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機場
懷化芷江機場位于湖南省懷化市芷江侗族自治縣,距懷化市31公里,距高鐵芷江站5公里。該機場始建于1936年10月,抗戰時期為中美空軍重要軍事基地,有“遠東第二大機場”
之稱。1945年,中日雙方曾在此舉行了舉世矚目的“洽降會議”,宣告侵華日軍的最后失敗。懷化芷江機場于2003年底重新開工建設,2004年12月竣工,總投資1.8億元。機場設計規模為3C級,機場跑道為水泥道面,跑道長2000米,寬45米,站坪面積萬余平方米,可起降B737-300型等中型客機。
芷江機場是重要的戰略空軍基地,1937年,“七·七”事變后,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全國人民要求抗日的呼聲高漲。在強烈的抗戰聲浪推動下,蔣介石臨時動議,由南京遷都重慶。他感到芷江這個“西楚咽喉”對捍衛大西南后方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即以國民黨中央航空委員會的名義電令湖南省府擴建芷江機場。1937年12月,國民政府航空委員會征調芷江、麻陽、會同、黔陽、溆浦、沅陵、
辰溪、鳳凰等十一個縣的民工1.9萬余人修建機場。1938年10月機場竣工投入使用后,國民黨武漢航空第九總站及南昌飛機修理第二廠相繼遷來芷江。從1938年冬到1945年10月,先后有蘇聯志愿空軍中隊、美空軍第十四航空隊戰斗機隊、運輸機隊、國民黨空軍第四大隊、第五大隊(中美空軍混合大隊)、第一大隊等空軍部隊進駐懷化芷江機場。尤其是1944年至1945年8月,中美空軍一大批先進的戰斗機、偵察機、轟炸機、運輸機聚集芷江機場,最多時達三、四百架,僅美軍空地勤人員就多達六千余人。
1945年8月15日,懷化芷江機場嚴陣以待的中美空軍大機群,正靜待著出擊的命令。突然從基地指揮部里傳來了日本投降的消息,這從天而降的喜訊,頓時使整個機場沸騰了,人們擁抱、慶賀。在重慶的蔣介石連續兩次急電駐南京的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大將,催促其趕快派代表與中國軍方接觸,洽談受降事宜。
機場大巴發車地點: 懷化汽車西站 機場大巴發車時間: 首班06:40—末班18:00,準點發車,車程為40分鐘。
以上就是芷江機場簡介。