145.8億元,比2011年增長22.6%;實現工業增加值84.2億元,增長20.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5.5億元,增長21.9%。至2012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53家,其中年產銷過億元的工業企業達55家,完成工業總產值149.6億元,增長24.3%。實現建筑業總產值8.42億元,比2011年下降19.6%。建筑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0.4萬平方米,下降25.4%,房屋竣工面積20.14萬平方米,下降61.6%。
第三產業
中江縣城區2012年,中江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1.1億元,比2011年增長16%。其中,批發業實現零售額2.6億元,增長54%;零售業實現零售額81億元,增長15.3%;住宿業實現零售額0.5億元,增長26.2%;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7億元,增長14.7%。接待游客161.1萬人次,增長10%,其中國內游客160.9萬人次,增長10.1%;實現旅游總收入8.1億元,增長45.2%。
社會事業編輯教育
截至2012年底,中江有普通中學62所,在校學生54135人;小學207所,在校學生63819人;在園幼兒29814人;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達100%,小學畢業升學率達100%。
文化
中江縣東江2012年,中江縣作者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文藝作品6件,省級刊物上發表26件,市級刊物上發表62件;有2件作品獲國家級獎,14件作品獲省級獎。新發展有線數字電視1.2萬戶、地面數字電視6000戶,中江電視臺自辦節目信號覆蓋全縣。
衛生
截至2012年底,中江縣有醫療衛生機構83個,衛生技術人員2521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97人,衛生機構病床3349張。
體育
2012年年,中江舉辦各種體育競賽59次,參賽人數24700人。運動員參加省級比賽獲金牌4枚,銀牌3枚,銅牌4枚;參加市級比賽獲第一名8個,第二名12個,第三名10個。
交通編輯截至2012年底,途經中江縣城的成德南高速公路中江至成都段建成通車,中金快速通道興隆段建成通車。2012年末,境內公路總里程2762公里,其中等級公路1863公里。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59公里。
風俗民情編輯觀音會
中江觀音會為每年的農歷二月十八日,信徒以婦女居多。屆時,人們從廟中抬出觀音大士的塑像,打著各種彩旗幢幡,手捧香爐祭品。由鑼鼓音樂引路,組成宗教儀仗隊伍,參加游行。
倉山大樂佛祖會佛祖會定于農歷四月初八,據說是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的誕辰。佛祖會要組織盛大的游行,由僧尼及信徒,將佛祖的座像抬出,由人抬各種傳說的佛像、韋馱、護法、鬼神等,沿街信徒遙拜叩頭,燒香獻果。倉山大樂倉山大樂,源于周代,被稱為音樂活化石。既有北方鑼鼓雄渾、粗獷、豪放的特點,又有四川鬧年鑼鼓雋秀的風格。2007年,被列為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著名人物編輯蘇舜欽
中江縣城區建設 (73張)
蘇舜欽(1008-1048),北宋詩人,字子美。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位。有《蘇舜欽集》16卷。蘇舜元蘇舜元(1006-1054)字子翁,一作才翁,梓州銅山人。善草書,官至尚書度支員外郎,三司度支判官。著有詩集一卷。陳啟修陳啟修(1886-1960)后改名陳豹隱,字惺農。1917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同年受邀擔任北京大學法科教授兼政治門研究所主任。1947年任重慶大學商學院院長,1956年被評為經濟學一級教授。 黃繼光黃繼光(1931-1952)中國人民志愿軍第45師135團9連的通訊員,在朝鮮上甘嶺地區597.9高地陣亡。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名優特產編輯中江手工掛面中江手工掛面是中江縣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2010年,中江掛面的制作工藝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中江手工掛面中江柚中江柚屬于文旦柚系品種,引自福建。1991年在四川省水果評審會上被專家評為肉質第一名,果形第二名的優質水果。中江八寶油糕中江八寶油糕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為主要原料,摻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雞蛋、鮮玫瑰泥、蜜櫻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制作的糕點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