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機場簡介
海浪機場位于市中心區東南7公里處,現在已經開通了至北京等地的航班。方便乘客出行,詳細的資料您可以直接參照海浪機場簡介哦!
牡丹江海浪國際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位于牡丹江市西南郊9公里處,是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1985年9月2日正式通航,1996年6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一類口岸。1988年、1992年和1997年經民航總局和地方政府投資,先后進行三期建設和改造。2009年,國家和地方政府投資7956萬元,對飛行區進行了全面整修改造。目前,牡丹江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沈陽、深圳、青島、煙臺、大連以及俄羅斯海參崴、韓國首爾等國內外城市的航線。
2015年,牡丹江機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5546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65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1.14%、19.81%。在黑龍江省10個支線機場中位列第一,為黑龍江省進一步滿足了廣大旅客的出行需求,為推動牡丹江乃至黑龍江省對外開放,促進支線航空運輸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2月牡丹江市機場建設指揮部七項咨詢服務項目進行招標,為遷建做好準備。
牡丹江民航機場組建于1985年,先后進行了三期擴建和改造,機場
達到國家4C級機場標準,設計吞吐量為50萬人次,跑道為2600m×60m×45cm,能滿足B-757以下中型客機。
2000年正式開通對俄海參崴—旅游包機,當年飛行113架次,旅客吞吐量5670人次,貨郵3噸。2001年停飛。2003年11月開通牡丹江至哈巴羅夫斯克包機航線,同時開通牡丹江至雅庫斯克不定期包機航線。
2000年至2005年5月,國際航班共飛行803架次,旅客吞吐量52398人次,貨郵行李551噸。從整個國際航班飛行情況看,最好的年份是2004年,三條俄羅斯航線基本上全年飛行,當年共實現航班起降428架次,旅客吞吐量32435人次,貨郵行李400噸,航班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分別占全年總數得21.61%、21.43%和27.25%。
2005年9月27日11時25分,由韓國漢城飛來的國際航班平穩降落在牡丹江機場。至此,牡丹江第4條國際航線正式開通。牡丹江現有朝鮮族居民13萬人,其中大部分與韓國有著親緣關系。同時,牡丹江也是韓國與中國開展經貿交往的重要地區,雙方政府及企業間關系密切,經貿合作基礎牢固。牡丹江市已與韓國光明、坡州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大宇公司等40多家韓國企業落戶牡丹江市,2004年牡丹江市與韓國貿易額達到3700萬美元。
牡丹江機場管理公司按照“黨委重視、硬件齊全、業務精通、制度嚴格”的要求,狠抓安全教育和規范化管理,實現了飛行、空防和航空地面的安全目標。牡丹江機場共保障航班23240架次,迎送旅客近200萬人次,沒有發生嚴重差錯以上安全問題。公司按照民航上級關于做好優質服務的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工作,建立了政府監督、社會監督和企業自我監督三位一體的服務質量監督體制,制定了《改進服務工作提高服務質量》措施,堅持開展特殊旅客“四代一優”、“無成人陪伴兒童”等精品服務項目,帶動了服務質量的全面提高。組織員工深入學習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高了職工的思想道德觀念,進一步打牢了服務基礎。牡丹江機場管理公司始終把創一流的服務作為一項重中之重工作來抓。一是在硬件建設上舍得投入,不斷完善旅客乘機環境;二是大力推行規范化管理,使服務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標準化軌道;三是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改善服務人員結構,提高人員素質。公司有118名員工,中專以上學歷96人,占總人數81.3%。
開通牡丹江至漢城國際航線,必將為牡丹江市及周邊地區的朝鮮族居民赴韓國走親訪友提供更為便利的交通條件,也必將為牡丹江市與韓國各城市間的經貿、旅游,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寬領域、多層次的交流與合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雙方的積極努力,將不斷加快這條國際航線的發育成長,使之盡快成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與韓國交往的黃金通道。
看到這,相信您已經清楚了詳細的海浪機場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