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為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濟寧市代管。位于山東省南部,北依曲阜、南靠滕州。全市總面積1616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3個鎮,總人口115萬(2011年)。秦朝始置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初改“騶”為“鄒”,稱鄒縣。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鄒城市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鄒城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誕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之稱譽,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新興能源工業基地,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自然資源編輯土地資源
鄒城市土地總面積l616平方公里,折合2419458.3畝,為濟寧市總面積的15.7%。人均占有2.16畝,低于全省、濟寧市平均水平。其中,耕地94.4萬畝,占總面積的39%,人均0.84畝。
水資源
鄒城市現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湖東區水系。境內有水庫111座,其中大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20座,小(二)型水庫90座。鄒城市多年平均水資源蘊藏量約為5.11億立米。地下水主要分布在中心店鎮—北宿鎮—太平鎮一帶的鄒西水源地和以唐村鎮為中心的唐村水源地;地表水主要為東部山丘區、西南低山區水庫、塘壩蓄水。
生物資源
植物:鄒城市屬于華北生物區系,其植被屬于暖濕帶夏綠林帶,原始植被山丘為闊葉林,平原為草甸植被,現已被人工栽培作物,林木和田間雜草所取代。栽培農作物種類約70個,品種200余種。木本維管植物資源種類繁多,鄒城市共有45個科,80個屬,120余種。用有中草藥植物100余種。
動物:畜禽養殖種類主要有牛、馬、驢、騾、豬、羊、兔、雞、鴨、 鵝、鴿子、鵪鶉、豹、美洲狐等。野生獸禽類主要有野兔、黃鼠狼、狐貍、狼、獾、灰喜雀、麻雀、山雞、啄木鳥、燕子、貓頭鷹等。鄒城市屬淮河水系,具有淮河水系的典型魚類,共有魚30余種,其中養殖魚類主要有鰱魚、鳙魚、草魚、青魚、羅非魚、雜交鯉等。
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以煤炭、花崗石、石灰石為主,其次為黃沙、高嶺土、石英石、大理石、重晶石等。煤炭資源:鄒城市是全國特大型企業兗州礦業集團的所在地。本市區域內煤田分布,南起唐村,北至東灘長約30公里,東從嶧山斷層西至皇甫逆斷層,寬約15.67公里,藏煤面積357平方公里,地質總儲量41億噸?;◢徥夯◢徥瘍α看?、品種多、質量優、開采條件好??們α砍^20億立方米,有“鄒城紅”、“鄒城綠”、“鄒城青”等六個稀有優質品種,主要分布在鄒東的城前、張莊兩鎮,嶧山、香城、田黃等鎮也有較大儲量。石灰巖:石灰巖儲量豐富。分布廣泛且相對集中,主要分布在鳧山山系、昌平山系和尼山山系。鄒城市探明儲量148.5億噸,氧化鈣含量較高,一般在48%—52%,是理想的溶劑灰巖、水泥灰巖和建筑石材。脈石英:脈石英在張莊、城前、看莊等鎮都有分布,估計儲量在50萬噸以上,為省內獨有礦種。大理石:大理石主要分布在鳧山、昌平山、鳳凰山系,估計儲量為94.5億噸。重晶石:重晶石儲量15萬噸,主要分布在田黃、城前一帶。黃沙:黃沙幾乎各鎮街都有分布,且質地優良。千泉、鳧山、鋼山、嶧山、北宿、大束等鎮街儲量較大。鄒城市儲量6000萬噸以上。煤矸石、粉煤灰,年排放量約400萬噸,有待綜合利用。交通編輯京滬鐵路縱貫南北,新石鐵路橫穿東西,京滬高速鐵路穿過城區東部,104國道、京臺高速等10余條公路干線遍布全境;境內白馬河與京杭大運河相連,水上運輸可直達蘇、滬、浙一帶。
旅游編輯鄒城市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甲類對外開放地區和旅游勝地。風景名勝主要有:以天然形成的奇山怪石為主體的鐵山公園、體育公園、嶧山風景名勝區,以水見長的鐵西公園、唐王湖公園、孟子湖風景游覽區及素有“鄒城會客廳”之稱譽的人民廣場、文化廣場等。其中,嶧山風景名勝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文物古跡境內現有各類文物古跡517處。其中:古遺址175處,主要有野店遺址、邾國故城遺址、漆女城遺址、棲駕峪遺址、斗雞臺遺址、北鳧山犁耙峪遺址、晚照寺遺址、灰城子遺址、城前遺址等。古墓葬107處.主要有孟林、漢魯王墓、明魯王墓、萬章墓、南宮適墓、西晉劉寶墓、金烏林答將軍墓、廟東古墓、王看九女筑墳、興泉墓群等。古建筑132處,主要有孟廟、孟府古建筑群、重興塔、孟母三遷祠、龍山玉皇殿、大園戲樓、小石石拱橋、顏母祠、潘氏家祠等。石窟寺及石刻33處,主要有鐵山摩崖石刻、崗山摩崖石刻、葛山摩崖石刻、嶧山石刻、鳳凰山唐代石窟佛造像、黃山宋代十八羅漢洞造像、后圬山壽峰寺碑刻群等。近現代史跡及其他70處,主要有白蓮教農民起義遺址、尼山區抗日烈士紀念碑、孔子孟子誕生圣地碑、抗日烈士鄭師文紀念碑、烈士陳清松墓碑、鄒城烈士陵園、石墻雙慶揚水站等。各類文物史跡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6處,濟寧市文物保護單位11處,鄒城市文物保護單位35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