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機場簡介
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民用機場是洛陽幾代人的夢想。
從1920年洛陽飛機場首次修建,到20世紀40年代荒棄,再到1987年4月洛陽民用機場建成,歷經67年。
史料顯示:1920年9月,直系軍閥吳佩孚在金谷園首次修建洛陽飛機場,面積200余萬平方米,有飛機3架,當時主要是軍用,從此拉開了洛陽航空的序幕。
1925年,吳佩孚開辦洛陽——西安、洛陽——鄭州的民用航空業務,這是洛陽,也是河南最早的民用航線。當年5月1日通航的洛陽——鄭州貨郵空運,每星期分兩班:周二、周五由洛陽東航,周三、周六由鄭州西航。然而,由于軍閥混戰,洛陽與西安之間的航空業務實際上沒有展開。不久,因戰火洛陽機場遭到破壞,漸趨冷落。
1927年,國民三軍孫岳部進駐洛陽,將西北航空署設于西工,何遵任署長,有飛機10架,在金谷園重修機場,建成2幢磚木結構機庫房。
1928年,馮玉祥在西工開辦民航業務,但是僅有飛機1架,實際上民航業務也沒有真正開展起來。
1929年9月,德國漢莎航空公司(Deutsche Lufthansa
AG)通過南京政府外交部,建議中德合辦溝通歐亞兩大洲的航空公司。1931年2月,中國與德商簽訂了為期10年的歐亞航空郵運合同。同年3月,歐亞航空公司在上海成立,開通國內航線2條:一是滬新(疆)線滬陜段,即由上海經南京、洛陽達西安,航程3426公里;二是平粵線,由北平經太原、洛陽、漢口、長沙達廣州,航程2200公里。
1932年1月,北平——洛陽航線通航。4月1日,上?!暇尻枴靼埠竭\開通,每周二、周日各一班。
1934年5月1日,歐亞航空公司平粵線通航,自北平經太原、洛陽、漢口、長沙達廣州,每星期三、六往返兩班。
因為兩線均經過洛陽,洛陽航空站地位重要,設組員2人、機械員1人、電務員3人、工役10人、航空站主任1人,共17人。
1934年下半年,因太原業務不多,裁去太原站,遂遷洛陽站于鄭州五里堡機場。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通航期間經辦業務主要是運送航空郵件和軍政要員,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旅客,洛陽機場也稱不上真正的民用航空港。.
洛陽停航后的當年,出于軍事考慮,國民政府開始擴建金谷園機場,并與德國簽訂了《中德合作修建飛機場合同》,修建機庫9幢,后因抗日戰爭爆發合同終止。
后來,國民政府在西工建立起第三航空工廠和航空總站,主要是出于軍事目的。1936年,“西安事變”后,何應欽調集部隊企圖以金谷園機場為基地派飛機轟炸西安。12月25日,張學良送蔣介石從西安飛抵金谷園機場,次日飛往南京。
令人遺憾的是,20世紀40年代,金谷園機場因戰亂逐漸荒廢,后來被農田和廠房所占用,現在已經看不到一點蹤跡。
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后,洛陽各項事業迅速發展,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需要,1984年5月,洛陽市人大六屆一次會議通過了《爭取早日建成洛陽民用機場的決議》。后國務院、中央軍委以“國函字27號”文批準興建洛陽民用機場。
1984年9月18日,市政府正式向省政府上報《關于呈報興建洛陽民用機場項目建議書的報告》。10月,省政府向國務院、中央軍委呈報了洛陽民用機場項目建議書?!∨c此同時,經市政府和民航河南省局反復論證,確定在距市中心10公里的北郊冢頭與麻屯之間修建民用機場。
1985年8月14日,國家計劃委員會以“計交1229號”文批準《洛陽民用機場設計任務書》。
1985年9月27日,洛陽民用機場建設領導小組和洛陽民用機場建設指揮部成立。
1985年11月19日,洛陽航空民用機場正式動工興建?!∨d建的洛陽機場占地160萬平方米,總投資8120萬元,經過建設者一年多努力,
1987年4月建成,10月4日投入航班運行。
1992年8月1日,國務院批準洛陽航空口岸對外開放后,對洛陽機場配套設施進行了擴建。擴建后,洛陽機場通訊導航設備齊全、助航燈光系統良好。洛陽機場成為除省會鄭州新鄭機場外,河南境內的主要機場。
洛陽機場專家介紹,洛陽機場的凈空條件十分優越,可起降天氣每年在350天以上,是國內最好的備降機場之一,也是鄭州、西安、武漢等周邊機場的固定備降機場。
值得一提的是,洛陽機場通航后短短3年,就先后開辟了洛陽至廣州、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福州、香港等航線。
洛陽民用機場一期工程完成后,初具二級機場規模,建有一條長2500米、寬45米、厚0.34米的混凝土結構跑道,擁有較為先進的助航燈光、通訊、氣象、導航設備151臺及配套設施。主要建筑有航行管制樓、候機樓、指揮塔臺、貨運倉庫、單身宿舍樓、機務樓、消防樓等,建筑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此外,還修建了2萬平方米的停機坪、5750立方米的供油庫,設立了發報臺、歸航臺等?!∑浜?,因洛陽機場新建設施基本完備,在先前的設施基礎上進行完善和裝修,除將整個站區綠化外,沒有再建其他項目。
洛陽機場通航后,航運的運輸量隨著營運航線的開辟和機型的更新變化不斷增長。
1990年,為加強客貨運輸,洛陽機場積極組織客、貨源,推出送票上門、增設客貨代辦點、加班、包機飛行等便民措施,使得客貨運輸保持了較好勢頭。同時,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乘飛機來洛的國際友人、外籍華人、國外商人、僑胞、港澳臺同胞等客人逐年增多。越來越多的國內游客、洛陽人開始采取乘坐飛機的方式進出洛陽。
在洛陽機場不斷增加的新航線中,有兩條航線倍受矚目:
1990年4月8日,上?!尻枴獮豸斈君R航線試航成功。
1993年5月1日,洛陽首條國際包機航線岡山——洛陽通航。
這標志著洛陽機場的輻射面開始涵蓋廣闊的西部地區和海外,成為國內有一定影響的民用航空港?!〗刂聊壳?,洛陽機場現開通國內外航線20余條,包括發往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昆明、成都、大連、深圳、青島、杭州等城市的航班以及海外航班。航班,洛陽至名古屋、洛陽至岡山、洛陽至琉球群島為不定期包機航線。在世界郵展及牡丹花會期間,香港——洛陽航線定期航班使2000多名港臺游客乘坐該航班來洛參加郵展、觀賞牡丹,產生了很大影響。
如今,洛陽機場直飛航線8條,航班營運量達到每周74班,與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前8位的機場都實現了直飛。2008年,洛陽機場旅客吞吐量接近20萬人次。
洛陽機場還積極支持洛陽旅游、農林業生產。
1990年4月15日,洛陽民用機場配合洛陽牡丹花會推出了空中旅游服務項目,萬余人乘飛機鳥瞰洛陽市容及牡丹花會盛況,滿足了社會各界及游客的空游夙愿,深受洛陽市及附近地區人民歡迎。這一旅游服務項目持續多年。
1987年6月、1990年6月先后兩次組織進行林業播種,作業面積達16.4萬畝。近年來,林業播種、飛播防治病蟲害更加頻繁。而在航空探礦、攝影、人工影響天氣、航空跳傘等方面,洛陽機場給地方上提供了很多服務。
2008年12月3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了洛陽機場改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機場新候機樓已于2010年4月投入運行,新建候機樓面積為14800平方米,新建登機廊橋三個,可滿足每年76萬人次旅客吞吐量,8695架航班起降架次,5200噸郵貨吞吐量的需求。停機坪總面積為62580平方米,可同時停放9架大型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